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性别之网:社会转型中的农村妇女组织
更新时间:2019-08-23 19:31:03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本书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通过对农村妇女组织的实证调查,探讨社会转型期农村妇女组织的角色与功能。首先,分类描述农村基层妇联组织、农村流动妇女组织与农村在村妇女组织的结构与功能,揭示不同类型农村妇女组织的发展特征与困境;其次,分析农村妇女组织体系的整体发展状况,归纳其发展背景、特征与趋势;最后,提出组织性别的概念,剖析农村妇女组织的性别,并针对农村妇女组织存在的问题,从政府与组织两个层面提出农村妇女组织的发展对策。研究指出,与个体相似,组织不仅具有性别且亦有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之分,但组织性别的常态类型除了男性与女性,还有中性。农村妇女组织的生理性别虽均为女性,但社会性别呈多元化,其中,社会性别为女性的农村妇女组织极少,大多数农村妇女组织的社会性别为男性,而理想的组织社会性别是中性。因此,农村妇女组织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两性平等,但总体上依然是传统社会性别文化的维护者,并未触动男权国家的根本。为此,政府应明确自己的角色,通过分类管理、加强监督、创造环境,促进农村妇女组织的健康发展;农村妇女组织则应回归使命、正确定位、拓展资源、提升能力,强化组织的性别功能,真正促进妇女的发展从而促进两性的平等。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4-12-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主要研究在第一代农民工大量离开城市回流农村养老的背景下如何配置农村养老资源的问题。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发现等。第二章“农民工回流条件下农村养老资源配置机制:嵌入社会网络的供需均衡”,从经济学、社会学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嵌入社会网络的农村养老资源供给与需求均衡分析的基本框架。第三章“劳务输出大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农村养老资源现状”,主要通社科25.4万字
- 会员基于三十年来对新自由主义大都市的边缘性、族群性和刑罚性的比较研究,洛伊克·华康德将皮埃尔·布迪厄作为城市理论家展开了全新解读。华康德以符号空间(我们感知并组织外部世界的精神范畴)、社会空间(不同形式的资本分配)和物理空间(建成环境)三元辩证法来探索城市,发展了布迪厄的拓扑社会学,并证明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工具,既可以激发城市研究的活力,也可以挑战城市研究的正典,从而绘制出全新的城市理论图景。社科20万字
- 会员中国女性解放与民族国家建构、左翼革命的关系构成了现代以来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焦点问题之一。本书以1898—1949年为历史跨度,以中国现代革命女作家的创作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现代女性革命话语的变化历程,从宏观把握和个案分析并重的角度论述“性别政治”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政治时空而呈现的不同表征与特点,尝试对其中蕴含独特“中国特色”的现代性经验和历史遗产价值加以探讨。从“性别”维度打开讨论左翼实践的新空间,社科19.4万字
- 会员本书从整体史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在清代中央王朝对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上,实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措施与制度,以及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对这些措施与制度的反应。双方不仅仅只有单向的支配——服从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博弈的过程。关注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国家政权在边疆治理方面“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社科19.2万字
- 会员羞于谈论卫生巾,如何讲述女性的历史。拒绝“月经羞耻”,坦然面对自己的痛与快乐。一本书了解世界各地的月经禁忌和女性卫生用品的发展历史,揭示社会变迁,展现女性身体自主意识的觉醒过程。月经是女性生理成熟的美好象征。但长久以来在父权制的价值观下,月经被视作一种宗教文化禁忌,是身体不洁的表现,甚至让女性产生了羞耻感。女性卫生用品的出现,不仅守护了女性的健康与快乐,更是改变了女性的意识,让女性对月经有了积极的社科9.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