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的耳朵:一个真实的故事在线阅读
会员

梵高的耳朵:一个真实的故事

(英)贝尔纳黛特·墨菲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传记艺术家20.4万字

更新时间:2021-01-11 18:16:37 最新章节:注释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被误解几乎是每一位超前于时代的天才的宿命。与如今大众文化偶像的地位不同,在梵高所生活的时代,真正理解他、尊敬他的人寥寥无几。沉默和孤独是他的底色。在阿尔勒的一年,是他人生中极为高产的一段时期,可同样是在这一年,他的灵魂备受折磨,先是割去耳朵,而后生命走向终结。《梵高的耳朵》以长达7年的深度调查,逐渐还原出梵高在阿尔勒所生活环境的真实图景。一位特立独行的艺术家,如何与他所处的社会碰撞和连结,又如何为身边人所看待?《梵高的耳朵》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展现这位传奇艺术家丰富而真实的心灵世界。——本书编辑任菲1.荷兰梵高博物馆官方认证,BBC制作同名纪录片:荷兰梵高博物馆作为国际上极有威望的梵高研究中心,肯定了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将作者找到的关键证据举办个展展览。BBC于2016年播出同名纪录片TheMysteryofVanGogh'sEar;2.作者调查过程历时7年,深入阿尔勒一百余次,建立起梵高生活当时的阿尔勒逾15000人的居民档案,全书664条注释注明资料来源,句句有出处。根据资料中的蛛丝马迹逐渐拼凑出事件真相,还原出一个被造神运动遮蔽的、真实的梵高;3.作者的调查结果打破了大众对梵高的固有印象,腾讯文化、搜狐历史、华夏收藏、《中国商报》、界面等国内媒体纷纷报道本书;4.如果以推理小说的视角去看“梵高的耳朵”事件,真相将会如何?将“梵高割耳”事件当作一件疑案,不断搜集被遗漏的关键线索,有某种抽丝剥茧、逐步发现真相的阅读快感:是什么促使梵高割下了耳朵?为何高更曾因“涉嫌谋杀梵高”而被逮捕?为何梵高的邻居会发起请愿送他去精神病院?5.收录珍贵历史老照片,包括梵高割耳当日收治他的医师所画梵高耳朵速写、梵高之家“黄房子”被炸毁之前的样子、阿尔勒市民要求送梵高去精神病院的请愿书等。
品牌:未读
译者:晏子慧 晏可佳
上架时间:2018-02-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本书数字版权由未读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英)贝尔纳黛特·墨菲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阿尔贝托·贾科梅蒂(1901—1966),著名瑞士雕塑家、素描家和诗人,20世纪少数几位“作品比本人更知名”的艺术家之一。他创作的那些瘦弱的、孤独行走的人形雕塑是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从中,人们触碰到二战后人类整体的生存经验特质:恐惧、疏离与焦虑。其作品一度创下艺术品拍卖的最高纪录,他因此被称为“史上最贵雕塑家”。本书是首部关于贾科梅蒂的简体中文版权威传记。基于贾科梅蒂与家人的一手书信、友人关于他的
    (法)凯瑟琳·格雷尼尔传记20.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人称“司马小松”的黄易(1744—1802),不仅是书法、篆刻和绘画上成就卓越的艺术家,同时也是清代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黄易的访碑、拓碑活动,在嘉祥重新发现并就地复建武梁祠;其首屈一指的拓本征集并通过刊布、题跋等等,三十年间,积五千件拓本的收藏,使得他成为乾嘉金石学中最为活跃的关键人物,为后人留下了《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与《小蓬莱阁金石目》等著作。本书从黄易发现武梁祠入手,展开对乾嘉金石活动的生动
    薛春龙艺术家16.9万字
  • 会员
    广东汉乐流行于广东处粤东地区,是广东省主要的一种地方音乐,是国家级的非遗项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当时的广东省大埔县文化局广东汉乐研究组在上级党委领导下,组织老艺人和知名乐手,对丝弦音乐、中军班音乐两大类乐曲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挖掘整理,以继承发扬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并自行印制《广东汉乐三百首》一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由李德礼老先生收集整理印制了《广东汉乐新三百首》,曲调全都是新挖掘整理的传统广东汉乐
    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艺术家4138字
  • 《梵高手稿》:150多封精心挑选全新翻译书信,250多幅高品质罕见画作手稿,纽约博物馆专家亲笔导读。《梵高的耳朵》:如果以推理小说的视角去看“梵高割耳”事件,真相将会如何?荷兰梵高博物馆官方认证,英国BBC制作同名纪录片,历时七年深度调查,还原真实的梵高。
    (英)贝尔纳黛特·墨菲等艺术家30.9万字
  • 会员
    该书研究内容涉及米芾身世、文学、书画、学术著作,面非常广,但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就米芾研究中历来争议不断的话题,作者综合运用了历史学、文艺学、文化学等多种视角,阐述自己独到的认识和体会。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米芾的理解。
    周兴禄艺术家27.2万字
  • 这是一幅关于梵高的巨细靡遗、令人心碎的肖像画。全书以令人震惊的精确性,照亮了梵高困顿不安的心灵历程,对这位伟大艺术家过于浪漫的神话做出了重大的再认识:他早期为赢得容身之地所作的斗争,他与弟弟提奥极其深密却紧张的关系的,他丰厚广博的文学艺术修养,他恣意又狂乱的私生活,他炽热而旺盛的创造力,他遗传自家族的精神疾病,他“自杀”案件中的重重疑云……
    (美国)史蒂芬·奈菲 格雷戈里·怀特·史密斯艺术家78.1万字
  • 会员
    孔在齐是香港《信报财经新闻》荣休总编辑沈鉴治博士的笔名。他幼年正逢京剧的黄金时代,从小就跟着父亲去看戏,可说是在京剧的环境中长大的,对顾曲有着非常内行和特殊的见地。本书就是他多年来看京剧的所见所闻和心得。这的确是一部好书稿,令人开卷难弃,一路读下去如行山阴道上,梨园风景、艺术赏析有目不暇接之感。作者笔下展现了众多京剧名伶,举凡活跃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生、旦、净、末、丑的名角,几乎一网打尽,洋洋洒洒
    孔在齐艺术家15.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