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峒氓”:明清以来都柳江下游地区的家族、婚姻与仪式传统在线阅读
会员

山水“峒氓”:明清以来都柳江下游地区的家族、婚姻与仪式传统

黄瑜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历史史学理论24.5万字

更新时间:2024-02-05 16:04:11 最新章节:封底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运用“历史民族志”的研究视角与书写风格,结合民间历史文献与实地田野调查,对黔桂交界都柳江下游地区的“峒地”村寨民众展开研究,希望揭示自明清以来,面对王朝国家的军事力量以及各种政治、经济与文化政策,山区村寨社会在家族组织、婚姻关系和仪式传统等方面发生的整体性“结构”变迁,以此探讨南方山区人群身处王朝国家统治下的多种可能性和多元化途径,并且重新思考中国西南地区民众的历史书写与社会文化进程。
上架时间:2020-05-01 00:00:00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黄瑜
主页
  • 免费
    笔记。明黄瑜(1426—1497)撰。十卷。瑜字廷美,香山(今广东中山)人。景泰举人,官长乐县知县,有惠政,后因刚直弃官。瑜自景泰七年起,每遇所见所闻,辄自抄录,积四十年成此编,以其曾植双槐,筑亭吟咏其间,自称双槐老人,书因以名。弘治八年(1495)书成,所载洪武至弘治初朝野故事,凡二百二十篇,十万余字,其中洪武初科第及永乐庶吉士两篇,为瑜孙黄佐补。其记科举、军政、边备等条,皆可补史志之缺。亦载朝
    黄瑜国学11.6万字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色诺芬是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并称的古希腊三大历史学家之一,不仅著有《希腊史》《长征记》等后世传颂的佳作,而且撰写了很多短篇文章品评其时的城邦制度与人物事件。《古希腊经济和政治》是色诺芬七篇简短论著的集合,包括《家政论》《论财源》《斯巴达政制》《阿格西劳斯》《希耶罗》《论骑兵队长》及托名色诺芬著的《雅典政制》。这些文章虽短,却在颇具有开创性,是古典时代最早论及家庭生活管理、城邦开源节流、骑兵作战训练
    (古希腊)色诺芬历史21.2万字
  • 会员
    全球史学史专家王晴佳,以情感史作为方法,打开认识历史的新视角。情感史已然成为当代史学研究的一个新方向。它颠覆了许多传统的史学观念,从自然/社会、身/心的二元论,到男性中心与西方中心主义的历史叙述,也带来更多反思:究竟什么是历史事实?史料的价值如何检验?历史学家是否应该持有道德立场?历史叙述是否需要连贯一致?……本书为世界史学史专家、光启情感史主编王晴佳教授多年来介绍、探讨与实践情感史研究的论文集,
    王晴佳历史16.1万字
  • 会员
    几千年来,人类社会经历的革命和危机有什么共同规律?每一次政权解体和崩溃是否有迹可循?美国为何会在21世纪20年代突然经历动乱的高峰期,而下一次的政治危机又将在何时降临?为了揭开历史周期的面纱,历史动力学开创者彼得·图尔钦基于汇编的史料记录,采用数据科学的方法和建模手段,追踪复杂的社会系统中不同“运动部分”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网络,试图找到和平与冲突周期性交替的根源所在。在书中,图尔钦首先回顾过
    (美)彼得·图尔钦历史17.3万字
  • 会员
    《旧制度与大革命》公认是研究法国大革命的一部经典之作。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大量史实的分析,揭示了旧制度与大革命的内在联系。法国大革命似乎要摧毁一切旧制度,然而大革命却不知不觉中从旧制度继承了大部分情感、习惯、思想,一些原以为是大革命成就的制度其实是旧制度的继承和发展。在本书中,作者除了对法国大革命的起因与后果提出了一种开创性的解释之外,还提出了许多引发后来史学家和政治学家思考与探索的现象与问题,例
    (法)托克维尔历史15.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会员
    本书为张肇麟先生遗著之一部分,主要研究我国上古时代的姓氏、宗社与婚姻制度。这些制度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础制度,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在论文集中,作者修正了前人的许多看法,阐释了姓、氏的本义,分析了宗社的基本特征,研究了与群婚制、一夫一妻制有关的若干婚姻及家庭制度的问题,逐步形成了自己有关中国上古的系统观点。
    张肇麟史学理论29.8万字
  • 会员
    《文化传播与文化建构》为《世界历史评论》丛书第2辑,分为“专论”“评论”“专题论坛”和“文献与史料”四个栏目,收入重要学术研究论文13篇。本辑收入美国史学者李剑鸣、法国史学者郭华榕和洪庆明、罗马史学者刘津瑜等多位知名学者的精彩文章,力图从文化的传播、接受,以及建构的角度,呈现当下世界史研究的新发展、新趋势和新史料,视角丰富多元,不仅能反映国内外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也能呈现其最新的研究成果,极具
    陈恒 洪庆明主编史学理论20.1万字
  • 会员
    刻工研究一直是传统文献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书是迄今为止第一部对清代刻工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五章,分别对清代刻工的题名方式、数量与分布、组织运作形式、代表性刻工的刻书活动及他们与出版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写样者、刻工对清代版刻字体风尚的影响等问题展开全面而系统的阐述。全书一方面立足于版本学、目录学等传统文献学科,搜集与整理了数千条刻工题名材料,从而奠定了比较深厚的文献基础;另一
    郑幸史学理论26.1万字
  • 会员
    本书选择了元明清戏剧中重构次数较多,且具有典型性的项羽、刘邦、萧何、张良、韩信这五个人物展开研究,分别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楚汉战争中人物的重构缘由、楚汉战争中人物的重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元明清戏剧重构对《史记》及中国文学的意义。
    靳希史学理论13.3万字
  • 会员
    书中通过区别直接史料、间接史料,官家记载、民间记载,本国记载、外国记载,等等,使人了解各种史料的价值。详细分析了各种史料的鉴别与应用方法,将自己的心得体会金针度人,为后来人做研究提供了便利。
    傅斯年 朱渊清导读史学理论12.1万字
  • 会员
    本书由绪论、方志的起源与发展、方志体例、方志编纂基础、志书各种体裁编写、诸志编纂探讨、方志的资料工作、方志功用与读志用志、旧志整理、方志续修、方志评论、地方志与地方年鉴和方志事业管理等13章组成,是一部既可用于方志学课程教学与方志编纂培训,又可服务于方志事业发展、推进方志学学科建设的论著。
    杨军昌史学理论39.7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