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在线阅读
会员

宽容

房龙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西方哲学17.6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3 19:12:00 最新章节:第三十章 最后一百年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宽容》是荷裔美国作家亨德里克·威廉·房龙所著的一本宗教历史普及读物。《宽容》一书带有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作者用生动又智慧的笔触描述了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新事物是如何产生,如何被旧势力打压,以及如何与世间的不宽容做斗争的。《宽容》全书共三十章,按时间顺序分为四个部分: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以及近代新篇章。每一章都以一个特定的人物或历史事件为主题,如苏格拉底之死、宗教裁判所、十字军东征等,讲述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发生过的宽容与不宽容。这是一部西方宗教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文明进化史。
译者:陈小颖
上架时间:2017-08-01 00:00:00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房龙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如今我们所说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种漫无目的的癌式扩散。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生产和增长的迷狂,如同死亡幻觉一般。它佯装生机勃勃,掩藏着迫近的致命性灾难。生产越来越趋同于毁灭。“人类的自我异化已经达到一种能将自身的毁灭当作审美快感来体验的程度。”瓦尔特·本雅明对法西斯主义的评价,同样适用于今天的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受困于死亡。对死亡的无意识恐惧驱使着它。死亡的威胁挟制资本主义不断积累和增长。这种胁迫性不仅带来
    (德)韩炳哲哲学5.1万字
  • 会员
    陈嘉映、王一方、李军、刘擎、徐英瑾、王俊、雷思温联袂推荐!当今德国唯一“现象级”哲学家,百万级畅销作家普莱希特!通俗易懂、语言流畅,连载小说式的哲学;丰富的历史背景,讲故事的哲学史;跳出专业圈子,让哲学重回生活。文艺复兴、巴洛克、启蒙时代、德国唯心论——关切巨变中的近代世界,再现市民社会兴起,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与思想持续互动。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黑格尔——大问题,新形态,哲学地图上的“8
    (德)理查德·大卫·普莱希特哲学70.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美国通俗历史学家房龙的传世名著。作者从人文主义立场出发,探寻千百年来人类历史上“不宽容”的原因,让读者能在触目惊心的历史语境中,认识昨天、善待今天、期盼明天。
    房龙哲学18.6万字
  • 在本书中,仪式标示的并非人心所向之地。相反,作为一个用来对比、衬托的外壳,它使我们的“当下”得见更为清晰的轮廓。不带怀旧情绪地勾勒出仪式消失的谱系,并不能说是一部解放史。沿着这个谱系会出现“当下”之症,首先是对共同体的侵蚀。与此同时,本书还会思考其他生命形式,它们或许可以将社会从其集体自恋中解放出来。仪式是一种符号行为。它们流传下来并代表了承载着共同体的价值观和秩序。它们制造出一个没有交际的共同体
    (德)韩炳哲哲学4.3万字
  • 关于权力概念,仍然存在理论上的混乱。这一现象如此不言而喻,概念本身却如此晦暗不明,二者形成了鲜明对比。对一些人来说,权力意味着压制。对另一些人来说,权力是一种建构性的交往要素。法学、政治学和社会学的权力概念不可调和地相互对立。权力有时关乎自由,有时与胁迫相连。有人认为,权力建立在集体行动之上。其他人认为,它与斗争相结合。有人把权力和暴力截然分开。对其他人来说,暴力仅仅是一种强化的权力形式。权力有时
    (德)韩炳哲哲学6.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是德国哲学家、新康德主义者(马堡学派)保罗·纳托尔普的代表作之一。作者基于德国观念论立场,尤其基于马堡学派的新康德主义立场,对柏拉图的理念学说进行了重新理解和解读,并批判了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的理解。本书是柏拉图思想研究和诠释的里程碑式的著作,海德格尔在1925年就指出:“该书已经决定性地规定了很近二十年的柏拉图研究”。全书除了两版前言之外,正文一共12章,外加一个“反批评附录”和对12
    (德)保罗·纳托尔普西方哲学74.6万字
  • 会员
    普鲁塔克生活在公元1到2世纪的罗马帝国治下,彼时的希腊早已被罗马纳为行省。作为希腊文教传统的传人,他如何看待罗马共和国的历史,如何思考罗马与希腊文明的优劣?本辑专题文章围绕“普鲁塔克与罗马政治”的关系展开,分别涉及普鲁塔克如何思考罗马共和的兴衰、罗马政治与希腊教养之间的关系。“古典作品研究”收录三篇文章,分别探讨《赫尔墨斯秘籍》的文献流传史、《李尔王》的政制哲学意蕴以及西塞罗《论占卜》的意图。“思
    彭磊西方哲学18万字
  • “哲学是活的生命。”“哲学史就是哲学。”遵循“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本书从古希腊哲学一直讲到黑格尔哲学,突出西方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通过揭示不同哲学家出现的历史顺序与哲学概念发展传承的关系,展现了哲学史就是哲学概念演变的生命历程,而不是堆积以往哲学家思想遗骸的荒冢。作为一部讲演录,本书在作者多年讲授的“西方哲学史”通识课程基础上整理而成,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晦涩的哲学概念娓娓道来,并省去了引
    赵林西方哲学34.7万字
  • 会员
    柏拉图著作的真伪问题与所谓的“荷马问题”、“圣经问题”和“苏格拉底问题”一样,主要不是纯粹的学术考据问题,而是“现代性”的义理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对一件重要文献真伪问题的讨论,既考察着思想史的客观面貌,也反映出讨论者的个人品味和思想路数,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气度来:我们在柏拉图著作的真伪这面镜子中,看到的更多的是我们自己。
    刘小枫 陈少明西方哲学23.3万字
  • 会员
    作为后发现代化国家,德意志民族走向现代文明之路,既受惠同时亦受制于其丰厚的思想文化遗产。在其艰难探索现代化的过程之中,始终交织着民族文化主体性与西方文明总体性之间的矛盾。因而,自18世纪以降的德国历史,不仅激荡着启蒙主义的理性、浪漫主义的激情、社会主义的澎湃,同时也充斥着保守主义的回潮、民族主义的抗争、纳粹主义的灾难。本书以专题形式,借助德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几组关键词:启蒙与反启蒙、审美与现代性、市
    刘子云西方哲学14.5万字
  • 约翰·洛克是17世纪后期、18世纪早期英国伟大的哲学家,他在经典作品《人类理解论》中提出,我们的知识以经验为基础,主要通过感觉为我们所获得;但奇怪的是,知识传递的信息被误解了。在本书中,作者揭示了洛克如何得出他的知识理论,以及洛克对宽容和责任政府等自由价值的阐述如何构成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基石。
    (英国)约翰·邓恩西方哲学5.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