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恋人(1945-1948)在线阅读
会员

写给恋人(1945-1948)

杨静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9万字

更新时间:2019-01-03 17:18:06 最新章节:插图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写给恋人:1945-1948》是杨静远女士的一本书信集,是她在20世纪40年代情路历程的记录。书里辑录了作者留美期间共120通写给未婚夫的信。作者作为当年武汉大学的毕业生订婚,后只身赴美留学,但是,她的爱情生活并没有因此中断,反而历久弥珍。
上架时间:2015-10-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杨静远
主页
  • 会员
    《让庐日记:1941—1945》是杨静远女士1941—1945年间的日记选编,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背景下,中国战区的一角——四川乐山武汉大学这所偏安大后方的最高学府里一群高级知识分子纷纭杂沓的生存状态和心理情势。《让庐日记》的主人公以一个女大学生热切敏感的心,不但对各色人物进行观察、描绘、分析和评说,而且也如实记录了战时艰苦条件下青年学子的思想变化和文化生活,对乐山当地风景和民俗的描绘更使得这部作
    杨静远纪实文学21.1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各阶层之间也发生了迅速的分化和重组。我们高兴地看到那些在黄土地、黑土地、红土地上辛勤耕作的传统农民,在现代商品观念的沐浴下成了西装革履的农民企业家。随着城市改革的逐步深入,多种经济成分的出现,规模巨大的工人群体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有些已进入白领阶层。本书以记实的手法记录了当今的一些人群,揭开了他们神秘的面纱以及讨论了滋生这些危险人物的外部因素等,具有一定的故事性
    海剑文学24.5万字
  • 会员
    本书由长期关注“三农”问题、多次蹲点下姜的《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王慧敏(笔名劳罕)执笔,以2017年12月28日《人民日报》头版刊发的长篇通讯《心无百姓莫为官——习近平同志帮扶下姜村纪实》为基础,记录了下姜村脱贫致富的振兴之路,展现了党员干部“心无百姓莫为官”的为民情怀,被列入中宣部2018年重点主题出版物。
    劳罕文学7.9万字
  • 会员
    本书聚焦多起案件,通过对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案件的详细叙述,展现了腐败现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以及对社会的严重危害。本书对破获这些案件的全过程实属独家披露,具有很强的权威性、真实性和可读性。
    海剑文学15.4万字
  • 会员
    在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奇案等待我们去探秘。本书选取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奇案,通过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揭示案件背后的真相。从古代的神秘案件到现代的高科技犯罪,每一个案件都充满了挑战和惊喜。
    杨七八文学11.2万字
  • 会员
    第九届单向街书店文学奖年度作品。王德威、王晓明、张曼仪、林峥等学者一致推荐,香港文学双年奖得主孔慧怡作品。重新审视新文化时期的“新女性”观念,反思五四史观对女性的论述和表达,以有情的书写,重新讲述剧变时代里的女性传奇。“五四”与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时刻。社会处在波动与变革中,思想、文化理念面临更新,人们的价值观发生巨大的变化。女性运动也走到了重要节点。年轻一代提出了“新女性”的观念,
    孔慧怡文学7.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李春燕为主人公,以日记的形式真实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近三十年来中国社区工作和社区工作者的成长历程,塑造了社区工作者的群像,展现了打通基层治理“一公里”的艰辛和成就。以李春燕为代表的社区工作者,不畏辛苦、克服万难,在繁琐的工作中奉献自己,积极创新基层党建服务模式,不断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增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将社区打造成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家园。
    安子 李春燕文学6.5万字
  • 会员
    本书的目的不是要剖析犯罪背后深层次的社会原因,也无意对那些罪犯做再一次的道德审判,而是要将个案展列开来,一一呈现到读者面前,使读者在享受阅读之余,顺便自己做出评价。该书将为读者提供世界上诸多悬而未决的惊世诡案,图文结合,让读者过目不忘。
    蔡子金编著文学43字
  • 会员
    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陆海相依试飞青琼”支教团队跨越2000多公里,远赴青海省化隆县金源乡下科巴村,开展为期22天的义务支教活动和社会调研。本书主要从志愿者的角度展示海南师范大学师青海队在青海支教和调研的成果,由心向科巴、风雨兼程、教学相长、回望此行、调研报告、媒体报道五个部分组成,是对志愿者赴青海支教和调研的心路历程记载。
    谢丹 刘荣 王习明等文学20.5万字
  • 会员
    本书讲述了作者从初到丽江遇到的各色各样的人物到如今已经在丽江崭露头角的各色人物,其中包括丽江的打工人、丽江的导游、丽江的游客、丽江的本地人、丽江的过客等等。本书全面而精彩地展示了20多年来丽江的发展和当地的风土人情,详细地描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执着创业人,记录了一个美好的时代,给当代青年以丰富的启示。
    沈三文学12.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