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師上堂。示眾云。他古人纔出來。便一手指天。一手指地道。天上天下。唯我獨尊。十方世界無有過者。如今更被諸方出來道。向上別有事在。若言道有道無。即是走作學家。未有休時。有什麼了期。但莫著名言數句了。諸事自然不著。即無位次。不同你一切法。一切法攝不得。本無得失夢幻。如許多名目。不可強與他安立。誑謼你諸人得麼。為你諸人問故。所以有言。你若不問。我向你道什麼即得。若有一法與你。老僧罪過。你若道無。你諸人又問我箇什麼。所以道。早不屬你巧言妙句。若與麼會去。即第一不得擔帶。你諸人幸是可憐生。擔帶負物作什麼。見即便見。你若不見。一切不得作巧言妙句問老僧。巧來妙去。即轉轉勿交涉。賺殺人。所以我儂尋常問你諸人。佛前佛後不說別事。你諸人道。看是什麼。見什麼。 問。如何是無生曲。 師云。無人唱得。 學云。忽有人唱得時如何。 師云。生也。

師上堂云。是你諸人。口似刀子鑷子相似。有什麼當處。雖然如此。莫趂俊道。有不潦底打你在。莫言不道。 問。蓮花在水時如何。 師云。千人萬人覷不見。 學云。出水後如何。 師云。應量恰好。 問。法從何生。師竪起一指。

師示眾云。人人總道投子實頭。忽若下山三步外。有人問你投子實頭底事。你作麼生向他道。 問。和尚年多少。 師云。春風了。又秋風。 問。如何是截鐵之言。 師云。莫費力。 師問翠微。二祖見達磨。有何所得。 微云。你今見吾。有何所得。 師又問。如何是佛理。 微云。佛即不理。 師云。莫落空否。 微云。真空不空。 翠微有頌送師。其有讖矣。佛理何曾理。真空有不空。大同居寂住。敷演我師宗。

古尊宿語錄卷之三十六

投子和尚語錄序

鄮山野叟居素 述

投子和尚。王化舒州桐城投子山寂住院。師初參翠微。問。如何是祖師西來意。微以目顧視。 師欲進語。微云。更要第二杓惡水潑。從此識通超諸三昧。智辯猶雷發雲漢。瀑瀉懸崖。函蓋相應。諸方取則。而有陞堂問答語要盛行叢林。入道禪者。皆以師語參問知識。其有所歸。數亦多矣。 子因僧入室。舉師之訛舛眾矣。乃於閑暇披閱詳究。內有繁詞不涉理者與除之。後語不及初者與刪之。以為一集。庶叢林學者於郢匠前無誚乳水而失醍醐者也。時辛酉季夏月。四明鄮山紫璘供奉山堂刊定云耳。

投子和尚。名大同。舒州人。姓劉氏。洛下保唐寺受業。得法於翠微無學和尚。壽九十六。石頭第四世。五代梁乾化中示寂。

古尊宿語錄卷之三十七

鼓山先興聖國師和尚法堂玄要廣集

上堂。大眾已集。時有學人纔禮拜。師云。高聲問。學人咨和尚。師便喝出。 問。從上宗乘。如何體會。師叱之。 問。攢捔將來皆不相似。單刀直入時如何。 師云。失命漢。 問。如何是學人自己親躳事。 師云。還返仄麼。 學云。即今事如何。 師云。不可瞎去也。 問。如何是本參底事。 師云。因什麼得到與麼地。 師云。若是猛利底。撩著便休去。大蟲著角相似。有什麼近處。更有一格人。脚不跨石門。怪他得麼。不可事須踏前踏後。納箇如何醉人相似。且宗門中事作麼生。降茲已下。根性遲迴。事須從人決擇。方定紀綱。且作麼生決。下可問一句。答一句。喚作決也。若與麼。驢年去。到這裏。也須是箇漢始得。大不容易。兄弟。決擇之次。如履輕氷。將為等閑。句裏相鬥。道我解問話。貴轉數多。合殺成得箇什麼邊事。只是箇識路中人。且無自由分。兄弟。事本因人。因人立事。人達即事渾。事渾即無成。無成須得無成句。有人道得麼。出來。無事莫立。珍重。

師有時上堂云。實不敢欺兄弟。亦不敢昧兄弟。然且沒人辨。 時有學人問。和尚與麼道。還盡師本意也未。 師云。放汝殘生。 問。從上宗乘。如何舉唱。師以拂驀口打。 學人禮拜起。纔問。有問有答。 師云。老兄不是這脚手。 問。承師有言。從門入者非實。黃梅行者傳何事。 師云。道什麼。 學人再問。師云。去。不為汝。 有僧纔禮拜起。師云。道什麼。 學云。佛未出世時如何。 師云。合取口。 問。如何是從上來不昧底事。 師云。是什麼。 問。纔施方便。蓋為今時。向上宗乘。復何言論。 師云。拽出著。 問。如何是正宗。 師云。別日來商量。 問。若將寂默為宗。維摩一生受屈。如何道即得不屈於維摩。 師云。合取[骨*瓦]臀著。 師云。諸和尚盡道向諸方參學。未委參什麼。學什麼。還有參得者無。有即出來對眾驗看。諸和尚為復參禪參道。參佛參法。參毗盧師法身主。參佛向上事涅槃後句。若寔參此句。得為大妄。喚作望上心不息。與諸和尚了無交涉。 時有學人問。如何是佛法大意。 師云。吐却著。 問。凡有言句。盡是觸犯宗風。未審如何是宗門中事。 師云。合取口。 問。眾星攢蔟時如何。 師云。覓什麼。 師云。大事未辦。宗脉不通。切忌記持言句。意識裏作活計。不見道。意為賊。識為浪。盡被漂淪沒溺去。無自由分。諸和尚必若大事未通。不如休去。大歇去。身心純靜去好。時中莫駐著事。却易得露這箇。是事不得已。相勸之言。古人喚作死馬醫。若是箇漢。向他與麼道。如同寱語一般。且諸人分上作麼生。十二分教還用得一字麼。諸方老宿語還用得一句麼。若十二分教是。兄弟在阿那教中。若諸方老宿語當得兄弟。兄弟在阿那句中。所以道。十二分教唱不得。凡聖攝不得。今古流不得。言句該不得。與麼話。盖為刺頭入在教門裏。且與伊拆開。若有箇漢。總未通這箇消息。向他與麼道。被伊驀口摑。[尸@豕]沸作麼。不可怪得他也。兄弟。大須甄別。莫吉凶不辨。有辨者。出來對眾驗看。時寒久立。珍重。

師別時上堂云。兄弟有什麼。近前商量。若待這裏說無好事及兄弟牽經引論得麼。若有人問。但向宗乘中致一問來。待今日與兄弟答宗乘中話。 時有學人纔禮拜。師云。大眾看。有與麼不識羞漢。其僧罔措。師便喝出。 師云。若也宗脉未露。記著一字。如飲毒藥。喪身失命。為什麼故如此。都來是不具眼。如今更有一般底。大作群隊聚頭。念經念論。說圓說頓。披這衣服。作箇與麼語話。還羞麼。還返仄麼。還有些些子衲僧氣息麼。且問。圓為什麼人施。頓為什麼人設。還辨得端由麼。相共魯論。不識好惡。還知道十二分教唱不起麼。且唱什麼不起。不可只與麼道便休去也。 豈不見古來丹霞.石鞏.石室高僧。熏天炙地。登時端由。眾皆具委。道他在什麼經裏披尋。於阿那論中討得。古人道。西天一段事。總被今時人埋沒。却覓箇出頭處不得。更有老宿道。大唐國內盡是一隊滅胡種賊。即者便是人家男女乍入叢林。何處會得。聞舉經舉論。便刺頭入裏許。念言念句。便遇著這般底。便是殺人賊。是汝一人半人猶可在。惑賺他多少人家男女千生累劫披枷帶鎻。於自己事轉踈轉遠。 如今奉勸諸兄弟。大丈夫漢一等是離鄉涉井。訪道尋師。為自己事也須眨上眉毛著些子精彩。於親躬事有辨明處。確乎不拔。莫受人謾。莫受人惑。如今且不受謾。不受惑底事作麼生。到這裏。也須是箇惡漢。殺人不眨眼漢。沒意智漢始得。切不得掠虗亂呈解數。被向脚跟下尋著。就已築著沒去處。二十楖栗棒擗脊[揣-而+(壴-士)]。鼓山打這般掠虗底。尋常人難得喫。別處即放過。鼓山即不得。若放過。到處轉見虗頭。曾打著一兩箇亂與底。聲鐘集眾。勘過一下。下交到所在。不是行棒圖逞威風。同這行戶有什麼惡心。悲他僧相圓備。只是事持掠虗業次。輕慢上流。與他整頓。插脊梁骨。圖他改悔。別換身心。遇著鼓山與麼鎚鍛。也須慶幸始得。有一兩處將向頭頂上擎著。敢把指頭指著。怕伊發去。無如是理。不是立兄弟說這葛藤。然且理要區分。事須甄別。莫滅胡種。各歸堂。珍重。

師上堂。大眾雲集。眾人盡皆罔測於師。師乃云。南泉在日。亦有人舉南泉時事。要且不識南泉。還有識者麼。試出來驗看。 時有學人纔禮拜起。師云。作麼生。 學人咨和尚。師云。不才謹退。 師云。若是靈利底。撩著便休去。似這般漢。千里萬里去。也有什麼救處。進前退後。納箇如何醉人相似。有什麼衲僧氣息。既然如此。且宗門中事作麼生。諸和尚。到這裏也須是箇漢始得。大不容易。兄弟。鼓山不惜口業。向汝諸人道。不假記一字。亦不用一功。亦不用眨眼。亦不用呵氣。大坐著便紹却去。諸和尚。且道紹什麼。為復紹佛紹法。紹禪紹道。紹佛向上事涅槃後句。若紹此句。得為大妄。喚作望上心不息。與諸兄弟了無交涉。於諸人分上作麼生紹。普請驗看是什麼。為復是凡是聖。是毗盧師法身主。在什麼處居住。什麼年月有渠。方圓闊狹。長短大小。試道看。 還有絲髮大物解蓋覆得麼。還有分毫許間隔得麼。向阿那裏抄。向阿那裏寫。諸和尚。與麼顯露。與麼節要。何不直下便承當取。又更刺頭入他言句裏意識中學。有什麼交涉。不見道。意為賊。識為浪。走作馳求終無歇分。若自不具眼。就人揀辨。卷子裏抄。冊子裏寫。假饒百千萬句龍宮海藏一時吞納。盡是他人。不干自己。亦喚作識學依通。猶如水母借蝦為眼。無自由分。亦如盲者辨色依他語。故實不能辨色之正相。若是學經律論。他自有人在。所以鼓山尋常道。經有經師。律有律師。論有論師。有函有號。有部有帙。白日明窗。夜附燈燭。自有人傳持在。禪師作麼生。還有人道得麼。試出來道看。 時有學人問。如何是目前顯現底機。 師云。道什麼。學人再問。師喝出。 問。四十九年前即不問。四十九年後事如何。 師云。句超方外。千聖難追。 問。常辦無念者如何。 師云。關闍黎什麼事。 學云。常辦於此。 師云。莫受屈。 學云。不屈者如何。 師云。有什麼救處。 問。擬心即差。不擬心如何體會。 師云。待汝好心問。 問。如何是向上一路。 師云。即今是什麼路。學人無對。 師云。去。看汝不是這脚手。 問。如何得不辜負於師。 師云。汝有什麼罪過。 師云。諸和尚。與麼問。還會麼。還識辨緇素麼。鼓山向前見一兩箇長老被人問著維摩意作麼生。他便眼孔定動地。恰似箇泥揑聖僧相似。有什麼交涉。還當得本參底事麼。若言當去。何不立取維摩.傅大士為祖師。問取露柱聖僧即休。何故更用達磨與麼來。所以鼓山道。凡聖不到。今古那追。不唱言前。寧談句後。他家諸聖興來。蓋為人心不等。遂展多門。為病不同。處方各異。在有斥有。居空破空。二患既除。中道須遣。直道釋迦掩室。居士毗耶。大士梁時童子。當日一問.二問.三問盡有。也是衲僧分上事作麼生。還有人道得麼。試出來道看。不可說君說臣。說父說子。得麼。諸和尚。古人是事不得已。立箇君臣父子。外進內紹。是功紹得了非功。合是功合得了非功。蓋為中下之流。權施此句。所以鼓山道。君臣父子蓋為成。特立事立功。以明緇素。既墮中下。須合須同。得合得同。無人辨識。當與麼時。還有肯重者麼。有當荷者麼。有這邊那邊麼。若有。還是托開去也。更有一句作麼生。敢道托開麼。莫錯會好。到這裏。須是箇沒意智漢。殺人不眨眼漢始得。若是鈍根底。只向言句上脫去。爭能會得。 時有學人問。得句忘言時如何。 師云。即今得什麼句。 學云。不是西來亦非自己。 師云。吐却著。 問。己事未明。以何為驗。 師云。嗄。 學人再問。師曰。一點隨流。食咸不重。 問。如何是包盡乾坤底句。 師云。近前來。學人便近前。 師云。是什麼。 學云。不會。乞師指示。 師云。去。鈍置人作麼。 問。峭絕無依時如何。 師云。病鳥栖蘆。 學云。直得醒醒。還有紹處也無。 師云。亦不關闍黎事。 問。如何是真實人體。 師云。因什麼得到與麼地。 問。未到玄源。如何究理。 師云。相去多少。 師云。更有作家解問者出來。良久。無人。 師云。入到石門。何處得如許多疑來。歸堂。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