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丛考在线阅读
会员

唐代丝绸之路与中亚史地丛考

许序雅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中国史17.3万字

更新时间:2020-08-19 16:37:32 最新章节:再版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四篇唐代文献为中心,兼及唐代其他相关记载,围绕“唐朝与中亚”这个重大课题,探讨唐代丝绸之路的变化,中亚诸城的方位和道里,7—8世纪中亚诸胡的政治发展,中亚诸胡与唐朝政治关系的演变,中亚诸胡、唐朝和大食之间的政治关系,唐朝在中亚支持诸胡抗击大食斗争中的作用,唐人对中亚诸胡的了解程度,汉籍记述的可信度。在研究方法上,力求以阿拉伯—伊斯兰舆地文献、中亚考古资料与唐代文献记载相参对,并对前人研究成果加以辨析。
上架时间:2015-06-01 00:00:0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许序雅
主页
  • 会员
    本书属国家“八五”规划课题(“中亚史研究”)。作者从掌握基本外文史料出发,揭示了萨曼王朝兴起、发展和衰亡的历史过程,从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各个层面,再现了9—10世纪中亚历史发展的真实面貌,探讨了绿洲型封建社会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本书富有创见地探讨了萨曼王朝的历史分期、政治制度及统治体系特点;从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的发展、税收制度、货币制度、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业贸易的发展等方面,再现了萨曼王朝统
    许序雅普及读物16.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樊树志历史40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52.2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9.9万字
  • 会员
    著名明史学者樊树志教授用五卷两百余万字图文篇幅,以全球史的大视野和生动鲜活的细节刻画笔法,生动描绘了晚明跌宕起伏的历史长卷,呈现晚明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历史大变局。本套书图文双色排版,是完整版《重写晚明史》首次与读者见面。樊树志先生从嘉靖中期内阁更替落笔,以清初吴梅村“忍死偷生廿余载”的悔恨余音收尾,用翔实的史料和历史学家的深厚学养见解,向读者娓娓讲述晚明这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
    樊树志历史41万字
  • 会员
    《南宋行暮:宋光宗宋宁宗时代(增订本)》选取南宋从治世转入衰世的宋光宗、宋宁宗两位帝王作为研究对象,从内禅闹剧、庆元党禁、对外战事、权相专政等方面深刻揭示了南宋中期的政治社会问题,也剖析了光、宁两朝的南宋不由自主地走向衰微的历程和原因。在《水浒寻宋》一书中,虞云国教授另辟蹊径,依托其数十年宋史研究成果,以一种综合而全面的方法解读《水浒传》。在全书一开篇的“读法篇”中,虞教授总结了各种《水浒传》的读
    虞云国历史44.5万字
  • 会员
    本书继承了“纪传体”史书的传统,以人物为主体、以时间朝代为轴线,以简洁而生动的笔法叙述中国历史。透过本书,读者不仅能看到朝代更迭、历史兴亡,还能看到一个个鲜活的“人”:看到掌权者如何变成权力的奴隶,看到曾经血战沙场的英雄走向迟暮,看到才子佳人如何在时代动荡中寻找归宿……历史,本是由鲜活个体书写而成的,有血、有肉、有温度。本书旨在带领读者共同体察历史的温度与人类的命运,读懂中国历史。
    奇墨历史历史14.2万字
  • 会员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南宋袁枢著。本书选取《资治通鉴》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每件史事详记其始末,并自拟标题,记述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三百多年历史中的二百三十九件重要史事,另附六十六事,共三百零五件史事,是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开创了“以事为纲”的本末体史书先例。
    (宋)袁枢撰 杨寄林主编历史48.7万字
  • 会员
    持久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枢纽性、全局性的问题。《论持久战》是系统阐述抗日战争军事战略方针的重要著作。持久战的思想来源于哪里?毛泽东为何要写、对谁而写《论持久战》?国内各方势力对持久战如何理解?国共双方对持久战的战略方针有什么不同?持久战如何战、如何到“底”、要多久?等等。作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度解读。
    桑兵历史27.7万字
  • 会员
    西晋末年,司马懿的子孙为了争夺权力,展开了长达16年的大混战,并引发了神州陆沉的永嘉之乱,古老的中国由此进入了动荡的东晋十六国时代。从开国(317年)到亡国(420年),东晋历时103年,一直在门阀政治的泥淖里挣扎,皇权与门阀的博弈一直没有停止。本书以温情细腻且克制的小说式笔法,以先后控制东晋朝政的琅琊王氏、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等几大家族间的“权力的游戏”为线索,将几大家族的盛衰
    张岩历史29.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规模空前的史学巨著,全书卷帙浩繁,共294卷,记载了上自周成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共1362年的历史,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方面的重要史实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博大精深,通古今之变,有“网罗宏富、体大思精,为前古之所未有”的美誉。本书精选了原书中最为人所称道的300余个独立完整
    司马光 翟文明中国史46.3万字
  • 会员
    本书收录了翁文灏与抗战有关的档案史料,有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战前政治、经济与外交;二是战时工矿建设,这是主要部分,其中又分为“国防工业建设计划与实施”、“吸收和利用外资”等十七个方面;三是战时贸易与财政金融;四是战时政治、行政、科技、教育等;五是复员计划与战后接收。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丰富详实的第一手专题档案文献,是研究战时翁文灏及资源委员会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汇编。
    陈谦平中国史52万字
  • 会员
    中国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唐代,长安是全国的首都,东亚的政治中心,物质文明闪烁、外来文化交融;由于资料的缘故,学界对其研究远不及西陲边城敦煌、吐鲁番。近年来随着城市考古的进展,石刻墓志的刊布,唐人诗文中都市信息的再发现,长安城市社会的研究迎来了新契机,有“长安学”的诞生。在中古中国,依据物理形态划分的城市(郭)与乡村(野)具有连续统一性(Urban-RuralContinuum);就长安而言,城市与郊
    徐畅中国史24万字
  • 会员
    和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以降的社会发展相比,从所跨越时间和演进速度这两个方面看,夏商西周的社会历史演进过程相当漫长,演进的速度则较为平缓。然而,和我国的原始时代相比,夏商西周的社会历史演进却又是较短的,演进的速度却又很快。在我国自远古以来的历史进程中,夏商西周正是连结两个巨大时代的不大不小的一环。如果说秦汉以降的我国杰出而辉煌的古代文化是铜铸铁造的历史丰碑,那么,激烈动荡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是铸造这一丰碑
    晁福林中国史113万字
  • 会员
    19世纪末、20世纪上半叶,欧美教会在中国创办了大学、中小学和各类职业学校,不仅为中国建立了最早的学科研究体系,如农学、化学、心理学专业等,还沟通了中西文化交流,为中国的教育现代化、科技现代化奠立了基础。此外,西方教育体系和思想,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意识和自由意识,酿成了诸如脱离教会学校的“六三离校事件”,从中可以窥见20世纪上半叶的校园风云。
    李灵 肖清和中国史35万字
  • 会员
    本书充分利用《满文老档》来研究清朝开国时期的历史,为断定当时社会性质,提供了无可辩驳的史料和严密的考证,并全面论述了八旗制度产生的历史条件、具体内容与社会职能,最早对八贝勒“共治国政”制与清太祖努尔哈赤予以详述。此外,书中还对少年天子顺治帝做出了评价。
    周远廉中国史26.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