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在线阅读
会员

从罗马帝国到神圣的罗马帝国:3—9世纪的欧洲政治与政治观念

李隆国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政治政治理论29.1万字

更新时间:2025-03-28 11:03:44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代历史为参照,基于史料分析,广泛吸纳已有的研究成果,从政治与政治思想的互动角度,以罗马帝国观为关键词,对公元3-9世纪这一段历史转型进行了重新解释。
品牌:北大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4-05-01 00:00:00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北大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李隆国
主页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从统治观念之变、政治理论之变、政治态度之变、重要政治观念演变阐释元代政治思想的发展,展示了政治实践与政治思想的全景性关系。上卷三编,第一编主要呈现蒙古国时期草原帝国统治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王朝统治思想的碰撞;第二编突出展现元朝建立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吸纳和应用农耕王朝政治思想;第三编重点陈述国家大一统奠定了开明政治的思想基础,带动了南、北理学政治思想的融汇。中卷为第四编,所要表述的是元朝
    史卫民政治75.1万字
  • 会员
    本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以政治认同为理论分析视角,使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政治认同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治认同保障国家安全的历史经验,为从政治认同维度实现新时代的国家安全提供了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建议。
    常轶军政治18.7万字
  • 会员
    本书以南非民主转型后的社会变迁为主题,分为几个部分综合研究:第一部分,转型正义(涉及对社会变迁的衡量、转型正义评估等);第二部分,社会关系(涉及城市化、种族隔离和种族间接触的变化特征等);第三部分,转型(涉及南非黑人阶级形成的社会影响、职场平权运动等);第四部分,政治参与和机构(涉及对政治信任与达成和解之间关系的探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人民的反抗等);第五部分,身份认同(涉及国家建设、少数族裔身份认
    (南非)凯特·莱夫科·埃弗雷特 (南非)拉詹·戈文德 (南非)唐纳德·福斯特主编政治24.3万字
  • 会员
    本书对西方理性主义政治学的分析,始终以中国传统思想作为参照。与前者对普遍性、永恒性和确定性的追求相比,后者虽然承认规律的不变性,但并不存在本质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的特点,从而既避免了相对主义的倾向,又为事物的个体性、可变性和可能性保留了足够的空间。
    唐士其政治14.1万字
  • 会员
    本书重点研究欧洲主要智库的“中国观”内涵,及其“中国观”随着我国推行“一带一路”倡议的演变过程。智库对当代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外交政策决策具有重要影响,往往充当学术界和决策团体,国家和社会公众之间的桥梁。欧洲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地区,了解欧洲智库的“中国观”及其演变过程是十分必要的。与其他有关“中国观”的研究不同,本书专注于欧洲不同层面智库,包括欧盟层面、西欧北欧层面和中欧东欧层面,并致力
    张莉著 柳斌杰 陈昌凤主编政治12万字
  • 会员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直遭受突发自然灾害的困扰,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和运用的新场域。本文首先论述了这一研究的背景及意义,接着分析这一研究的重要概念及理论,然后,从历史的视角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从现实的视角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发挥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重点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实现,最后研究了突发自然灾害背景下思想政治
    曹勇政治18.6万字
  • 会员
    本书以东汉政治文化与学术演变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考察光武帝“重儒”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实践,追索“吏化”对于儒生价值取向演变和东汉学术转型的影响。“吏化”的结果是经学的“规范化”、儒生的“官僚化”和律章句学的兴起。东汉的学术因之呈现出章句之学转衰、师法向家法转向的特点。光武帝提倡名节,导致士人争厉志节、浮华交会,名节观念随之发生异变。党锢后,士人由清议转为清谈,名教渐衰。从政与学的视角研究东汉
    高海云政治24.2万字
  • 会员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社会优秀的政治思想文化之一。明清时期,传统民本思想发生嬗变,新民本思想应运而生。新民本思想的“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传统民本思想被赋予新的时代特征,产生一些有重大突破的核心命题;二是民的核心内涵为富民阶层,他们充分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价值取向和利益要求,对自身社会价值进行明确估量。新民本思想成为富民阶层在思想领域内释放力量和发挥作用的集中反映。
    陈碧芬政治36.9万字
  • 会员
    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带有根本性的基础命题,也是颇受各界关注却又缺乏系统性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的战略高度,着眼于新时代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内部因素和社会环境,以整体性视角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说服力的科学内涵、理念渊源、生成机理、现实境遇、建设理路等基本问题,展现了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生成与变化、成就与不足、问题与策略等有机统一的
    林建辉政治24.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