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9)在线阅读
会员

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9)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经济中国经济28.8万字

更新时间:2020-05-06 18:18:37 最新章节:致谢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之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面临前所未有的政策环境和发展机遇。2018年,中央文明委着力开展专项治理行动,协同有关部门集中治理19个重点领域的诚信缺失问题;中宣部积极启动“诚信建设万里行”主题宣传活动,组织所有主流媒体分阶段、大规模宣传诚信建设;国家发改委广泛推动信用惠民便企的实施和落地,全力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迎来全面发力、全面渗透、全面提升的新时期,多种信用建设探索与实践恰逢其时。在此背景下,作者团队在国家发改委财金司的指导下,全面总结城市信用建设的最新进展,向社会各界全方位展现当前城市信用状况,我们在总结以往监测评价报告精髓的基础上,将2018年城市信用监测成果汇集成册,继续发布《中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报告(2019)》。报告梳理了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大进展及发展方向,阐释了城市信用状况监测的理论依据与评价方法,总结了多种监测评价维度下的城市信用状况特征,汇集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创新做法和信用工作特色鲜明城市的先进经验,供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品牌:中国经济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9-08-15 00:00:00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
主页
  • 会员
    本书主要汇集2017年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情况,是对“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数据的首次发布,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特别是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成果。希望为政府、企业及社会各界了解城市信用状况提供参考,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为推进城市信用建设提供助力。城市信用监测评价是一项基础性、探索性的工作,对促进城市信用建设,带动全社会的诚信意识和文明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我们将在现有基础上不断完善指标
    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金融/投资25.5万字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理论来源入手,分析社会主义政治权力的建立过程,论述社主义政治权力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实践过程及其结果,探讨在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主义政治权力如何作为,才能促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撰写本书的主要目的,就是希望能为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路上,以及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路上,建言献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添砖加瓦。
    王桂枝经济15.6万字
  • 会员
    本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释“萧条经济学”的来龙去脉。第二部分主要分析全球经济发展为何不确定。第三部分主要说明中国当前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第四部分主要是从理论与政策的角度多个角度分析“中国发展经济学”,力求“格物致知”。
    章玉贵经济21.9万字
  • 会员
    《经济管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办的学术月刊,内容涵盖经济学、管理学两大门类,致力在工商管理一级学科及其紧密相关的公共管理和应用经济学的若干专业体现中国水平。主要栏目包括:政府经济管理、产业和区域经济管理、工商管理、会计与金融、旅游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管理学动态等。本书集中呈现了1979年第1期至2018年第12期的66篇文章,是40年办刊的一个缩影,能够反映时代特征和刊物
    《经济管理》编辑部选编经济52.2万字
  • 会员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中国“走出去”企业在南非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在南非真实的生存环境,了解当地员工对中资企业的看法,云南大学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资企业和劳动力调查”,对南非数十家中资企业展开调查,围绕在南非中资企业的建立与引资情况、中资企业生产经营状况和本地化发展的问题与困难、中资企业的形象树立、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与实施情况、东道国员工的个人经历和家庭情况、职业经历、对中国企业的看法
    赵冬经济15.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比较全面、系统、科学地对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进行了概括与阐释,并将习近平反贫困系列重要论述所构成的思想体系概括为“新时代反贫困思想”。本书从新时代反贫困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理论渊源、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时代价值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尝试性地构建了“新时代反贫困思想”的基本理论框架,对于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积极的实践指导意义。
    文建龙经济22.4万字
  • 会员
    本书试图对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转型经济中的作用做深层次分析,并讨论中国的经历在何种方式上为中国自身和其他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验教训。书中深入研究了人力资本、创新和技术变迁在影响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和中国经济总体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考察了宏观经济最新发展情况以及教育和创新发展的趋势,还研究了结构变化是如何为中国获得一系列更先进增长驱动力做好准备的。
    宋立刚 (澳)郜若素 蔡昉 (澳)江诗伦主编经济24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经济学理论视角探究了人力资本的代际传递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并结合我国的宏观统计数据和微观入户调查数据分别考察了以健康和教育为代表的人力资本在我国的代际传递特征及其与人口增长、家庭教育、收入积累等经济变量的关系。作者通过文献梳理、模型构建、仿真模拟、统计检验等方法,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研究,并探讨了可能的政策干预方案。
    秦雪征经济15.7万字
  • 会员
    本书从经济原理、发展规划、经济数据、政策发布等多角度对现已批复的国家级新区的基本状况进行了梳理,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现状分析,梳理各国家级新区在基础条件、新区架构、战略规划、发展路线、产业布局、建设推进等方面的普遍做法、一般规律和相互差异,总结每个国家级新区在发展中的创新之处、独到之处和特别之处,期望为各个国家级新区的建设提供助力,尤其是为西咸新区的战略决策、规划调整、
    黄孟芳 卢山冰主编经济26.2万字
  • 会员
    本书共有八部分内容,具体包括:区域政府是中观经济市场主体,资源生成与供给侧三驾马车推动经济增长,斯密的第三本书与政府双重属性理论,区域政府竞争与政府超前引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与经济增长新引擎,市场经济双重主体与中观经济三大定律,成熟市场经济是强式有为政府与强式有效市场相融合的经济,微观、中观、宏观经济行为分析与政府经济行为的几点共识,力图探索与破解世界各国经济学理论与经济实践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
    陈云贤经济10.2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