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在线阅读

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

戴铭 周祖亮主编
开会员,本书8折购 >

医学中医7.9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15 09:12:56 最新章节:五、药浴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主要内容包括中医药的起源与发展、名医故事、中医药典故、中医药知识、中医特色疗法等,内容严谨、简明有趣、图文并茂、生动直观,具有阅读性、趣味性、专业性特点,非常适合普通民众阅读。本书旨在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提升读者的中医药文化兴趣,提高对中医药知识的认知水平,加深对中医药文化的理解,满足广大民众对中医药文化与健康知识的需求,促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及中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22-05-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戴铭 周祖亮主编
主页

最新上架

  • 本书首先对《神农本草经》的成书年代、积极意义与存在不足之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与全面的评价,继而选出该书所载78种现今临床常用药物,根据原书三品分类法依次而下。每药内容除收录《神农本草经》原文外,并将后世医家及有关文献对其基原、性味、功效、主治病证的认识进行了诠释。最后介绍了作者临床应用该药治疗相关病证的配伍组方、疗效结果以及粗浅体验。本次整理再版,增补了叶显纯先生遗留的部分“《神农本草经选读》讲
    叶显纯 叶明柱医学23.9万字
  • 本书是中医药自信教育研究与实践的系统总结、归纳提炼。主要从三部分阐述,一是中医药自信院校教育体系构建。包括构建中医药自信教育基础研究体系,解决中医药自信教育研究基础薄弱的问题;构建中医药自信主题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体系,解决中医药自信教育与思政教育、专业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构建中医药自信经典能力培养体系,解决学生中医思维淡化的问题;构建中医药自信实践能力培养体系,解决中医药自信教育与实践教学脱
    段志光 刘星 郝慧琴主编医学19.5万字
  • 本书由明代高武编撰,成书于明嘉靖十六年(1537)。共4卷。分经络腧穴、病症取穴治法、刺灸法、针灸歌赋4卷阐述。本书是继汉代《名堂经》首次总结腧穴主治病症之后的又一次系统总结,对腧穴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后世针灸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书中收录的玉龙赋、肘后歌、百症赋、补泻雪心歌等当今仍脍炙人口的针灸歌诀,就是最早见载于此书。此外,书中还有颇多作者的独到见解,对当今针灸的发展仍有较大的
    (明)高武纂集 黄龙祥整理医学15.1万字
  • 《千金翼方》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撰的一部中医典籍,以补其早期巨著《备急千金要方》之不足。全书30卷,计189门,合方、论、法共2900余首。卷1~4论药物,引录《唐本草》的大部分内容;卷5~6系妇人疾病;卷9~10论述伤寒;卷11为小儿病;卷12~15阐述养生长寿,集中体现了古代延年益寿学说同防病、治病相结合之特色;卷16~25论述中风、杂病等;卷26~28系针灸;卷29~30为禁经,其中虽有禁咒
    (唐)孫思邈医学1604字
  • 本书从经典原文出发,立足古人视角,探求古哲本心,从天地人的客观规律来审视中医的阴阳五行概念和法则,对《内经》医学的核心理论和诊断方法、针灸理法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写作雅俗相谐,内容理趣互生,广涉医学、传统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史诸领域。其语言通俗有趣,可发中医新手之蒙,其思想深刻高广,足启专业堂奥之秘。可谓兼收并蓄,积跬步于医学大道;披沙拣金,正法眼于灵素宗旨,对多项《内经》理论悬案给出了解读。
    王有钧医学26.1万字
  • 著名中医学家余瀛鳌教授,出生于世医家庭,后又师从轩岐硕彦秦伯未先生,治医六十余年,学验俱丰。余老师生平阅习3000余种医著,勤于笔耕,著述等身。抢救整理大量中医珍善古籍名著,其中审查医著约200余种,编纂医著百余种,发表文献研究论文300余篇。此书内容是从余瀛鳌教授撰写的300余篇文章以及带教访谈记录中,依据医论医话体例予以精选整理的,所谓“荟萃菁华,辑要百篇”,故书名曰《荟要》。为方便读者阅读,
    李鸿涛整理医学24.2万字
  • 本书首先详细阐述四部脉法(人迎脉、寸口脉、冲阳脉、太溪脉)、金银针、针刺顺序、切脉针灸穴组命名规律、取穴方法(附有75穴取穴法)、进针手法等相关知识,然后详解切脉针灸穴组70余组,分整体上下阴阳调整取穴、辨病取穴、对症取穴三部分论述,每一穴组均写明作用、主治病证;每穴均配有插图,全书共计150余幅。全书文字简练,重点突出,图文并茂,方便记忆和临床运用,适合切脉针灸初学者随时翻阅学习,对临床带教也有
    俞云主编医学2.6万字
  • 本书共16卷,内容以杂病为主,兼及外感,编纂分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种疾病证治,并附以验案。其中卷一至卷七为内科,卷八为五官科,卷九为外科,卷十、卷十一上篇为妇科,卷十一下篇、卷十二为小儿科,卷十三至卷十五为专方,卷十六为祖方。先将各种疾病分门别类,再按照具体疾病与证候类型阐述病因病机,进而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选择的对方药,并解说方药配伍特点与应用思路及其加减变化。本书引用医学文献广博,上自《素
    (清)张璐著 王兴华等整理医学61.7万字
  • 本书的特色应该可以归纳为:一是大道至简的快乐阅读,简单理解的实用型书籍,二是纲领性总结并指导,案例启发式吸收知识。三是针刀医学创始人之子主编,及目前中国针刀届最顶级的三位专家为副主编。四是汉章针刀医院提供病例,汉章针刀培训学校提供二十年的教学经验,让本书更贴近学习者的胃口。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主要包含了三部分内容包括:①一针刀医学的各种基础理论、,包括诊断、治疗学等;②,二针刀医学的前沿性研究成结
    朱秀峰编著医学25.1万字

同类书籍最近更新

  • 本书主要包括学术探微和原文评注两部分。学术探微部分主要是对该经典的学术特点、对临床的指导作用进行阐述。原文评注部分分原文、注解、评议、医案选录、按语5部分。在原文的基础上,对一些较为生僻或重要的专业词语进行注解,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每段原文后均有评议,评议内容紧扣原文,可以是对学术观点、疾病因病机、用药规律等的阐释;“医案选录”,所选医案皆出自近代中医儿科名家;在按语部分结合原文内容对该医案
    俞景茂主编中医20.2万字
  • 该书为明?王良璨编次于明万历年间。该书10卷中,前8卷为“附方”,为该书的主体,共录主方39首(如四君子汤、四物汤、二陈汤、越鞠丸等),皆为临床常用效方。由此主方衍生出339方。其中四物汤一方即化裁出53方。每一主方先详析主方,再将衍生化裁方分为两类:其一为“加减汤名”,即将主方经加减其药形成之新方;其二为“合和汤名”,即将主方与其他方合并之后形成之新方。此法以少驭多,乃方剂学研究之新法门。此外卷
    (明)王良璨编 郑金生整理中医3287字
  • 赵方先生长期从事皮肤病的针灸治疗工作,结合经络辨证,用针刺、艾灸、放血、拔罐等方法,取得了明显疗效,尤其是在难治性皮肤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深受患者赞誉。今应国内外学生之要求,将其40多年来临床积累的多种皮肤病诊治验案整理成册,以飨读者。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中医皮肤病的辨证、皮肤病的内因病理、皮肤病的外因病理、皮肤病的针灸综合治疗等章节;下篇则阐述了40余种常见皮肤病的针灸治验,并附有典型案
    赵方中医14.2万字
  • 全书对苏沪地区古籍文献做了系统整理。首先标明书目卷数及存、佚、未见、阙等情况,介绍作者;书目正文载录原书序跋及作者传记,载录目录学著作有关提要、按语,搜集史传、方志、宗谱、墓志有关记载等;所附按语则载录考证结果,表明别名和版本,考证真伪,简述内容,记录演变过程或收录的丛书,孤本、稿本、抄本等珍稀版本则载其收藏单位,末附书名和著者索引、参考书目。本书对苏沪地区的医学古籍进行了全面的挖掘整理与考证,资
    刘时觉主编中医200万字
  • 本书由上、下篇构成,共6章。上篇总论,分两章,第一章岭南中药业简史,第二章岭南中药特色炮制探析。下篇各论分四章,第三章蒸法,包括中药蒸法的历史沿革研究、清蒸、盐蒸、酒蒸、醋蒸、姜汁蒸、发酵蒸法、四制蒸法;第四章泡法;第五章其他特色制法,第六章香港的特色切制药物等。全书共收载60多个特色炮制品种,包括来源、饮片历史沿革、规范与标准、炮制作用、现代研究五部分,其中现代研究部分包括工艺、药效、成分、作用
    曹晖 孟江 张英主编中医17.3万字
  • 本书为作者师从路老十数载,整理并选取代表性跟师医案所得。选取路老临证验案百则,囊括内、外、妇、儿各科,涵心、肝、脾、肺、肾、脑等系统,集中体现了路老“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的学术思想,对于传承国医大师的临证经验,启迪中医临床思维大有裨益。主要内容为跟随国医大师路志正侍诊期间,记录、整理的路老诊治患者的典型案例一百则,主要包括心系疾病、内科杂病、妇科疾病、皮肤疾病及儿科疾病
    冯玲编著中医20.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