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第二辑)在线阅读
会员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第二辑)

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纪实文学11.8万字

更新时间:2020-10-21 17:26:07 最新章节:给母校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第二辑)》是由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组编的一部作品。文章主要来源于“青春都在西北政法”微信公众号、西北政法大学校友总会微信公众号及西北政法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本书共收录文章近50篇,约250千字。文章以“感怀母校、追忆青春”为主题,承载了曾经在西北政法大学各个历史时期工作和学习过的老师或同学,对在政法园里度过的那一段难忘时光的共同记忆,表达了广大校友对母校真诚质朴的拳拳深情。本书是在《青春都在西北政法(第一辑)》出版后的又一本校友文集,将继续作为校友们表达母校情怀,展示校友情谊的一个载体呈现给关注、关心和支持西北政法大学建设和发展的每一位西法大人。
品牌: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8-06-11 00:00:00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陕西人民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最新上架

  • 会员
    怀着巨大的热忱,有着30多年小学从教经验的深圳教师陶粲明,把她对教育的观察和思考诉诸笔端,留下一份真诚又活泼的校园生活记录。这份记录告诉我们,一位真正“看见孩子”的教师,才有可能掌握在爱中教育的奥秘并深切体味这份工作的乐趣,才有可能探索实施关于人的教育——它包括生命意义、自我价值、自尊、爱与宽容、同情、信仰。作者行笔于深圳本土校园、广西支教校园、对口帮扶的新疆校园、学习访问的美国校园等,视野开阔,
    陶粲明文学8.7万字
  • 会员
    《麦粒轰鸣》是一部关于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巨大变革的长篇纪实文学。以新旧“麦客”更替为线索,钩沉传统麦客来源与消失,回望中国农业机械化百年史,厘清“新麦客”——联合收割机的起源与发展。作者通过五卷内容(“到汝阳”“老麦客”“前奏曲”“新麦客”“新时代”)完整地展现新旧“麦客”的更替,以这个为线索,通过回忆、实践、数据,又展望了新时代下乡村的变化,以及农业用具大变革的必然性。同时深刻地揭示麦客的精神内心
    贾辽源文学13.4万字
  • 会员
    餐饮,是一种培养出来的文化。交融,是深圳这座城市显著的性格和特色。深圳餐饮文化的发展史,是海风裹挟鱼腥拂过的边陲渔村,到南北交织、东西融合的国际都市变迁录。本书从“起源山海之间”“传承深圳特色”“融合肴变万千”“担当名师高徒”“创新饮食革命”五大章节,以时间为刻度的历史纵轴,以距离为刻度的地理横轴,意图找寻深圳四十多年来饮食文化的肌理。其中,既呈现了猪脚饭、椰子鸡、沙井蚝、南澳海胆粽等带有深圳特色
    朱健 陈伟编著文学6.3万字
  • 会员
    大周村的一切依然鲜活生动,大周村人却命运各异,百岁老人、女村支书、自主创业者、丧偶的农妇、外出打工人……他们的人生际遇、喜怒哀乐勾勒出大周表情,真实而真切,似触手可摸。作者笔下的大周村,新与旧、变与守在这片土地上激烈交替和碰撞。大周村人从未停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大周这片厚重而温暖的土地上,绵绵瓜瓞,生生不息。人民创造火热的生活,作家也由此寻找到了创作的富矿。
    周瑄璞文学20.1万字
  • 会员
    宇宙的熵不会降低。我们所有人必有一死。但在事情发生前就预见到它,是我们这些凡夫俗子能让时间变慢的方法。1966年10月21日凌晨,住在伦敦郊区的音乐老师米德尔顿被一场噩梦惊醒。她醒来时喘气哽咽,确信灾难即将来临。一小时后,南威尔士地区的一座煤矿废料倾塌,造成144人死亡,其中多数是儿童。到达现场的医生和急救人员中,包括了精神科医生约翰·巴克。灾难过后,来自各种“预感者”的回信促使他成立了预兆局,后
    (英)山姆·奈特文学10.1万字
  • 会员
    这是一部以大湾区民间武术文化传承为旨趣的非虚构作品。全书以洪佛拳为介质,呈现一座深圳历史村落伴随时代大潮起伏演变的百年沧桑。作者赵川十年追踪,又经数年田野调查,足迹跨越海峡两岸,对洪佛拳的来龙去脉以及武术流派文化进行了细致溯源、梳理;文本以国共不同阵营两个代表人物的命运起伏为主线,对洪佛拳九代传人的传奇故事进行了精彩描写与刻画;对洪氏族人的命运变迁进行真实记录;借由尚武风习,反思当下的“阴柔”世风
    赵川文学9.2万字
  • 一个从家暴中脱逃的母亲,拯救动物也被动物拯救的真实故事。从事动物救助本不是劳丽·扎列斯基的理想人生——那是她妈妈安妮的梦想。从少女时代起,劳丽就许诺要帮妈妈实现这个愿望。30年后,劳丽她兴致勃勃地计划着重新安置妈妈和她救助的动物家族——骏马和山羊,狗和猫,鸡和猪。然而就在搬家前两周,妈妈安妮却因癌症恶化猝然离世。悲伤与遗憾交织,劳丽决定继承妈妈的遗志,拯救那些被遗弃的动物。2000年,「快乐农场」
    (美)劳丽·扎列斯基文学14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一部访谈录,采访对象是与二里头遗址发掘、研究、宣传、保护相关的15位亲历者:亲手剔出器物的特级技师,描摹古物的绘图高手,第一件青铜爵的发现者,掀开层层黄土的工地民工,守望遗址的普通村民,文保一线的文物干部,博物馆的志愿讲解者,满怀理想的实习生……受访者年龄从70多岁到20多岁,话题涉及的时间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至今,通过访谈形式,拼接起一幅二里头“生命史”的立体全景图,记录与二里头邂逅的诸多
    张飞编著文学17.5万字
  • 会员
    这是一本颠覆你对阿尔茨海默病认知的书,揭露所谓“她忘记了一切,但不会忘记爱你”背后的残酷真相。在作者三十岁这年,他发现自己的母亲开始变得健忘。一开始只是忘带钥匙、做饭忘记放盐这些小事,后来逐渐演变成为忘记家在哪里、认定儿媳偷自己东西,再往后便是出现幻觉、精神分裂、抑郁、狂躁……直至渐渐丧失语言和行动能力。十年零十个月的看护历程,既是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报答,亦是作为子女责任和义务的担当,更是作者本人意
    鲁非文学12.9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这是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作家、山东大学马瑞芳教授创作的纪实文学新作。本书抛开作者的教授和作家的社会身份,单纯从一个儿媳的视角,看取一个大家庭半个多世纪的起伏变迁,以幽默风趣的笔触和豁达明慧的心胸塑造了一位大字不识一个,勤劳善良,充满朴素人生智慧的婆母形象。厚重沧桑的岁月感被作者松弛潇洒的行文消解为暖人的烟火气息,因而格外好读。这对婆媳几十年的相处故事,让“婆媳是天敌”的说法不攻自破,这个大家庭代
    马瑞芳纪实文学6.7万字
  • 会员
    本书收集、摘录、整理了校园内各方面的典型人物成长故事,有全能发展的多维学霸,有登上闪耀舞台的校园达人,有行健不息的别样青春,有报效国家的责任与担当……本书编写组希望以此来记录过去一年间的清华人物风貌,同时希望用一个又一个生动的故事,映射每个清华人的成长与青春。本书面向校内外读者,尤其是当年本科新生,用典型人物故事,为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他们展现多角度、真实、生动的清华人物风貌,并鼓励他们在未来四年的
    张婷主编纪实文学12.5万字
  • 会员
    本书是从大学在校师生角度出发的抗疫纪实作品,汇集上海师范大学近百名师生所写的文章,为抗疫主题而创作的彩色海报,以及记录疫情期间经历的照片,多维度、立体式地呈现其经历和心路历程。本书的文字分为疫中记、疫与役、疫之思、心有信四辑,这些质朴、真实的文字,刻画出疫情期间在校师生的真情实况。更重要的是,他们没有因疫情而表现出失落、沮丧的情绪,更多是积极、健康、正面地表达出抗击疫情的态度,表现出当代学子面对疫
    林在勇主编纪实文学15.6万字
  • 会员
    旅行意味着要让我们深入到一个陌生城市,发现世界的另一个角落,发现新的空间,体验不同的文化和习俗。用心倾听深处大自然、城市最真实的声音。感受从未见过的人、景、物,增长外界见识,拓宽视野,让人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在旅行中感悟人生;找到自我、找到快乐,让心灵得到放松和净化!不断地行走,不断地收获,这就是旅行的意义。本书作者也正是要与我们分享他旅途的乐趣,带领我们领会他对三秦大地的热爱、行走丝绸之路沿线
    桂维民纪实文学6.6万字
  • 《芝草无根》以贵州乡村生活的在数字时代的变化为主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生活书写手法,展现了中国在跨越式发展中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乡村生活现代化过程。《芝草无根》也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贵州乡村的艰难发展历程,正是人们内心深处从未泯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和驱动着人们走出大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筹劳筹资修路、通电,让大山里的人能够走出去拼搏,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然而,人们走出大山的结果,也带来乡村
    田丰 张书琬纪实文学13.6万字
  • 张幼仪在不重视女性的传统中国社会长大,离婚后力争上游,成为上海的银行家、服装公司的总经理;而她的后辈,在上一代在东西方冲突的恩怨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张幼仪和张邦梅各自为中国妇女的经历书写了值得记忆的一页,对生活在现代的女性而言,更是一件宝贵的礼物。
    (美)张邦梅纪实文学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