- 会员“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为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完善国家现代治理体系,需要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推动改革再突围。本书由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主编,各位作者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专业精神,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新发展理念三个维度,深入分析“十四五”规划和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背中国经济23.6万字5.1万人气
- 会员外贸摩擦了,房产消停了,固投萎缩了,消费透支了,金融泡沫破了,物价上涨了……这几个关键词是否可以概括五年的中国经济全貌?睡眠、会展、夜间、懒人、萌宠经济等能否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文明进入高级阶段,数字货币走上历史舞台,5G等高新技术“弯道超车”……企业又该如何抓住这些契机?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全球经济也是“妖风”阵阵。中国经济的发展,在未来又有何种趋势?中国经济86.1万字5万人气
- 会员中国在过去30年取得了经济增长的奇迹,其中,有些学者从政府的角度来解析经济发展之谜,尤其是关注于地方政府在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以及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过程。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发展中国家和转型国家时,不难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表现并不令人满意。为什么中国的地方政府有这么高的激励去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中国是如何解决地方官员激励与政府作为问题的?但是,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也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粗放型增长中国经济40.4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2009年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出现回暖迹象,股市上涨、楼市热销、车市火暴,这是否说明我国经济已经回暖?郎咸平教授对萧条时期的各种独特现场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市场回暖背后的真相与亮点,指出我国经济的真正危机并非金融危机,而是制造业危机。在此基础上,郎咸平教授指出,萧条时期并不意味着毫无机会。通过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各领域的逐一解读,为读者找出投资机会。并最终得出结论,只有“第四驾马车”——中国经济10.1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本书提出资产负债表研究法的理论分析框架,同时对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日本停滞期经济进行分析,从借贷方的角度定义“流动性陷阱”,以不同于米尔顿·弗里德曼和欧文·费雪传统观点的视角讨论日本通货紧缩的成因;还从非金融私人部门、私人金融部门和公共部门三个方面对日本经济进行深入分析,考查资产负债表衰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试图探究日本经济陷入所谓“失去的十年”及其经济复苏缓慢的深层次原因。中国经济12.2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张维迎教授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深入透析中国40年经济腾飞的根本驱动力,一针见血地点明“市场”这个关键因素,剖析市场经济的内在、基本运行逻辑,抽取与“市场”相连的人才、体制、政策、监管、企业家精神等诸多关键因素,系统呈现各个环节的内在关联与盘根错节,指出中国40年经济发展与改革的来路和前途。第3版在原增订版的基础上再次全新修订,增加了2万字长文(第18章),专题论述“从套利到创新:企业家与中国经济增中国经济22.2万字4.9万人气
- 会员原以为新冠疫情只是一场可以速战速决的“遭遇战”,却没想到在全球蔓延,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最大的那只黑天鹅,加剧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程度。疫情有多长?衰退有多深?全球经济走向成谜。美国脱钩中国,网络将世界互联,脱钩与互联,谁将代表未来?全球集体“放水”,世界经济下探……逆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开启内外双循环政策,经济安全岛权重逐渐上升。新冠疫情开启不确定性未来,复式危机全面爆发,但危机与机遇并存。本书旨中国经济20万字4.8万人气
- 会员本书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展示了中国经济实力两千多年来的跌宕起伏和戏剧性复兴,解读了中国经济增长的源头以及未来增长的前景。对任何想要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的人来说,这都是一部必读的著作,一部早就应该出现的重要著作!新版新增了对最新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并就“资本账户”和“林张之争”等热点问题做出了重要评论。中国经济25.2万字4.6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米塞斯的代表作之一。作品秉持的自由主义立场,从经济、政治、历史、法律、科学、文化、婚姻家庭、对外关系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做了全面评论,其中主要对中央计划经济体制进行了批评性分析。本书问世于苏俄在世界上首次尝试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20世纪20年代初,但迄今为止它仍是全景展示自由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对立的篇幅宏富的作品。中国经济41.3万字4.6万人气
- 会员当前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发展仍然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实现14亿人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的必要物质基础。按照既有的变化趋势,几乎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将在2030年前后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发展长期停滞的新常态下,中国的传统发展模式已不足以提供足够的增长动能。中国的人口转变和经济发展也呈现出阶段性变化的新特点,给经济增长带来诸多风险与挑战。因此,理解新发展格局,认清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经济17.7万字4.5万人气
- 会员人口发展事关长远,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人口问题始终是中国社会舆论的焦点,大众对人口的认知也因人口发展数据的最新披露而更新。国家统计局于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口已于2022年进入负增长轨道。这一变化对中国及世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中国经济增长正处于迈入高收入阶段的关键时期,面临一系列严峻挑战。经济学家蔡昉从中国经济面临的紧迫问题和特殊挑战出发,阐释长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从供需两侧中国经济17万字4.5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