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猷定文学创作研究在线阅读
会员

王猷定文学创作研究

鲁慧
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文学文学理论21万字

更新时间:2025-04-27 18:03:35 最新章节:后记

立即阅读
加书架
下载
听书

书籍简介

本书在全面梳理王猷定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围绕其家世、生平、交游、古文创作与诗歌创作等方面,以古文史、诗歌史的开阔视野,进行系统、深层次的整合研究,将之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加以审视,努力做到文献考证和理论阐释相结合,既规避琐碎的文献堆积,又拒绝空疏的理论推演,“从文献进入文心”,力争角度新颖,视野开阔,论证绵密细致,以对王猷定文学创作特色、文学史地位给予准确论定,丰富文学史研究,推进清初文学研究进程。
品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上架时间:2023-11-01 00:00:00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鲁慧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本书选择1979年至2019年间,陕西新时期文学的四个话题,即“笔耕文学组”的活动始末、“陕军东征”现象发生的过程及其意义,“博士直谏”的起因及其曲折、陕西民间文学社团与刊物的兴起,通过采访作家陈忠实、贾平凹、京夫、高建群、冯积岐、红柯、吴克敬及评论家刘建军、畅广元、费秉勋、肖云儒、李星、李国平、邢小利等,试图从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口述、档案资料印证与研究者客观审视的三维视角构建一种新型文学史的描述样
    邰科祥文学19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史记》篇章连接标记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描写,从篇章功能的角度,将《史记》篇章连接标记分为“篇章逻辑连接标记”和“篇章功能连接标记”两大类型,注重揭示不同类型的篇章连接标记在篇章信息组织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考察了《史记》篇章连接标记产生、发展的情况及规律。
    凌瑜文学17.2万字
  • 会员
    本书以英语世界的茅盾研究为研究对象,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英语世界茅盾作品的译介、研究成果进行细致系统地梳理和研究,评介从西方文化的视域所解读的茅盾及其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情况,以期能为国内的茅盾研究乃至现当代文学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周娇燕文学22.5万字
  • 会员
    本书对张爱玲的作品做了深层分析,从而透视出她思考世界和把握世界的方式和方法。依据格雷马斯叙事理论解读张爱玲作品中爱情和欲望的故事,挖掘了作品中的人物及其功能。勾画了张爱玲在作品中呈现的隐含作者形象,隐含作者是真实作者张爱玲的理想的、文学的和第二自我的幻象,是在不同作品中的隐含形象。对张爱玲叙事时间策略和叙事时间维度进行分析,阐释了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时间叙事和空间叙事,叙事时间的维度;世界时间、作
    杨春文学22.8万字
  • 会员
    中国古代文论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中国古代本没有西方学科概念的“文学理论”,但却有“诗学”概念,这是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中随着文学的发展逐渐产生并完善的。本书采用“范畴”的研究方法,从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提炼出“诗言志”“赋比兴”“感物”等范畴并加以论述,系统梳理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包括作品论、创作论、作家论、批评论、鉴赏论等内容,简洁明晰地阐述了中国古代关于文学本质特征、文学创作、作家、批评、鉴赏
    胡经之 李健文学9.5万字
  • 会员
    《国语》文献研究,主要探讨《国语》文献的性质、史料来源、编撰意图、版本、注本、韦注特点、旧注辑佚以及《国语》与相关文献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尝试形成相对系统化的成果服务于学术界。研究立足文献学视角,兼用语言学、考据以及对比的研究方法,论证自己的观点,希望能引起学界的借鉴和讨论。
    张居三文学25.8万字
  • 会员
    传统历史小说创作是新时期以来当代文坛的热点之一,学界称之为中国历史小说创作的第三浪潮。传统历史小说创作饱含着作家对民族、国家、人民的深切关怀,以及在经历了一个多世纪凤凰涅槃式的大变局之后,渴望重构民族文化的凌云壮志,佳作迭出,好评如潮,传统历史小说因为有这样的创作意图而显出整体性的厚重、深刻、丰蕴的风格。以主体性理论为逻辑基点,从20世纪中国文学总体发展的历史走向中,探寻当代传统历史小说成为中国历
    陈建新文学17.3万字
  • 会员
    本书研究诗人创作过程的基本心理特点及其规律,诗创作心理学是心理学与诗学的一个交叉学科,它属于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诗创作心理学隶属于现代心理学的范畴,是现代应用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用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成果去揭示、探讨诗人在诗创作过程中的心理发生发展之规律。
    谭阳刚文学26.8万字
  • 会员
    作为文学评点大师,金圣叹关心的是一部作品的文本优劣,探寻的是文学形式本性。他主要采取以文观文的方式,分析文学作品美丑利弊,揭示作者行文用心,指点读者赏文门径,从而展示文学文心之美、文辞之美、章法之美、分解之美。本书力图总结金圣叹形式批评的特点,探讨他如何透过形式把握文本意蕴,如何在艺术和科学之间寻求感注与理性的张力。
    樊宝英文学23.3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