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研究

李洪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外交、国际关系26.8万字

更新时间:2019-08-30 19:05:59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随着当代全球化的发展,非政府组织已经成为国际法律体系的重要参与者。然而,国际法律体系中现有规范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相关制度安排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滞后和不足,影响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法实践功能的发挥。基于这种判断,本书以制度规范主义为视角,详细梳理和评估了非政府组织参与国际立法、国际法监督执行和国际司法诉讼进程中的相关法律制度安排和实践效果,主要包括参与的法律基础、参与的主要形式、参与资格认证的实体规则和程序规则等方面,旨在发现当前制度规范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对非政府组织制度性参与国际法律体系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了具体建议。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08-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洪峰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向国内外讲述建党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世界的故事。以小故事切入,用生动而珍贵的图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展示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的主要交往、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外务实合作和人文交往等内容,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进步性、民主性和开放性。
    本书编写组编著政治15万字
  • 会员
    本书向国内外讲述建党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世界的故事。以小故事切入,用生动而珍贵的图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展示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的主要交往、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外务实合作和人文交往等内容,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进步性、民主性和开放性。
    本书编写组编著政治12.8万字
  • 德国挑起两次世界大战,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一意孤行动武并深陷泥潭似乎就是非理性的典型表征。但是,于国际政治的研究和实践而言,得出结论认为国家是非理性的,实属毫无意义,因为只有假定国家是理性的,学者和决策者才有可能理解和预测国家的行为,否则,整个国际政治研究的大厦都将倾覆,政治领导人也将无从有针对性地制定对外政策。由此,本书系统论述了国家的思考方式与过程,重新定义了对外政策中的理性
    (美)约翰·J.米尔斯海默 (美)塞巴斯蒂安·罗萨托政治16.1万字
  • 会员
    本书向国内外讲述建党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世界的故事。以小故事切入,用生动而珍贵的图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展示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的主要交往、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外务实合作和人文交往等内容,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进步性、民主性和开放性。
    本书编写组编著政治9.7万字
  • 会员
    《说不尽的外交》是中国第九任外交部长李肇星的首部外事回忆录。作者全面回顾了自己近半个世纪的外交生涯,记录了与各国政要的私人交往、应对各种外交问题的丰富经验,并首次披露美国炸馆事件、“9·11”恐怖袭击、中美汇率博弈等重大外交事件背后的内幕。披露了中国若干重大外交事件的决策和谈判过程,包括中俄边界谈判、中日围绕历史问题的外交斗争,在联合国的涉台外交斗争等幕后细节,揭示了历史背后的真相,并第一次系统阐
    李肇星政治20.8万字
  • 会员
    本书向国内外讲述建党后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和世界的故事。以小故事切入,用生动而珍贵的图片,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展示中国共产党与国际友人的主要交往、外国友人眼中的中国共产党、中外务实合作和人文交往等内容,体现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性、进步性、民主性和开放性。
    本书编写组编著政治1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为201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纪念研究所为纪念建所60周年而召开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论文结集。近代史研究所的学者们和海内外学术界的朋友们齐聚一堂,以“近代中国与世界”为主题,共同讨论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以及近代中国在争取国家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这部论文集的出版,也是对走过60年历程的近代史研究所的最好纪念。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国际关系33.2万字
  • 会员
    乌俄两国有着300多年的合并历史,民族间的长期通婚及混居使这两国在经济文化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也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恩恩怨怨。本书就苏联1932~1933年饥荒以及乌克兰对这一事件的态度、立场和诉求,尤其是它对当代乌俄两国关系的影响做了极为详细系统的论述和梳理,从而清晰、完整、立体、真实地勾勒出了这一事件的全貌及围绕这一事件所展开的各种政治博弈,既让乌俄间的历史旧账和现实纠葛一目了然,又使人
    李燕国际关系25.3万字
  • 会员
    19世纪中叶是美国在东亚经济活动的扩张时期。本书基于对已有学术成果的整理和对美国19世纪相关外交档案的考察,重点探讨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美国如何参与列强在东亚的角逐;第二,澳门在美国东亚扩张中发挥了怎样的历史作用;第三,美国的活动如何影响了澳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郝雨凡国际关系14.1万字
  • 会员
    随着公共外交事业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有关公共外交的学术研究也在不断走向深入,学者们围绕公共外交的理论与实践、他国公共外交的举措和经验,以及公共外交与国际前沿问题的关系,展开了热烈讨论。本书收集了部分中外学者近两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推进我国学界有关公共外交的学术探讨。希望本书能为专家学者研究公共外交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同时也能为广大公共外交的实践者提供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共同推进中国公共外交事业的进步。
    刘德斌主编国际关系32.6万字
  • 会员
    “长臂管辖”(LongArmJurisdiction)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管辖”的权力。对这种管辖权力做出清晰的梳理,是客观认识美国进行所谓“长臂管辖”的根本前提。本书以美国作为标杆,以它的司法管辖改革历史为参照,描述“长臂管辖”的起源、演变与现状。本书内容主要有五部分:第一,法学视域中的“长臂管辖”:理论与实践演变;第二,美国在国际经济领域的“长臂管辖”:历史先声与现实基础;第三,“长臂管辖”
    戚凯国际关系10.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欧盟对非援助的历史进行回顾,分析其调整援助政策的原因。按照欧盟政策侧重点的发展变化,对欧盟援助中人权、民主和良治导向的对非政策逐一进行了梳理,辨析欧盟与非洲对上述议题的不同认知,对欧盟对非援助的实施进行深入的考察,并对其结果进行检验和分析,探讨欧盟带有政治导向的援助在非洲国家的实施成效,再结合相关案例予以充分说明。在本书的最后,对中国对非政策的调整与优化提出了些许建议。
    赵雅婷国际关系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