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现代的小农:历史的视角与东亚的经验在线阅读
会员

走向现代的小农:历史的视角与东亚的经验

董正华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各部门经济21.4万字

更新时间:2019-09-20 16:54:07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立足于东亚,关注现代“小农”的命运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重点集中探讨台湾地区和韩国家庭小农制度的形成、结构和演变;全书的讨论涉及“小农”、“农民”与“家庭农场”的关系,农民应当走向富裕还是走向消亡,何为“农业资本主义”等历史、理论与现实问题。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4-07-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董正华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亦是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俄国的工业化具有赶超型特征,可称为外生性工业化模式。本书从一条主线和两个层面梳理俄国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一条主线为俄国工业化的发展脉络,包括工业化的前提、特征和成就;两个层面指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等因素对工业化的影响、俄国与西方诸国工业化的对比研究,力求完整展现俄国工业化历程。
    邓沛勇经济29.2万字
  • 会员
    共享经济虽非新事物,但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消费观念的巨大转变,共享经济在过去十年快速成长,成就了许多独角兽企业。在这样的热潮下,有两个问题值得冷思考:一是真正的共享经济是什么?二是真正符合共享经济原理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厘清这两个问题既有助于新进入者学习,也有助于规制规则的建立。本书从这两个问题入手,梳理共享经济的概念,并对其商业模式进行全方位探讨,对未来共享经济发展进行前瞻性预测。
    陈运娟 尧军文 徐志 董晓松 罗浩经济14.6万字
  • 会员
    本书基于全球化视角,对过去一年中我国及世界主要国家消费品工业的发展态势进行了重点分析,梳理并剖析了国家相关政策及其变化对消费品工业发展的影响,预判了2024年世界主要国家以及主要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走势。全书共分为综合篇、行业篇、区域篇、三品战略篇、企业篇、政策篇、热点篇、展望篇八个部分。本书可为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及从事相关政策制定、管理决策和咨询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也可以供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工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编著经济9.6万字
  • 会员
    数字化时代引发了一场震撼人心的大变革—没有及时转型的传统企业可能被淘汰,一些新企业乘着数字化浪潮,获得迅猛发展。为了应对这场大变革,所有想“活”下来的企业都应该进行数字化转型,但很多企业对数字化转型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能够顺利完成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希望本书能帮助企业顺利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数智经济与商业创新》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讲述了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用方法,并
    刘飞经济9.5万字
  • 会员
    传统企业管理方式+当代企业管理理念+现场生产管理模式主要内容:班组的生产管理与技术管理班组质量管理与控制班组生产设备及工艺装备的管理班组的物料管理班组的经济核算班组的基础管理工作班组的安全生产与环境管理班组长的培养与选拔本书既有理论阐述,又有实际案
    吴拓编著经济7.4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问题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制造业发展现状、双循环基本特征以及先发地区经验启示,识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三维动力”,并解析具体驱动机制,构建指标体系测度并评价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效果,实证分析国内大循环、数字经济发展、营商环境优化、产业协同集聚、区域融合发展、中美贸易摩擦以及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对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从而为双循环新发展格
    王玉燕等经济20.9万字
  • 会员
    本书着眼于新型城镇化的社会情境,引入政治过程论并进行本土化修正,构建了适用于解释农民工集群行为的分析框架。基于2013年深圳市坪山新区和2015年河南省叶县的农民工抽样调查数据,从代际、区域的时空视角出发,系统分析了农民工集群行为的总体现状、代际特征、区域差异,识别了集群行为高风险群体,探讨了意愿产生和行为实施两阶段的差异化影响路径,提出了从根源上防治农民工集群行为,深化多元协作治理改革的政策建议
    杜海峰 牛静坤经济17.1万字
  • 会员
    王井村,位于鲁西北地区,除区域发展落后与自然灾害频发等外部因素外,疾病、年老、残疾是其最主要的直接致贫原因。本书内容主要包括:王井村基本状况及贫困特征、住户调查问卷数据分析、精准扶贫中的多元路径、精准脱贫中的多方协同、结论与建议五个部分。同时为了更加直观地反映其精准扶贫的过程,正文之后附有笔者对王井村第一书记与村委会文书的访谈记录。
    张姗经济7万字
  • 会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提高制造业供给体系质量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书考察了中国制造业产能过剩的现状与本质,系统分析了产能过剩的形成机制,提出了矫正体制性扭曲、刺激企业供给创新和激发企业有效投资是缓解供求关系结构性矛盾、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出路,并从创新发展、国际产能合作以及建立市场化机制和产能共享机制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治理措施。
    温湖炜经济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