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火种:徐光耀在华北联大
更新时间:2024-06-04 15:55:07 最新章节:封底
书籍简介
华北联大孕育了中国革命和文化的火种:它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始终扎根民众,宣传和普及新民主主义文化,办学九年多,培养了大批学员。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一颗火种,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及新中国成立后,遍布文化领域的各行各业,为新中国的文化繁荣、为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徐光耀于1947年1月10日进入华北联大文艺学院文学系插班学习,同年8月23日毕业并留校念研究生,1948年6月8日离校。在联大,徐光耀实现了自我突破:这是他向职业作家迈出的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在这里他完成了从新闻写作到文学创作的转变,逐步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旅作家。同时,徐光耀也见证了华北联大一段光辉的历史和激情澎湃的岁月。
品牌:人民文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周永战
最新上架
- 会员沈从文创作了一部文学的《边城》,又创造了一座学术的“边城”,在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上取得了双峰并峙的成就。从文人到学者的转身,使沈从文接榫于古典中国“学者而兼文人”的传统,并成为这个传统在现代中国的一道亮丽风景。本书融合文学史与学术史视野,考证沈从文文学创作与学术研究相互阐发的关系,发覆这种跨界现象之所以形成的内在逻辑和发展路径,树立起沈从文作为文学家与学问家的立体形象,为解开著名的“沈从文转型之谜传记17.1万字
- 会员本书作者,曾陪同金庸回乡,以及为《鹿鼎记》寻根,作者和金庸与夫人,在那秋天最美好的行走中,甚或可以说,是一种轻松愉快、同吃同住的那些日子里,达到切近观察,回忆聊谈,互相问答,诘问历史与人生,于如此近距离接触中,得到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从而追溯金庸家族、金庸近百年的人生历程,分析金庸的作品,为读者解读了金庸,那非常人所能阐明的一生,决非一个“侠”字,可涵括他复杂多变、波澜壮阔的人生,也非一个“儒”字,传记24.9万字
- 会员济慈,浪漫主义诗人的典范;菲茨杰拉德,浪漫主义小说家的典范。两个人的人生宿命般地充满巧合:过早离世,嗜酒如命,饱受肺病折磨,初恋情人的身影挥之不去;更重要的是,他们在某种程度上都通过写作引领文学前往以解放、实验性、感性为基因的新时代。而在他们的一生中,写作、阅读一直是支撑他们对抗孤独与绝望的良药。在这本书里,作者以“平行人生”的穿插手法,将相邻世纪两个闪亮而充满悲剧性的人生联系在了一起,通过精选的传记18.5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