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来自改革后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证据在线阅读
会员

民间金融合约的信息机制:来自改革后温台地区民间金融市场的证据

张翔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财政税收18.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5 00:15:57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试图通过对个人间直接借贷、合会和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三类民间金融合约不同信息机制的分析来理解这三类民间金融合约的替代与并存现象。作者用信息汇聚机制解释为什么有人通过合会合约而不是多个个人间直接借贷合约向多人借钱;用信息隐瞒机制解释为什么合会特别是标会有时候会发生大规模倒会的现象;用政府信用信号发送机制解释改革后温台地区民营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兴衰成败。
上架时间:2016-01-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张翔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我国地方债务演化过程出发,从三种不同口径对我国地方政府及全国各省市隐性债务进行测算,并使用AHP、KMV模型等对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其中,融资平台是隐性债务的主要载体。在当前的形势下,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需要妥善处理好融资平台债务与融资平台转型问题。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防范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隐性债务主要举债主体给出了路径建议。
    闫衍 毛振华主编经济24万字
  • 本书立足于现行税收法律法规及与之相关的法律政策,对近期税收优惠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些难点和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包括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与税、企业破产中的涉税问题、新《公司法》下的涉税问题、企业注销与税,以及“反向开票”等。同时,针对“两高”认定的危害税收征管的主要罪名进行了解释说明。全书内容翔实,案例丰富,将税务知识、政策法规、纳税实务与案例分析结合起来讲解,提供可落地执行的税务解决方案,能够帮助企业在税
    魏春田 魏迎春编著经济8.1万字
  • 会员
    本书系统回顾1978年以来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历程,探究现代财政制度建立的逻辑,展望中国财政体制的未来。财政改革从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定位于国有经济的合理布局并形成相应的财政体制;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从“分灶吃饭”开始,定位于分税制;预算改革从恢复国家预算制度开始,定位于现代预算制度;税制改革从极简税制开始,定位于建立现代税收制度,重点阐述增值税、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房地产税改革。本书还分析了宏观财政管
    杨志勇经济21.5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我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政府2014—2017年的债务余额数据、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和政府性基金收支等数据等,利用多种度量债务风险的方法或模型,首次对地方债务风险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式分析,将地方债务风险研究深入到市级和县级政府,并且系统地对一般债务风险和专项债务风险进行了细化研究,分析了其空间格局和变动趋势等问题。同时,基于相关数据构造指标体系,计算了我国31个省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指数,将促进地
    刁伟涛经济8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当前财政国库现金管理效率为问题导向,主要研究财政国库现金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重点借鉴主要发达国家实施现代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成功经验,探讨当前中国财政国库现金流波动特征;在此基础上,以中央财政国库现金为例重点研究当前财政国库现金总量波动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同时分析财政国库现金存量结构调整对宏观政策效率的影响,并重点评估财政国库现金偏离最优水平的效率,测算财政国库最优库库底现金余额,
    张原经济11.2万字
  • 会员
    明代苏州府是国家财赋中心,不仅赋税较其它地区为重,亦成为明代赋税改革的肇始之地。本书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白银货币化和赋税白银化为视角,通过梳理官私文书、地方志、碑刻资料等,以期还原明代苏州府赋税征纳实态,并揭示其演进脉络和发展趋势。明代苏州府长达近两个世纪的赋税改革,虽然只是全国赋税改革的一个缩影,却透视出中国赋税制度演进的轨迹。商品经济的发展、白银货币的流通,是明代赋税改革不断推向
    侯官响经济27.5万字
  • 本书以公共风险为逻辑起点,突破传统理论框架,提出财政与金融关系的全新认知范式。全书从财政与货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与央行三个维度展开,揭示现代经济中财政作为货币基础、政策协同枢纽和公共风险最终承担者的核心作用。财政是现代信用货币的母体。国家信用源于国家拥有的征税权,主权货币本质是国家信用的具象化。财政收支直接嵌入基础货币循环,赤字常态化体现货币的内生性。国债不仅是融资工具,更是资本市场定价基
    刘尚希等经济16.9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深入分析了我国均衡性转移支付制度的现状之后,从均衡性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作用、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收支行为的正向激励效应以及提高地方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三个方面对均衡性转移支付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得出:我国现行均衡性转移支付虽在其制度设计和政策实施方面一定程度上兼顾了公平与效率,但又阻碍了均衡性转移支付有效性的发挥,使其不能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地区间协调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为此本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丁玮蓉经济8.7万字
  • 会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市(NIFD)是中央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端金融智库。实验室遵循科学性、建设性、独立性和开放性原则,针对国内外金融发展、金融治理、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和国籍宏观政策协调等广发领域,展开高质量、专业性、系统化、前瞻性研究。本书为国家金融与发展试验室相关研讨论坛和重要学术活动的实录,记录了参会专家学者的言论和观点,汇集当下金融领域热点问题和真知灼见,记录实验室成长之路,见证我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编经济1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