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漕运是如何衰落的?
清朝末期,伴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势力的不断涌入,清帝国日趋衰落,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迅速席卷了东南大部分地区,拦腰切断了北上的漕运线,在经济上卡住了清政府的脖子。在漕运中断的形势下,清政府被迫将大部分南方漕粮改为银钱征收,用作镇压起义的军饷。其余部分,则委托商船从海道北运。1855年黄河改道后,运河山东段逐渐淤废,从此漕运主要改经海路。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漕粮折征款项仍为湘、淮军阀及地方所有,并不上交朝廷,漕运逐步走向衰落。
1872年,洋务派在上海成立了轮船招商局,逐渐将剩余漕运的业务揽走。至此,与以往相比,漕运规模大为缩小,而且从原来纯粹由政府组织和经营的方式,转为政府出资、商人承运的新形式,与一般商运已无太大差别。这表明传统的漕运已走向末路。1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运河漕运,将漕粮改为现钱征收,但仍留下了十余万石的宫廷用粮。1904年,撤废漕运总督,漕运也随之寿终正寝了。一些漕运的设施、粮仓、钞关被遗弃或改作它用,大小码头则继续发挥作用,成为商业运输的码头。

杭州洋关遗址

临清钞关遗址(2张)


淮扬运河上的邵伯大码头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