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第二卷·1949-1976
更新时间:2019-09-29 16:59:02 最新章节:后记
书籍简介
1949年10月至1976年10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中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沿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这条主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开始了全新的探索历程,既有凯歌行进的峥嵘岁月,也有挫折失误的曲折历程,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本书将全面阐述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曲折历程与经验教训,系统展示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进程中的理论成果。
品牌:人大数字
上架时间:2015-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大数字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王树荫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党的十九大明确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是新时代的见证者、开创者、建设者”。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文化软实力水平的提升与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出更高要求。当前,中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如果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血肉”,那文化软实力可以理解为“魂魄”,社会治理政治15.5万字
- 会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从定量角度研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对我国平衡发展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已经成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时代课题。清华大学中国平衡发展指数是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定量分析。它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出发,对发展的不政治7.7万字
- 会员本书拟以“新时代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南充市党性教育与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为研究样本,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十八大以来,南充着力加强党性教育和党风廉政建设,涌现出很多好的作法、比如大力推进“133”党建示范工程、深入开展“转作风、优服务、走基层”及党风廉政建设活动、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三三三”工作机制等等,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力提升了全市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政治24万字
- 会员本书旨在通过对中共浙江建党、井冈山革命、中央苏区革命余响、陕北公学、中共革命对制度变革的影响等红色文化历史的梳理,探讨红船精神、红色制度、红色文化概念、红色文化研究方法等红色文化理论,弘扬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的独特历程和所秉持的不变初心,对于丰富学界关于红色文化的历史和理论,增进大众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都有着积极意义和价值。政治17.6万字
- 会员本项研究聚焦于西部地区这一中观区域空间,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政府能力理论、政治系统理论、行政生态学理论为理论基础、资源和依据,运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实地调研和描述统计等研究方法,致力于探寻和分析地方政府能力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间的内在逻辑、一般过程和实现路径,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地方政府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依据审视西部地区地方政府能力现状及其问题,探寻其制约因素,提出以铸政治15.8万字
- 会员本书立足社区养老实践,以地方政府影响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意愿为切入点,构建了地方政府行为影响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养老意愿模型,运用成都市的样本数据分别对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进行了实证分析,以验证该模型的假设路径关系是否有效,对地方政府行为的修正和完善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书导向正面积极。本书共9章,第1章至第3章分别对本书的选题背景意义、现有文献和理论基础进行了回顾和阐述。第4章至第8章为本书的核心研究政治12.8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广州公共管理评论》直面转型中国,诠释社会热点,扩展学术深度,贴近重大需求,服务地方发展。内容涵盖公共管理、社会事务等各个领域,包括公共行政、公共政策、公共预算、危机管理、公务员制度、地方治理、电子政务、NG0治理、NPO治理、社会建设、社会工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人口管理、绩效评估、网络治理等议题。中国政治21.6万字
- 会员《中国如何治理?通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道路》讲述了政治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尤其重大,没有政治的进步,就不可能有经济的进步。标志改革开放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本身也是一场政治改革。哪些是不变的基本制度框架?哪些是变革中的国家治理?弄清楚这两个具体的问题,也就能够大体明白:中国这个世上人口规模的国家是如何治理的,从而破解“中国发展之谜”。中国政治5.9万字
- 会员本书汇集了2015年度中国社会学年会评选的优秀论文,以“经济新常态下的社会改革与社会治理”为主题,内容涉及经济社会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会治理和社会心态等,体现了当前中国社会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以及各界学者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人员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中国政治26.8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40年来,城市府际治理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公共事务治理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本书以地方政府治理过程的三个阶段为框架:府际竞争、府际合作、府际治理,分别以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珠三角等城市群府际治理新机制为例,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府际治理的经验,并提出了下一步发展的建议。本书的读者对象为城市治理相关领域的实践者和研究者。中国政治19.9万字
- 会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民主观念日趋成熟,中国的民主实践也更加多元化。在观念上,从民主就是选举的单一民主观,演变为多元形式的民主观。在民主实践上,本研究的发现是,每十年都有主导性的民主形式出现:80年代流行的是选举民主,但也提出了社会协商对话机制即今天所说的协商民主;90年代是自发的基层民主即村民自治;21世纪头十年则是顶层设计的党内民主以及自发的网络民主即参与式民主;2012—2022年则以建设中国政治22.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