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II(全3册)在线阅读
会员

朗读者II(全3册)

董卿主编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随笔35万字

更新时间:2019-04-04 17:27:36 最新章节:代后记二 惯性奔跑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为CCTV《朗读者》第二季同名系列图书中的三册集合版,由节目制片人、总导演、主持人董卿主编。本书依托十二期节目分为三本,每本涵盖四章内容,每章内有札记、朗读亭、朗读者小传、访谈、读本等板块,配上节目剧照和人物精修图。部分篇目由于版权原因,暂未收录在本书中。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1-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董卿主编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戏曲为主题的散文集。昆曲与京剧是中国传统舞台艺术的两座高峰,被称为“雅部”与“花部”。作者作为骨灰级票友,又深谙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种种经典意象,精选昆曲折子10本、京剧折子10本,从戏文到唱腔,从眼神到身段,为我们一一道来这其中不为人知的精彩与神韵,并用画作形式为我们定格其中最为精彩的瞬间。本书可视为一本中国戏曲入门佳作。作者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解读经典戏曲,抒发因戏文而产生的对
    宁大有著绘文学6.6万字
  • 会员
    邓云乡被誉为继周作人之后中国传统博物学第一人。本书收录他畅谈草木虫鱼的文章40余篇,一方面上承中国博物学传统而为草木虫鱼立传,另一方面重点揭示草木虫鱼所蕴含的精神与情趣。尤其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赋予笔下的草木虫鱼独特的生命气质,引领读者进入人性人情的世界。
    邓云乡文学9.3万字
  • 会员
    鲁迅作品中极“平凡”可爱的一本,详尽记录鲁迅和景宋(许广平笔名)于北京两地、厦门—广州、北平—上海,相识相伴的情感轨迹!《两地书》是鲁迅与景宋(许广平)一九二五年三月至一九二九年六月的通信结集,共收信一百三十五封。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鲁迅的信件时常随复随毁,幸而与许广平的通信大多得以保留,后经鲁迅编辑整理,分为三集,1933年4月由上海青光书局初版。
    鲁迅 景宋文学13.3万字
  • 会员
    《巷里林泉》是杨云苏的散文集,记录平凡生活里的凡人俗事、人间烟火。重度猫奴丹叔叔,吃货启蒙者大伯,长于成都的战争遗孤,爱上银幕角色的吕青工,大食堂厨神冯师,“疑似初恋”小学同桌……读完让人重新爱上世界。作者杨云苏当过20年纪录片导演,转行写作后迅速破圈,被网友誉为“祖师爷赏饭”“天赋型选手”“真正的生活家”。读杨云苏的散文,陈腐已久的感官像被激活,突然对人世又有了觉知。生活,不只是“生”下来“活”
    杨云苏文学13.4万字
  • 会员
    邓云乡少年时在北京成长生活,他与我们秉烛夜谈,细数北京宣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掌故,从慈禧、光绪、袁世凯等风云人物到龚自珍、章太炎、梅兰芳等文化大家,从发生在学术殿堂的名人轶事到饮食起居的街巷生活,一路娓娓道来,往事如在目前,弥漫着浓郁的史诗气息。
    邓云乡文学9.6万字
  • 会员
    人气作家月下的随笔集,由电影和图书引发的生活、爱情中的深刻感悟!这是一部由图书、影视引发出的关于生活、爱情等人类的生存状态和价值观的充满哲学意味的随想录,是一部关于思考和情感的随笔集。既有对国内外经典图书、影视的赏析,也有对冷门小众文章的品读。整体属于断片式的文风,利落干脆;语言凌厉唯美,语感较好,有感染力。
    月下文学10万字
  • 会员
    邓云乡以《鲁迅日记》为纲,从风土、生活的角度还原鲁迅在北京生活时期的真实情况,如鲁迅常去的文化与餐饮老字号、名胜古迹等,同时涉及年节风俗与社会生活的细节,可谓因人而寓景、识小而见大,颇具真切的历史感和现场感,读之如同回到老北京的大街小巷。
    邓云乡文学9.8万字
  • 会员
    陶铸之女陶斯亮自传式随笔文集,莫言、俞敏洪、陈行甲、许知远诚挚推荐,在时代潮流中,明亮有情地生活!这是一本内心纯粹的赤子之书,带来无尽的温暖与力量。作者陶斯亮,“从小就热爱文学,一直有一个文学梦想”,在书中,作者用平实的语句、平静的口吻讲述了她自己记忆中的童年、人情、往事等,回顾了她从医生到转场做公益的心路历程,也描写出了作者身边一个个立体、富于特色的人。时代的发展与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交织,字里行
    陶斯亮文学15.5万字
  • 会员
    邓云乡出身文化世家,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久居京沪,细察南北市井民风、饮食习惯,又博征史料,娓娓诉说南北美食的渊源、特色、做法及背后的逸闻趣事,尤其浓墨重彩描绘了燕京常见的水果菜蔬、鱼虾蟹等传统食物,用大众化的美味记忆寄托对美好传统的热爱之情。
    邓云乡文学7.2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汇集了第十二次国际丁玲学术研讨会及近年几次相关学术会议的部分优秀论文,作者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他们年龄不同、背景各异,从各自的角度,围绕“二十世纪中国革命与丁玲精神史”进行论述,集中展现了丁玲研究的最新成果,也从一个侧面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乃至社会、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野。
    中国丁玲研究会现当代随笔31.6万字
  • 会员
    《剑桥时光》是作者在剑桥大学访学和攻读学位期间生活、学习和考察的经历。本书涵盖了剑桥城市和剑桥大学的历史、文化、建筑、学院、名人、毕业典礼、实验室、博物馆、植物园、晚宴、研究所、春节晚会、教堂、名人墓地,还包括剑桥大学著名校友的故居,如达尔文故居、牛顿故居和奥利弗?克伦威尔故居。
    孙克勤现当代随笔8.9万字
  • 会员
    路上珍贵的印痕,一番回顾所写下的文字如时光机一般,带我们走回过去,一句句话语、一篇篇文章如镜子般折射出曾经的自己,见证青涩的模样、成长的轨迹和前行的道路。本书不但汇聚了首届“振荣杯”和首届“远谱杯”作文大赛的优秀获奖作品,还回顾了黄振荣和谢远谱两位江西名师的人生事迹,展示了正在平川就读的少男少女们的世界,以及语文组老师为代表的今日平川教师风貌。实现了大赛捐设者的又一个心愿,零牌顾问机构的大教育情怀
    刘小英现当代随笔14.4万字
  • 《没眼人》通过一个女记者,在中国西部太行山深处的发现,用10年时间的跟踪纪录拍摄,讲述了发生在一支从抗日战争开始就为八路军谍战服务,被山里人称为“没眼人”的奇特队伍里的故事。这支队伍,由11个盲艺人传承组成,70年来以流浪卖唱为生。没人知道那些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小调,其完整的曲牌曲目和原生的演唱方式就保全在没眼人队伍里;没人知道这个与世隔绝的族群,如何在自己完全封闭的真常应物的行为
    亚妮现当代随笔13.4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分三部分自述与蚕桑的情缘与心语。第一部分,讲述作者为了一睹世界桑树王的容颜,不顾家人劝阻,爬上茫茫雪域高原;为了揭开蚕桑的万年之谜,在巴蜀山水、江南水乡以致黄土高原都留下奔波身影;甚至为了了解现代世界蚕桑业发展趋势,自费远赴东瀛,拜访日本蚕丝会会长。第二部分,探讨了蚕的驯化和茧的利用,认为蚕是远古时代的一种宗教现象,是生命本体轮回最直观、最直接的体验,是作为生命的一种图腾,给蒙昧幼稚状态的
    赵学梅现当代随笔13.3万字
  • 会员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这是一本旅行文学特辑,一次全新的改版。“随笔”选择了四位作家叶三、刘子超、杨潇、郭玉洁的游记。《在烈日和暴雨下》,叶三写了自己去额济纳和舟山看音乐节的经历,还有新疆音乐人吐尔逊的老家麦盖提,一路的旅程,关于音乐,也关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内陆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缩之中,刘子超在这个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困守者孤独艰苦的生活。
    正午故事现当代随笔11.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