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本书集结星球研究所近3年来中国主题文章的精华,按照中国地势三级阶梯顺序,呈现出荒原到人间的变化,全书收录300余张精致摄影作品,涵盖诗词、动植物、人文等丰富内容,以广阔的地理视角和宏大的时间尺度,重新解读中国故事。以18个关于中国的独特话题,365张具有地域代表性的高清摄影作品,串联起中国的地理科普和人文故事。了解中国在时间长河中的起源和变迁、生命和文明的孕育及成长。
    地球科学10.4万字
    10.7万人气
  • 会员
    《普通地质学(第2版)》内容简介:普通地质学是地质学专业的入门课程,也是其他相关专业和地球科学爱好者所必修的课程。1988年,美国《时代》周刊将地球推选为该年度的“风云人物”,把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提高到前所未有的位置,普通地质学的教学越发显示其重要性。普通地质学的教学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英国人A.盖基将地质作用概括成外动力作用和内动力作用两大类,并引入近代地质学奠基人赖尔“将今论古”的理论,使普通
    地球科学22.4万字
    5.5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本专属于房龙的、不同于传统意义的地理书。它打破了常规地理书的写作方式,紧扣“人”的观念,将人的活动和重要性提升至首位,自始至终关注的是“纯人”的那一面——科学、艺术、商业、宗教和政治,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人与地理以及地球的关系,生动地演绎了“人文地理”这一概念。
    地球科学23.7万字
    4.9万人气
  • 《人人都该懂的地球科学》是影响世界的著名科普作家约翰·格里宾全新力作。是一本“追索地球起源与进化,解锁人类生命未来”的解答之书。在这本书里,你不只将看到大陆、山脉、海洋、盆地等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还将了解到人类在整个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当下我们应该如何做才能和地球母亲共生。本书不仅是一本人人可读的地球科普之书,也是一部描绘地球之美的震撼人心的纪录片,更是一部警示全人类善待地球的启示
    地球科学8.7万字
    4.6万人气
  • “浪漫”与“地理学”看似是一对矛盾的词。地理学脚踏实地,充满常识,亦是生存所必需。在过去,每个人都要懂得去哪里寻找食物、水源和栖息地;而如今,所有人都必须细心经营地球家园,使之更宜安居。当今的地理学著作缺乏戏剧性,地图、数据、描述和分析比比皆是,却没有豪侠之举,没有孜孜以求的精神。然而,在不远的历史中,地理学的确曾有魔力,并被认为是浪漫的。那是一个英勇探索的时代。探险家深入海洋、山岳、森林、洞穴、
    地球科学8.6万字
    4.5万人气
  • 会员
    混沌理论是这个时代重要的科学知识之一,它掀起了人类思想的新浪潮。从洛伦茨发现蝴蝶效应开始,混沌理论阐释了生命的节律、社会的演变、自然的形状和宇宙的常数,那些貌似不相干的无规则现象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人类看待自身与万物的视角也被拓宽。科普作家格雷克凭借极高的科学素养,深入浅出地解释了混沌理论的奥秘。科学家们的敏锐、执着和创造力,以及他们追寻真理过程中的沮丧和欢欣,透过作者鲜活的文笔一一呈现。本书是格雷
    地球科学22.5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本书是一本系统认识海洋、探索海洋、开拓海洋的彩色图文版海洋百科全书。本书共分6章,具体内容包括:“扑朔迷离的海洋现象”“迷人的海岛风情”“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危机四伏的海洋探险”“刻骨铭心的海洋灾难”“惨烈的海洋战争”。本书结构清晰、语言简练、内容风趣,适合于海洋爱好者及青少年使用。
    地球科学20.6万字
    4.4万人气
  • 会员
    书中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法、季节、物候、节令等内容,接着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各个季节的节气知识,包括农事特点、农历节日、民风民俗、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常见病食疗防治、民间谚语、诗词鉴赏等,多方面解读二十四节气,带领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书中随文配图近千幅,用图解的方式展现二十四节气知识,清晰明了,别具特色。生动的图画与经典的传统文化知识完美
    地球科学35.3万字
    4.2万人气
  • 会员
    中国现代(气下)混杂堆积的集中分布带是在青藏高原外缘,尤其是在高原东部——中国东西部地貌边界上,以及从大兴安岭到太行山、再到大瑶山的中台阶到低台阶的过渡带上。它们既是各类混杂堆积地带,也是盆地的边界地带。
    地球科学43万字
    3.9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以科考历程为主线,通过大量照片和文字,记录了作者在罗布泊参加综合科学考察工作的经历。其中不仅包括对工作内容和工作过程及意义的描述,也包括对被称为“死亡之海”的罗布泊地区自然风貌、历史地理变迁的记述和感悟。作者遴选了多张在工作过程中拍摄的照片,包括了在楼兰古城、楼兰东古墓群等重要历史遗迹工作的场景,用影像的形式为读者带来亲历感。同时,结合文字的记述和对前人工作的必要性介绍,向读者展开了一幅自然和
    地球科学5.6万字
    3.7万人气
  • 会员
    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在书中系统论述了他所提出的大陆漂移说,阐述了漂移论的本质内容以及与地球冷缩说、陆桥说和大洋永存说的关系,从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古生物学等学科方面对漂移论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探讨了大陆漂移的可能性以及动力。本书内容在地质学界和地球物理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之后拉开了地球科学革命的序幕。
    地球科学12.3万字
    3.6万人气
  • 会员
    本书介绍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技术体系及其应用方法,在内容体系上包括GIS的基本概念、基本的原理与方法、空间数据库、空间数据处理、空间分析与空间查询、GIS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与评价、GIS应用系统的集成、主流的GIS平台与工具、GIS的管理决策等。本书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及信息应用能力为核心,组织各章节内容。
    地球科学37.9万字
    3.5万人气
  • 会员
    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个非常有趣而又非常神秘的世界。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领略大千世界无限奥妙的机会,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空间……这里有世界上最恐怖的魔鬼区域和死亡之地,有上最惊人的巧合和无法解释的宇宙魔力。这里也容纳了地球最美丽的风光,俘虏了所有人的眼睛,究竟是什么神秘的力量,在操控着这一切?
    地球科学22.8万字
    3.3万人气
  • 会员
    我们眼里的海洋是一望无际的蔚蓝的海水,但你知不知道水下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是否隐藏着和陆地上不一样的秘密?打开本书,就如同打开探寻海洋的大门。揭开种种海底谜团,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深入海底和鱼儿一同游玩,测测到底是山高还是洋深,尝尝水母的厉害,找找“美人鱼”在不在,看看形形色色的水下生物……
    地球科学4.2万字
    3.3万人气
  •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在几十年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彼时地质学家意识到,各个大陆在地球表面漂移,海洋也此起彼伏地新生和毁灭。本书文字简练清新、内容引人入胜,它更新了我们关于地球的叙事。马丁·雷德芬考察了最新的地质学研究,解释了人类在板块构造、地震学和卫星影像等领域的全新认识如何帮助我们逐渐理解地球的本质:这是一个活跃的、变动不居的星球。
    地球科学6.8万字
    3.3万人气
  • 会员
    书中首先详细介绍了二十四节气的起源,以及与之相关的历法、季节、物候、节令等内容,接着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介绍各个季节的节气知识,包括农事特点、农历节日、民风民俗、民间宜忌、饮食养生、药膳养生、起居养生、运动养生、常见病食疔防治、民间谚语、诗词鉴赏等,多方面解读二十四节气,带领读者领略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是一本浓缩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的知识宝库,又是一部极其实用的生活推荐书、休闲书,集知识性、实用性
    地球科学29.4万字
    3.2万人气
  • 会员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本书按照一年中二十四节气的时间顺序,将详实的内容配以精美图片,细细打磨,将与每个节气有关的传说、民俗等知识娓娓道来,从二十四节气这农耕文明的古老智慧中,吸取当下生活的感悟和启示。
    地球科学8.3万字
    3.1万人气
  • 气候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还涉及政治、经济、法律等不同方面,甚至与人类的健康、地球的未来息息相关。在本书中,伦敦大学学院地球系统科学教授马克·马斯林考察了与全球气候系统相关的诸多议题,探究并解释了控制着地球气候的不同因素。在数十亿年的时间中,气候如何演变?大气与海洋怎样分配从太阳到达地球的能量?气候和天气有什么关联,又有什么区别?书中还介绍了人类目前面临的干旱、热浪、洪水等极端气候问题,并提出了
    地球科学6.5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在六朝江南社会,“山中”这一地理空间发生了巨大的变迁。随着佛教山寺的兴起、道教洞天体系和山中修道的宫观化,一些山岳成为寺馆集中的宗教圣地,江南山岳完成“名山化”的过程,文化景观呈现出独特的面貌和地理格局。作者立足山岳,全面搜集正史以外的宗教文献、文学作品、石刻史料等,打通佛道二教,透过若干个案的“深描”,细腻地展现了山岳历史自身的发展脉络(从山神祭祀到佛道寺馆的过程),佛道与民间信仰在山岳中活动的
    地球科学30万字
    3万人气
  • 会员
    本报告系《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特别报告中的气候变化风险特别报告。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也是最具挑战的风险管理问题。气候变化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全球低碳转型受挫、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的风险;二是气候变化引起的直接影响超过“无法忍受”的阈值的风险;三是气候变化风险与其他风险相互作用,使得灾害叠加、放大形成的系统性风险。由于气候变化的广泛影响和人类社会在影响面
    地球科学13.8万字
    3万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