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任型法治政府:一个法社会学的阐释在线阅读
会员

信任型法治政府:一个法社会学的阐释

李佳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理论法学11.2万字

更新时间:2019-02-25 16:19:08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信任是社会最重要的整合机制之一。没有共识和信任,人类将不可能建构持续的社会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秩序。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的最大变革是人与人、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转向以契约制度为中介的信任关系。法治是培育制度性信任的最好的土壤,法治能够控制公权力的恣意行使,使公民对于政府在某种具体情况下会怎样如何运用公权力、将会如何影响到个人的权利形成预判,法律的稳定性、明确性能够使人民产生信任感。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佳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龙山经验”发源于浙江永康,正从诉源治理经验逐步发展为基层法治建设的典型经验。“龙山经验”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既强调公平正义,也强调矛盾纠纷高效化解;注重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能动司法理念,充分发挥司法机关在诉源治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通过系统化的流程再造,统筹组织多方主体,使法治力量不断向前向基层延伸,实现社会矛盾纠纷的减少和预防。本书对“龙山经验”的缘起与确立进行了介绍,对“龙山经验”
    余钊飞 张素敏 李博伦等法律12.5万字
  • 会员
    联合国自诞生以来就对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其中联合国安理会发挥了重要作用。本书从联合国安理会决议这一独特视角深度探讨了国际法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采用理论阐述、案例分析、数据统计和纵横比较等方法,论证和剖析了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国际法治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就如何加大中国对联合国的参与广度和深度,提高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力提出了若干建议,弥补了中国国际法学界在该领域的空白和缺憾
    罗孝智法律26.4万字
  • 会员
    《法律与伦理》定位在法学与伦理学的交叉研究上,以问题为导向,秉持兼容并包的原则,开拓一片法学家与伦理学家自由交流的学术空间,构筑有助于互相理解、凝聚基本共识的思想论坛。本书是第三期,重点关注的是法治与德治如何结合,涉及法治与德治的关系问题、信任伦理、环境伦理、医患纠纷、国家法与民间法的互动以及增值税等相关问题。
    侯欣一主编法律17.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为依据,对照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中的相应理论和规定,分析了我国刑事诉讼中证据规则的分类、体系、条文以及实务操作中的争议并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建议。本书的特点在于:一是澄清了证据合法性的概念、立法目标和具体要求,区分合法性和真实性;二是紧密结合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内容具有及时性;三是充分吸收域外相关理论和规定,视角具有广泛性。
    郑旭法律20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从法律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界定及保护宗旨,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合理性,并探讨了现有知识产权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发源地利益保护的模式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知识产权制度本身的特性,提出了建立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门知识产权理念及模式,为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及传承问题提供了法律思路。本书所作的探索和尝试有助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一步思考,有
    齐强军 齐爱民 赵敏 程文凤法律17.8万字
  • 会员
    本书对环境法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以环境法的性质与目标、环境法的原则与特征、环境法的功能与价值为切入点,探究环境权利理论、环境法律原则、环境责任制度、环境法的体系、环境法的应用实践。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析了环境法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环境法实践的分析,读者可以了解环境法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中的作用和局限性,从而对环境法的实践意义有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对环境法制度的完善和创新、环境法实践的改进和
    陈全波法律15.1万字
  • 会员
    本书就衍生作品(二次创作作品,主要包括但不限于同人文字作品和同人演绎视频作品)在中国著作权法体系中的承认与保护问题进行研究。本书在导论和第一篇第一章对概念进行厘定后,于第一篇第二章对衍生作品在著作权法中的不确定性做了分析。将不确定性归因于“立法”上宗旨模糊、权利范围限制与司法标准的多元性,并认为这些冲突的根本原因,在于“著作权本质问题”的争议与“文化产业/作者/读者等利益主体的冲突”。第二篇着重分
    殷源源法律27.6万字
  • 会员
    国家曾经是国际法的唯一主体,是产生和推动国际法发展的主要动力,其在国际法体系及秩序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影响都不言而喻。受凯尔森《主权问题与国际法理论》《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等著作启迪,本书试图以国家本位研究现代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的新发展。但与一元论的客观纯粹法理学角度不同,本书采用自然法、实证法以及法社会学等多重维度,以期全面分析国家与国际法的内外联系及相互作用。
    方熠法律11.7万字
  • 会员
    校园欺凌问题存在于世界各国,并逐渐受到学界和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随着《民法典》等相关法律的颁布和修订也为校园欺凌法律规制提供了思考和探索的新路径。法律可以直接对学校、家庭的欺凌防治产生影响,遏制校园欺凌行为,救济与修复被欺凌行为破坏的权利与关系,本书从校园欺凌的本体现象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利用交叉学科的研究范式,在明确校园欺凌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学理分析,实证研究与比较研究的方法,探索符合公平正义
    陈轩禹法律2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