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环境研究
更新时间:2019-10-18 17:12:47 最新章节:内容简介
书籍简介
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国际环境极大地影响着中国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本书将中非关系放到变化中的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之中,从体系、双边和多边三个层次探讨正在快速发展变化的当代中国对非关系与整个世界的互动及其影响。特别是探析了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起着主导作用的美国及其与非洲有着传统特殊关系的欧盟,以及在当今世界政治经济体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新兴大国——俄国、印度、巴西等与非洲关系的发展对中国对非洲关系的影响和作用。
上架时间:2019-04-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刘青建 王聪悦 赵晨光
最新上架
- 会员汉唐时期中国登上了世界外交舞台,纵横捭阖于欧亚大陆暨海东、南海迤逦地中海沿岸诸国,开创了中国古典外交的辉煌时期。在此基础上创建并施行了一整套古典外交制度,支撑并推动了这一历史时期外交的发展。本书首论外交决策制度,揭示了皇权体制下的外交决策方式、方法、程序、体制;次论外交管理制度,揭示了从中央到地方,从主管机构到关涉机构,从外交政务到外交事务,既分门别类缕述不同的机构、官员及其职能,又提要钩玄展现了政治51.5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研究从“科伦坡计划”开始到冷战结束之初(1950~1993年)的这一时期,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与模式、促因与目标及其影响与本质等,旨在揭示在冷战产生、加剧直至终结的大背景下,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的理念、体制、内容、目标以及利益纠葛经历了哪些起伏变化及其深层原因,即在服从于西方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受援国发展利益与加拿大国家利益的共存与双赢是加拿大官方发展援助所追求的终极目标。政治13.9万字
- 会员本书以冷战结束以来海合会六国和伊朗、伊拉克的经济与安全合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海湾地区合作研究的整体框架。本书既分析了海湾地区合作的历史变迁、合作动力、合作议题和制度设计,也对21世纪以来海湾地区国际关系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做到宏观研究与专题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和政策研究相结合,为“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和海湾国家深化全方位合作提供了学术参考。政治21.2万字
- 会员本书以大航海时代下全球殖民扩张为广阔背景,以俄日互识为切入点,有序探讨两国早期关系的发端、发展、延续、突破与延伸,呈现两国之间“好奇”“试探”“警惕”“接触”“冲突”与“睦邻”的历史过程,总结出俄日早期关系史的显著特征(特殊规律)和依循的历史普遍规律。本书立足于全球史和东北亚区域史的历史记忆,构筑自成一体的世界史视野下的俄日早期关系史叙事体系。政治25.9万字
- 会员本书梳理了冷战结束后美国政府在防核武器、生化武器和导弹扩散领域的政策与做法、成效及其影响,勾勒出一幅美国单边、双边和多边防扩散政策框架的立体画面。作者把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防扩散外交和战略安全环境三个层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深度研究专题个案,又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冷战后美国防扩散采取的新方式、新手段和新模式,尤其是其集防扩散、反扩散以及后果管理三位一体的政策,认为美国防扩散的实质是防威胁,为保障自己的绝对政治22.6万字
- 会员本书为《漫漫朝天路——明末朝鲜使臣海路使行研究(登州卷)》的续篇,在整体爬梳近三十种明末朝鲜使臣海路使行文献的基础之上,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出发,结合文献考证、田野调查、采访各地文史研究者和普通民众等多种手段,重构了明末朝鲜使臣的使行路径(山东莱州府段),较为全面、如实地再现了明末朝鲜使臣视域中的中国文化空间。政治21.6万字
- 会员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非洲农业的最新发展与内生动力”,从大陆内的政策和激励机制、外来援助、投资与商贸合作分析以及不同层面的创新实践进行研究;第二部分为“新兴市场国家对非农业南南合作”,主要讲述了巴西在安哥拉、莫桑比克和马拉维进行农业合作的不同情况;第三部分为“中国对非洲农业合作的新型实践”,中国对非农业合作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末完全不求经济回报的单纯援助,援建大型农场,到目前的援助、贸易政治23.9万字
- 会员明代是中越邦交模式形成的重要阶段。明太祖试图构建一个以中国王朝为主导,有等级的、和谐的邦交秩序。然而,作为体系内的重要成员,越南在邦交理念、维护边境秩序、处理邻邦关系等方面,与明朝存在更大的认知差异,双方摩擦不断。明朝在处理与越南的危机时,曾经采取军事占领或军事胁迫的方式,但更多的事件能在宗藩体制下以务实灵活的方式妥善解决,使双方关系得以持续发展。明代中越关系因其内涵丰富,处理危机方式多样,成为研政治2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