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女性经验的生态隐喻: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更新时间:2019-11-29 11:54:31 最新章节:注释
书籍简介
《女性经验的生态隐喻——生态女性主义研究》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把生态女性主义置于历史进程和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着重关注其对时代问题的回应,以介入与非介入相结合的态度对待生态女性主义的理论和实践,并主要以类型学而非流派划分的方法阐述生态女性主义在各个领域的贡献。本书涵盖了两个国内生态女性主义研究中很少被人们提到的内容。一是当代女神运动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二是女性自然写作(文学)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国内学者很少注意到,当代女神运动是与生态女性主义同步出现的,运动中的引领人物大都是生态女性主义者。国内学者也很少注意到,女性自然写作概念的出现和当代女性自然文学创作的热潮,很大程度上都是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的影响所带来的。本书极大充实了生态女性主义社会批判的资料,从过去国内较多关注席瓦的思想,扩大到同时关注米斯及其他人等的思想,发掘出生态女性主义社会批判中关于资本主义父权制暴力本性的论断,以及它对自然的暴力、对妇女的暴力和对第三世界的暴力之间的关联性的思想。总之,生态女性主义思潮具有独特的视角,研究和理解这一视角,并了解它在各个领域的展开,这本身就具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而本书稿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问题的理解,有着目前其他相关成果不可替代的学术贡献。在社会影响方面,“妇女与环境”主题已经成为当前联合国妇女赋权和环境治理领域的优先主题。我国政府也在积极推进这项事业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的研究对此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书适宜于从事妇女与环境、女性主义、社会性别、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研究人员和感兴趣的人员阅读。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本书作为一部聚焦新一代赴美中国留学生的教育社会学著作,有效填补了国内外学者在留学研究领域的空白。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社会学研究方法,以详实的数据和扎实的第一手材料呈现了新一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本书在国外出版时,得到了多位美国学者的好评,中文版的推出,不仅为国内教育学界提供了丰富的有关留学生的素材,使其对留学生群体的多样性、中美两国教育体系的优势和不足有更直观、更深刻的社科16万字
- 会员美国现象级畅销书。中美大博弈,未来4年看特朗普,未来20年看万斯,这本书让你同时看懂特朗普和万斯。看清特朗普政府孤立主义、关税战、反移民政策的内在逻辑。彼得·蒂尔、比尔·盖茨等大咖推荐。社科15万字
- 会员晚明至清中期的三百年里,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哲学思想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伴随着这一时期早期启蒙思想的萌芽,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关注女性问题的男性思想家。他们普遍地对女性的处境有一种同情与体谅,认可女性的价值与地位,对缠足、贞节观念、婚姻制度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本书通过对李贽、唐甄、袁枚、章学诚、汪中、李汝珍、俞正燮七位思想家女性观的研究,系统探讨了中国本土解放女性思想的发展过程。据此可知,女社科23.9万字
- 会员本研究建立在一种新拓展的微观历史人口资料——墓志文献的基础上,在此研究中,墓志并非作为简单的辅助资料,而是跃升至研究的中心位置。作者将人口研究与墓志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所搜集的明清上海士人家族墓志为基础,一方面,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士人家族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生育子女数、初婚年龄、葬期以及籍贯分布等相关人口学指标;另一方面,运用后现代史学中常见的文本解构方法——深入墓志的撰刻收藏过程中,以揭橥士人社科21.3万字
- 会员本书从整体史的视角,采用历史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重点在清代中央王朝对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上,实施的政治、军事、经济、法律、文化、教育等措施与制度,以及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对这些措施与制度的反应。双方不仅仅只有单向的支配——服从关系,而是双向的、互动的、博弈的过程。关注清水江流域乡村社会的管理与控制,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国家政权在边疆治理方面“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社科19.2万字
- 会员本书主要研究在第一代农民工大量离开城市回流农村养老的背景下如何配置农村养老资源的问题。全书共分七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发现等。第二章“农民工回流条件下农村养老资源配置机制:嵌入社会网络的供需均衡”,从经济学、社会学视角出发建立了一个嵌入社会网络的农村养老资源供给与需求均衡分析的基本框架。第三章“劳务输出大省人口老龄化特征及农村养老资源现状”,主要通社科25.4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