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贵州彝族余氏土司作家群研究

周凌玉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3.3万字

更新时间:2021-02-08 14:33:55 最新章节:主要参考文献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受汉文化影响较深、以土司家族为中心而形成的少数民族作家群创作,向来研究不够本书对贵州彝族余氏土司家族世系及发展历程进行细致梳理,总结其文学特征在社会、历史、民族、文化等丰富复杂的文化生态背景下,揭示余氏创作在彝族文学史上的价值与意义,在贵州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影响;通过家族成员个案研究与时代背景和学术变迁的结合,深刻说明社会文化思潮、文化融合、家族命运和地域因素对余氏作家群发生的重要影响。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0-06-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凌玉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作为“社会变化和发展机制”的有机部分,甚至“社会历史”本身,18世纪英国小说不仅“说事”,反映当时风起云涌的外部现实,同时也在“做事”,积极参与社会文化现实的建构。本书从民族性、道德伦理、现代性、性别气质等多个维度,探讨18世纪英国小说蕴含的丰富而复杂的述行性,发掘小说中作者、读者、社会之间的紧密互动关系,理解他们为构建和发展新的英国社会形态而实施的言语行为。
    王建香文学18.9万字
  • 会员
    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促进了庶族地主阶层的兴起,百姓的地位悄然改变,进入“平民发展”的时代。普通百姓的民俗生活日益受到广泛关注,民俗诗歌兴盛于宋成为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而在古代文学研究中,文学与民俗的交叉则是一个具有诱人发展空间的研究视角。民俗学研究者往往用民俗学的眼光去观照诗歌中呈现出的民俗事象、民俗观念等。本书不同于这类研究方式,而是以文学为本位,研究宋代民俗诗歌自身的特点以及宋代诗人自己如何以所
    李黎文学26.8万字
  • 会员
    这是国内首部关于英国作家乔治·吉辛(GeorgeGissing,1857—1903)的研究专著。本书表明,作为19世纪后期英国文化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吉辛的小说深刻思考了英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作家生存危机”这一文化命题——这些作品不但生动呈现了作家在现代神话中的危境与机遇,而且在丰富的意象中剖折了危机的成因,发现这种危机始于现代信仰危机,同时积极寻求突破,力图对当时的病态“进步”话语进行
    应璎文学11.9万字
  • 会员
    本书从哲学、美学、艺术史、社会生活变迁以及东西文化交流等层面探究唯美主义思潮的发生语境,梳理其在19世纪主要欧美国家的发展谱系,将其“为艺术而艺术”的诗学理念细化为“艺术高于生活”“艺术自律”“艺术拯救人生”等层次并展开深度阐释,指出唯美主义诗学理论和文学创作既有相互对应的一面,又有互相错位的一面。
    蒋承勇 马翔文学40万字
  • 会员
    鲁迅早年深受进化论影响,这种背景深刻改变了他的自然观念,也奠定了他以“立人”为中心的伦理改革思路。在清末民初的历史语境中,鲁迅面临着“家国天下”伦理秩序解体与重构的难题。本书以《天演论》引发的“天人之变”作为总体视野,通过构建相关语境与知识脉络,深入讨论鲁迅有关“人国”的设想、科学主义潮流中围绕道德与信仰的思考、历史意识的变迁、诗学与政治的改革思路、家庭改革的生物学原理、20年代对进化论的反思等主
    孙尧天文学47.8万字
  • 会员
    本书在文学社会学视野下,将1978年以来的中国文学评奖制度放在现代性的框架下来研究。自1978到80年代后期,现代化术语为整个国家和社会提供了一种整体性的想象,文学评奖在文学观和文学价值观的表达上具有某种共识。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的最后一次评奖是1987—1988年的全国优秀中短篇小说奖,在近十年的时间内,全国性文学评奖只剩下茅盾文学奖。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市场成为现代性进程中的重要力量,在2
    范国英文学22.1万字
  • 会员
    本书稿以敦煌本土作家作品为研究对象,考察五至十一世纪各个时期敦煌作家生平创作情况。从十六国时期的李暠西凉政权,到吐蕃统治敦煌时期,再到敦煌归义军时期,立体地呈现敦煌本土文学渐进式的发展历程。其中不乏典型的个案研究,从李暠文学集团,到敦煌遗书P.2555卷72首陷蕃诗与唐代开元时期西北政治格局研究,再到悟真、道真等归义军时期的敦煌本土作家的整体研究。本书稿视角独特,观点新颖,展现了五至十一世纪敦煌地
    钟书林文学20.2万字
  • 会员
    处于学术总结期与转型期的清代文话,表现出集历代之成而不乏新创的鲜明特色,是中国古典文章学最后的辉煌。本书在普查清代文话文献的基础之上,结合清代特有之学术风会与时代思潮,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对清代文话展开研究。宏观的理论专题研究基于对具体文话文献的提炼总结,力求宏中有微;微观的专书研究旨在考察重要文话个体与相关理论或文体的关联,希冀微中表宏。
    蔡德龙文学23.4万字
  • 会员
    作为与袁枚、赵翼、蒋士铨、王文治、姚鼐等乾嘉名家大体生活于同一时代的四川著名诗人、文艺理论家、民俗学家李调元,学术界对于他的研究还不太充分。基于这点考虑,本书从生平学述、诗歌创作、诗学理论、戏曲美学、民俗学等方面对李调元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和评价,并将当时和后世研究他的相关资料文献作了分类整理。该书的内容对当代从事清代学术文化和文学艺术等领域研究的学者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孙文刚文学21.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