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与发展:亚洲工业化时代的民主政治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民主与发展:亚洲工业化时代的民主政治研究

房宁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各国政治28.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7-17 11:54:38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主要对菲律宾、印度、越南、伊朗、台湾地区的政治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富有启发意义的理论发现。书中在对与我国历史起点与发展环境相似的亚洲国家的政治发展实况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亚洲多国政治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做出了对亚洲工业化及政治发展进程的“快亚洲”与“慢亚洲”的归纳,并对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
上架时间:2015-09-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房宁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阿拉伯国家形势报告(2018/2019)》是宁夏大学阿拉伯研究院组织编撰的年度研究报告,从总体形势、发展趋势和专题研究等方面对阿拉伯国家开展跟踪研究。书中重点介绍了当前阿拉伯国家的总体局势和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中东政策,以及这一年多来中东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对叙利亚战争进展、也门荷台达停火协议、沙特卡舒吉事件、伊拉克重建进程等,都有单篇报告加以关注,本期报告还首次讨论了研究阿拉伯史学史的作用。
    李绍先 张前进主编政治10.5万字
  • 会员
    马来西亚是中国重要的近邻,中马关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书着眼于当代马来西亚,力求将当代马来西亚的政治发展历程、政党与社团的关系、宗教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制度与文化等方面较详尽地介绍给读者,使读者对马来西亚政治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罗圣荣编著政治23.2万字
  • 会员
    立足东南亚四个国家数百年的历史演进,本书致力于回答“为什么在经历了民主转型、新自由主义改革乃至国家独立与民族解放之后,第三世界国家依旧难以扭转自身的发展命运”。基于比较历史分析,本书认为第三世界国家所经历的种种变革都几乎是由精英主导的,旧秩序中的阶级关系与社会结构被保留下来。依附性的人身关系、碎片化的权力结构以及事实上的权力世袭机制等“前现代”因素与那些作为“现代性”价值的市场体系和民主制度结合在
    释启鹏政治24.6万字
  • 会员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与国家治理研究(项目批准号:15CSS025)》最终结项成果。本书内容分七个部分:引言介绍了国内外学界有关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研究动态,并对新社会运动、国家治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一章从后工业社会转型、早期国家治理的特点、新左派的形成与分化三个方面论述并分析了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形成的背景;第二章介绍并分析了联邦德国新社会运动的演变情况和理念诉求;第三章介绍和分
    岳伟政治15.6万字
  • 会员
    缅甸独立是二战后英国非殖民化决策的特例,被英国视作“缅甸模式”。本书以二战后英国对缅甸的非殖民化决策轨迹为主线,以缅甸政局演化为辅线,综合利用英、美、缅各国政府解密档案及报刊资料,系统考察英国对缅政策从探索、徘徊、过渡、突破到成型的转变动因,分析英国政府内部的意见分歧和整合过程,透视促成英帝国崩溃、转型的内外因素和“缅甸模式”对英联邦体制的影响,并借此深化对二战后东南亚政治版图变迀和新生民族国家发
    姜帆政治19.1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周烈 肖凌主编政治12.1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的研究。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周烈 肖凌主编政治17.4万字
  • 会员
    《阿拉伯研究论丛》是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阿拉伯研究中心主办的关于阿拉伯研究的集刊,内容聚焦于广大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及外交等方面。本刊以阿拉伯研究论坛为依托,选取学者于论坛上发表的学术论文,编选成册,以有益于国内阿拉伯研究的积淀。
    吴思科 侯宇翔主编政治10.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苏门答腊岛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原始报纸为依据,在探讨印尼苏北地理与经济结构形成、历史、主体民族与华人关系的基础上,对战后初期苏北华人的聚居、商业网络形成、华人与主体民族职业竞争、华人社会慈善、文教事业的新变化与华人文化传统的互动、华人政治认同分化实质等问题,提出了独特的看法。本书还细致地从报纸中析出千余种华人社团基本信息,还原了二战后初期苏北华社发展的繁荣局面,对丰富发展印尼外岛华人社会研究具
    王刘波政治14.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