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晚我们去散步吧在线阅读
会员

星期六晚我们去散步吧

隔花人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中国现当代诗歌5509字

更新时间:2023-05-08 18:06:29 最新章节:牙齿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世间万物都有它自己的生命和生存的意义,花有花的语言,风有风的方向,种子有种子的选择,每个与你相遇的人都有他出现的理由。作者以童真的视角,将大多数人忽略的美好一一落笔成诗。这本诗集很轻,三言两语自成宇宙,这本诗集很重,千山万水装满心事。每个人都是诗人,每个诗人都是孩子。全书共收录作者136首诗集,作者以童真的视角,直接、清晰、简单、灵动的写下当下年轻人的内心问题、人生困惑以及生活中那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美好。配以简单、黑白且有寓意的漫画,引起当下年轻人的喜欢和思考。
品牌:联合读创
上架时间:2023-02-01 00:00:00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联合读创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隔花人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莲的方式》归集了郑玉彬近年来创作的一百多首诗。诗人从女性的精神镜像和特定角度出发,打量、感受和体验这个世界,对生命本身的意义进行深度审视与理性观照。诗人并没有在女性经验和女性意识的面前止步不前,而是将思维的视野进一步拓展,把田园风光、故土情怀和现实生活纳于笔下,将自己领悟和洞察到的生命感知攫取并呈显出来,以貌似浪漫的诗歌来探究人的矛盾性和社会复杂性这一现实主义命题,进行直击心灵的现场书写,最终达
    郑玉彬文学1.6万字
  • 会员
    作者李增宏自幼酷爱诗词歌赋,在匆匆的岁月之中,在漫漫的旅途之中,常常把自己的感想、感受、感动付诸文字,虽然遗失了很多,但是还是留下了这本《岁月诗迹》,本书是现代人抒写的古风作品,即诗选、词选和赋。
    李增宏文学5.9万字
  • 会员
    本书为诗人的首部诗集,分为“无法停止的思念”“永远为你歌唱”“遇见你的笑容”“生活就是一首长诗”“感觉到时光的流动”“关于生活的思考”六编,收录了作者创作的诗歌作品。这些诗歌作品为作者日常生活的点滴记录,语言自然、质朴、温暖,似随手拈来,却又自然流畅,饱含着诗人对祖国和亲人深切的爱,以及对自然和生活真挚的思考。诗人是一个心中充满爱的人,她把心中的爱诉诸笔端,读来令人如沐春风。
    程晟亚文学1.5万字
  • 会员
    刘荣恩(1908—2001)是新诗人、书评家、翻译家,又擅绘画,更是西洋古典音乐爱好者,长期以来很少被人提及,是一位未被现代文学史或新诗史发现,而近几年一些现代文学研究者,特别是青年学者开始关注的诗人。刘荣恩在1949年前共出版过六种诗集,如此丰富的创作在当时是不多见的。因为刘荣恩1948年就去了英国,研究界对其情况基本不了解;其诗集印数又很少,大多图书馆失藏,找全更是不易。本书将诗人的六本全部编
    刘福春编文学6.7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诗人王志军近年来诗歌作品的精选集,来自诗人2016年至2022年间创作的四部诗集,共收录诗歌90余首。诗集承载着作者身为诗人的爱和恼怒、空虚和振奋、困惑和相信,是作者最有意义的生命意识,也向我们展示其卓越的艺术架构能力。
    王志军文学5.1万字
  • 会员
    《新性灵主义诗选》是继《七剑诗选》之后,七剑诗社的第二部诗歌合集,由龚刚、李磊教授担任主编。本书收录了论剑龚刚、问剑杨卫东、花剑李磊、和剑张蔓军、柔剑张小平、灵剑薛武、霜剑朱坤领的140多首新作,知名诗人杨克、曹宇翔、汪剑钊等23位七剑之友佳作,以及22首新性灵主义诗城首届新诗奖入围诗作。本书所选诗歌既“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也不拘格律、声韵,注入了现代人的主体意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龚刚 李磊主编文学5.2万字
  • 会员
    节奏是中国现代诗歌诗体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质性诗学元素。该著从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性质、组织、形态与功能等方面阐释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的原理机制;采取理论梳理、文本考察和形态比较的方式,对中国现代诗歌史上代表性的节奏诗学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置于比较视野中进行观照,探讨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在新诗传播接受的语境中,对中外诗歌节奏传统的继承和转化,揭示了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形成的鲜明
    王雪松文学25.8万字
  • 会员
    本书是诗人杨震近年诗歌创作的总结,共五辑,包含了对家乡、旧物、爱情、友谊、生活哲思等话题的讨论。在诗人看来,诗歌已经成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诗来源于日常,又远超日常。他的创作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提炼闪光点,将自身视为观照世界的镜子,通过诗的语言来观察世界、反映世界的真实。
    杨震文学3.6万字
  • 会员
    中国现代诗歌作为独特的文本存在,历史性地受到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科学精神、科学知识及技术文明的影响。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看,科学一方面是中国现代诗歌发生发展的语境动力,另一方面也塑造了现代受众的阅读习惯。该著从科学思潮与诗歌理论、科学思维与诗歌思维、科学主义与诗歌意象、科学语境与诗歌语言、科学风格与诗歌审美等五个方面系统阐释了科学对中国诗歌现代转型的系统性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现代诗歌不同于古代诗歌,具
    金新利文学21.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