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人从业生态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出版人从业生态研究

陆高峰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17.7万字

更新时间:2020-02-26 15:43:1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出版人是精神文化产品的重要传播者、生产者和传承者,也是新闻出版产业创新发展的第一资源。近年来,新闻出版业“转企改制”工作的深入推进和传播科技的快速发展,使得出版人的从业生态面临着制度变革与技术升级的双重挤压,这给当前的出版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职业挑战和精神压力。本书对制度与技术转型期的出版人从业生态现状,“转企改制”和新技术发展对出版人从业生态的影响,女性、青年和编外出版人等特殊群体从业生态现状,以及近代、民国和抗战等特殊历史时期出版人从业生态的状况等进行了系统研究。
品牌:浙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7-02-01 00:00:00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浙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陆高峰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德国、美国、新加坡、中国四个国家的技能形成制度的演化历程、利益冲突、制度构成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比较,从比较中分析各个技能形成制度的优势及优势形成与维持所需的制度保障;通过与其他国家相比,发现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劣势及所需完善的制度保障;最后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提出构建我国技能形成制度的政策建议。
    李玉珠社科17.2万字
  • 会员
    本书主要研究具有世界影响的俄罗斯形式主义诗学。俄国形式主义被西方文论认为是20世纪文论的开端,本书内容包括形式主义诗学的美学渊源;主要代表人物什克洛夫斯基、艾亨鲍姆、迪尼亚诺夫和雅科勃松等人的专题研究;形式主义的核心概念“文学性”、“陌生化”等的阐释;形式主义诗学同其他诗学的关系,以及它对20世纪俄罗斯诗学发展的影响。作者既肯定形式主义诗学重视文学特性的重要意义,又指出其忽视社会历史文化语境的不足
    张冰社科24.9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着重考察社会治理体系各构成要素及其运行机制的著作。书中分析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发展和运行过程,探讨了社会治理赖以展开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对社会治理中的权力、规则、道德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全球化、后工业化的历史背景下把握了社会治理体系及其功能的变动。书中探讨了社会治理模式正在从控制模式向合作模式转变的状况,认为服务型政府将成为合作行动体系中的主要行动者,将通过引导的方式去与社
    张康之社科36万字
  • 会员
    本书精选出10位主讲人的学术演讲内容作为合集出版,内容既有中国文化的精神、美学的基本理论、中国哲学的生活之道、理想的文学教育等人文学科方面的思考,也有中国经济运行的主要问题、改革转型过程中的社会建设、医疗体系与医患关系的现状与发展等社会科学方面的探讨,还有磁性分子的奥秘、植物多样性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等科学技术方面的前沿进展,是“才斋讲堂”的精华和缩影。
    王博主编社科19.3万字
  • 会员
    20世纪的上半期,在中国兴起了一场由知识分子主导的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事业,学术界称之为“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种改良主义实验,它希望在维护既存社会制度的前提下,采用非暴力的方式,通过兴办教育、倡导合作、地方自治、公共服务和移风易俗等措施,拯救日趋衰弱的农村经济,刷新中国政治,复兴中国文化,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在实践层面,“乡村建设运动”的思想通常与国家发展的战略、政策、措施密切相关,并
    梁培宽等编社科27.8万字
  • 会员
    《中国经济与社会史评论》是社会史和经济史方面的集刊,汇集了相关领域的大量优秀成果。本书为2017年卷,分为“税收与财政”“经济与社会”“文化与社会”“学术评论与综述”四个专题,主要收录了茶税和杂税征收、万历清丈,水利建设、戏曲文化、官学系统等方面的20篇文章,这些研究成果深化了相关领域的研究。
    陈锋主编社科26.6万字
  • 会员
    城市的出现,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相较于广袤的乡村,城市有着巨大的优势,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衣食住行、娱乐、教育和医疗的需求,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岗位,成为各色人寻梦的天堂。“城市化”成为人类活动空间变迁的主旋律。在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的浪潮愈加凶猛,见证了复兴,也带来了诸多困境和难题。本书希望通过梳理西方城市管理的相关思想和观念,探索通向美好城市的各种路径和可能性。
    罗文恩等社科18.5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关注“附近”和目标群体自我叙事的质性研究,揭示青年城乡移民群体的异质生活世界,解读城市权益空间的多元性。通过重新审视城乡移民青年的日常实践,深入探讨这一群体在城市中权益获取、个人发展、与城市的情感连接,以及定居意愿等方面的显著差异,指出这种差异性也反向塑造着多元化的城市空间。为全面认识城乡移民群体的城市权益问题,应对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挑战,提供学术理解与关怀。
    张舒婷社科14.4万字
  • 会员
    本书理论前沿部分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广东的战略地位、中国的“普遍二孩”政策等进行了研究和分析;语言探赜探究生态哲学视角下的语言生态学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总分关系问题;财经战线对国有企业决策文化进行了思考;教育教学探讨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创新思路,对应用文写作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文化研究涉及了苏轼流寓人生的三个意象、爱伦·坡哥特小说中的暗恐研究、东方的“西西弗神话”。
    付景川主编社科10.8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