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的再生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方法在线阅读
会员

理论的再生产: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理论、问题与方法

段吉方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哲学美学16.2万字

更新时间:2020-09-25 15:11:5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在当代,无论是世界范围内还是中国语境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都面临着多重挑战,世界政治格局、文学发展格局以及当代文化秩序已经发生了复杂的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作为一种思想精神与理论精神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仍然会有它的现实性,也不影响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和方法观念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生命力。当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正走向综合创新的发展过程,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即如何在学理层面上更切实地面对当代文化经验,如何在根本上将那种学理层面上的理论建构与生活经验和情感诉求层面上的现实发展结合起来,以增强理论对象化现实的能力,这是本书讨论的主题。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15-11-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段吉方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辽金元诗学研究论文30余篇,其中多有个案研究,如关于王庭筠、赵秉文、李纯甫、戴表元等;也有相当数量的论文是关于辽金元诗的整体特征、民族文化内涵、发展演进轨迹的探求。对于辽金元诗学,作者以民族文化心理作为其参照模型,揭示其内在的发展规律,确定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其中还有关于辽金元文学批评的相关论述。本卷还有画论研究的专题论文12篇,是从美学角度来探讨画论中的一些命题。另有多
    张晶哲学42万字
  • 会员
    《中国美学》是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美学研究中心”主办的学术期刊,内容以研究中国美学包括古代和现代两大部分为主,尤其侧重中国古代美学和审美文化的研究,兼及中西美学比较研究。栏目设有“中国美学史论”“中国美学思想家研究”“中国文艺美学研究”“中国古代生活美学研究”“中西比较美学”“美学书评”等;每期也根据稿源情况设置专题栏目,如“中国古代审美意识生成机制研究”、“企业美学”等。
    邹华主编哲学25.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焦虑体验为研究对象,在现代文化转型的框架中集中探讨焦虑体验带给现代人审美现念的变化,挖掘焦虑体验作为一个现代美学问题的理论谱系和文化成因。在西方现代主义艺术、中国现代文学表意实践文本和后现代媒介消费语境中,索解中西方焦虑体验的不同审美表征和文化意蕴,同时将焦虑放在不同审美范畴中考察,探寻作为一个审美范畴,焦虑与传统审美范畴的关联性及其自身的独立性。本书从审美话语与审美表意实践的层面上,系统深
    史修永哲学25.9万字
  • 会员
    本卷收入作者多年来关于中国古代诗学及文学史研究的论文50余篇。其中不乏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研究,但更多的是从文学史和文论史的角度加以透视的诗学现象。这些论文虽然是以一些作家作品或诗史现象为研究对象,但仍有颇为鲜明的美学理论色彩,有普遍的文学史研究方法论意义。本卷更为鲜明地体现了作者的研究特色,即以中国哲学或美学的角度进行文学史的观照,并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如在“诗与禅”的单元中,通过禅学与诗学的关系
    张晶哲学49.6万字
  • 会员
    《谈美》是朱光潜深入探讨美学与人生的经典之作。《谈美》顺着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美的特点等问题,层层展开,提出了“人生的艺术化”这一美学研究理想目标。朱光潜先生以一种对老朋友的语气,从哲学、心理学和艺术的角度出发,阐释了他对艺术与人生关系的深刻理解,将复杂的学术问题写得生动易懂,构建出完整的美学图景。帮助读者从“浅薄”回归“本质”,从“炫耀性审美”中抽离,倡导美学的“向内的觉醒”。
    朱光潜哲学6.9万字
  • 会员
    本书作者旨在回归“美学”的原初涵义“感性学”,在美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应对形而上学危机与新艺术形式对传统美学的挑战,重构当代新感性学。本书分为“理论”和“问题”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了五种新美学流派——显现美学、气氛美学、自然美学、力的美学和装置美学,揭示出它们所提供的全新审美视域;第二部分进一步集中研究当代美学(感性学)核心问题,如审美在场性,不确定性,超出了视觉主导的旧感性而面向听觉、味觉的新
    杨震哲学15.8万字
  • 会员
    梁启超美学思想构建及其研究的得失启发我们,在纯美学之外,还存在着梁启超这样的美学家所构筑的美学,它既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也不是纯粹的审美沉思,而是政治与审美融合的政治美学。本书主要论述的就是梁启超与他所创构的政治美学。
    莫先武哲学19.2万字
  • 会员
    本书围绕文化想象的主线重启对战时美学的研究,力图突破新启蒙主义的思想框架,正视战争状态下中国现代美学的新发展及其经由美学再造传统之努力。通过对朱光潜、宗白华、李长之三个代表性个案的分析,不仅旨在勾勒战时美学的文化想象在三人论著中的具体开展,更力图呈现其中的丰富性、复杂性及其所遭遇的难度与困境。
    金浪哲学21.2万字
  • 会员
    在生活美学研究已于中西方学界兴起的背景下,如何找到生活美学的中国问题,凸显生活美学的中国话语与本土经验就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书将目光投向晚明文人的生活美学,既从生成背景、日常生活审美实践、功能指向和内涵特质等方面展现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揭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实践特色、社会文化意蕴和审美精神,又以当代再生产的视角充分挖掘、激活和利用晚明文人的生活美学资源,使其参与当今全球
    田军哲学23.3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以21世纪海外汉学的风景理论、图像理论和草稿思维为研究工具,以朱子的山水美学为研究内容,探讨朱子理学美学的历史来源、研究方法、伦理内核和现代转化。本书认为,长期以来对于朱子理学的义理化、哲学化的研究路径,遮蔽了朱子思想的本来面目,有把朱子伦理思想法家化的嫌疑;而美学与理学视域的融合,不仅揭示了朱子的整体思想,而且还原了真实的朱熹及其生活世界,对于朱子思想研究以及中囯古代思想智慧特质的揭示均有重
    陈永宝美学18万字
  • 会员
    明代中晚期是整个中国古代审美意识发展史上的重要转变期。作为明代文化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中晚期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生的变化和当时的政治经济变化密切相关。明代中晚期特殊的“两京格局”、集权统治及其后期逐渐失去控制是休闲文化及其审美意识发展流变的重要原因。经济上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达为休闲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稳固的物质基础。“心学”及其后学的发展,推动异端思潮的兴起,对传统的伦理道德观提出挑战。明代中
    李玉芝美学18.6万字
  • 会员
    在生活美学研究已于中西方学界兴起的背景下,如何找到生活美学的中国问题,凸显生活美学的中国话语与本土经验就成为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为此本书将目光投向晚明文人的生活美学,既从生成背景、日常生活审美实践、功能指向和内涵特质等方面展现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揭示晚明文人生活美学的实践特色、社会文化意蕴和审美精神,又以当代再生产的视角充分挖掘、激活和利用晚明文人的生活美学资源,使其参与当今全球
    田军美学2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