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分析(修订扩展版)在线阅读
会员

犯罪心理分析(修订扩展版)

(美)斯坦顿·萨梅洛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法律法律与综合学科18.3万字

更新时间:2020-11-06 15:59:58 最新章节:版权声明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罪犯是天生的,还是家庭或社会造成的?当他们犯下骇人听闻的罪行时,心里到底在想什么?或者说,罪犯的心理本来与普通人不同,在伤害他人时不仅毫无内疚,还会获得某种特殊的快感?果真如此,他们有变成好人的可能吗?在《犯罪心理分析》这部开创性的著作中,犯罪心理专家斯坦顿·萨梅洛博士基于对数百个亲身经历的案例——既有盗窃犯、强奸犯、杀人犯等原始的犯罪形式,也有毒品走私犯、恐怖主义罪犯、互联网罪犯等新的犯罪形式——的深入考察提出,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格的必然产物,而犯罪人格是错误的思维模式的产儿,因此,理解罪犯的认知模式比了解犯罪原因更重要。这一观点颠覆了把犯罪归结于外部环境或精神疾病的传统理论,为我们重新认识、预防犯罪以及转化罪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作为里根总统的犯罪顾问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鉴定专家,萨梅洛博士强调,犯罪人格虽然异常顽固、难以辨别和治疗,但依然可以通过帮助罪犯改变其思维方式进行矫正。罪犯能否痛改前非完全取决于自己:我们认为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会变成什么样的人。
品牌:人邮图书
译者:姚峰 冯莹等
上架时间:2017-07-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邮图书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美)斯坦顿·萨梅洛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以具体的案例为切入点,通过对这些特殊犯罪人的心理分析,把犯罪心理学中有代表性的知识直观化地阐述出来,并提出怎么在生活中预防潜在的风险,对异于常人之处进行积极的引导。比如,早期发现和干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症,就能有效预防青少年的冲动性犯罪;通过对低静息心率者身体能量的正向发掘,能够将原本可能发生的犯罪风险转化为对竞技体育技能的刺激。也就是说,对于这些不同寻常之处,我们不但可以介入,甚至可以挖掘它们
    刘建清法律12.7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立足于侵权行为形态与侵权责任形态对应理论,提出构建全新的第三人侵权行为理论体系,试图将第三人行为引发的责任免除和责任分担问题放置在同一平台加以解决,一举攻克第三人行为引发的侵权难题,完成从“第三人行为理论”向“第三人侵权行为理论”的转换。
    郑志峰综合学科45.2万字
  • 会员
    本书选编的文章,既有出自院校的专家学者之手,也有监狱实务工作者亲自动笔撰写的,也有本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一些习作,同时附录了一篇研讨会综述。这些论文涉及内容广泛,既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又有对实践的最新探索,还有对监狱历史的追溯,能够较好地体现出多样性、丰富性、时代性和创新性。我们相信,《矫正与康复》对于提升监狱学研究水准,并更好地服务于上海乃至全国的监狱理论研究和监狱工作实践,必将发挥应有的作用
    严励 王毅综合学科34.1万字
  • 会员
    本书选取了廉洁程度排世界前列的德国,通过对该地区的廉政制度与文化进行分析研究,以经典理论为依托和框架,作者团队依托自身较强的外语能力,搜集、翻译、整理大量各国最新的立法例、司法裁判案例等第一手文献,力求在现有条件下做到资料最新、最全。在写作安排和分册内容设计上,以“全面”“深入”“点面结合”为思路,既有对该国廉政制度的框架式介绍,也有对具体案例的深入剖析,全面展现德国廉政制度和文化,可为各级政府和
    马进甫 王天星 张欣 郭静综合学科12.9万字
  • 会员
    在司法实践中,涉及文字方面的罪案和诉讼争议非常多,笔迹鉴定成为审查与核实这类证据的重要手段。本书以研究笔迹特征的分类与鉴定价值为重点,以笔迹样本的统计分析为主要手段来研究笔迹鉴定,有助于笔迹鉴定建立在更加客观、科学的基础上,使得笔迹鉴定意见这种证据能够更有说服力地证明案件事实。而且,笔迹鉴定专家意见的正确性与鉴定人的名誉、社会职务和从业经历没有直接联系。随着伪装笔迹的方法不断进步,任何专家的错案现
    王冠卿综合学科21.3万字
  • 会员
    司法精神病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作者通过对西方和我国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中遇到的问题的分析,指出了司法精神病学的发展方向。作者对司法精神病学的鉴定活动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性质、原则、法律依据、基本内容等。作者还重点论述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活动中的技术分析,包括很多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活动的实务操作。最后作者还对各类精神障碍的法律问题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相关法律依据,对于司法精神病学的学科发展有重要推动作用。
    陈立成综合学科52万字
  • 会员
    克隆人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对宪法上的生命价值、人的尊严、社会和家庭秩序构成强烈冲击,需要积极予以立法应对。克隆人技术立法过程中,应以宪法上的生命与人的尊严为价值基础,遵循法律保留原则、民主参与原则和比例原则的要求,在相互冲突的宪法价值中寻求合理的平衡。展望未来,我国应当以生命和人的尊严为价值基础建构刑法与行政法规制相结合的法律规制体系。
    孟凡壮综合学科12.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