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其他作战对象

在错综复杂的各种政治势力交织中,折家将的作战对象甚广,除上述与中原王朝对峙的主要政权外,至少还有以下几方面的政权或政治势力曾与折家将交手。

(一)北汉

1.北汉国主刘崇。

广顺元年(951),郭威建后周,府州折氏归附。同年,刘崇据太原建立北汉,与后周为敌,并于次年来攻府州,为折德扆击败,被杀2000余人。折德扆后拔北汉岢岚军,“以兵戍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0, “广顺二年正月壬申”,中华书局,2011年,第9605页。。此后北汉数次来攻,均兵败而回。

2.乔赟。

广顺三年(953)十一月,“府州防御使折德扆奏北汉将乔赟入寇,击走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1, “广顺三年十一月戊辰”,中华书局,2011年,第9629页。

3.郝章。

显德四年(957),折德扆东渡黄河攻下河市镇,其弟德愿又占领沙谷砦,斩守将郝章等。《折继闵神道碑》,载《折氏家族史略》,三秦出版社,1989年,第67页。

4.杨璘。

乾德元年(963),永安节度使折德扆在府州城下击败北汉军数千人,并擒获北汉卫州刺史杨璘。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4, “乾德元年十二月乙亥”条,中华书局,2004年,第113页。

5.折令图、霍翊、马延忠。

宋朝建立,折氏转而附宋,并配合宋军,多次对北汉作战。太平兴国四年(979)四月初,宋太宗亲征北汉,折御卿率兵越黄河,“破北汉军千余众”于岚州一带,有力地牵制了北汉势力。六日后,先击破岢岚军,擒获北汉军使折令图,且“杀戮甚众”;又折返攻陷岚州,杀北汉“宪州刺史霍翊,夔州节度使马延忠等七人”。随后折御卿乘胜率兵南下,顺势攻下隆州,与宋太宗会师于太原汾水之泮。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 “太平兴国四年四月乙卯、丙寅”条,中华书局,2004年,第448、449页。未几,北汉主刘继元素服降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20, “太平兴国四年五月甲申”条,中华书局,2004年,第451页。

(二)交趾国李常杰

熙宁九年(1076),交趾国辅国太尉李常杰侵入广西,制造了南宁大屠杀事件。宋派郭逵率鄜延与河东旧部南下征讨,双方决战富良江。折克适“辟安南安抚司舟兵队将,勒所部过谿洞”《折可适墓志铭》,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第149页。,以旧部身份随军南下。

(三)周边其他少数民族酋长

广顺二年(952),时任庆州刺史的郭彦钦擅自加收钱财,民夷流怨。在庆州“北十五里寡妇山,有蕃部曰野鸡族……蕃情犷悍,好为不法”。郭彦钦频繁侵扰周边诸部,唯独“野鸡族疆不可近,乃诬其犯边”,后周太祖遂任命静难节度使折从阮、宁州刺史张建武等讨伐野鸡族。张建武急于立功,击野鸡族杀数百人,却遭附近的喜玉、折思、杀牛三族劫掠,并被诱入险地,为三族所共击。建武军投崖谷死伤甚众。折从阮征讨野鸡族之战,在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1、欧阳修《新五代史》卷74皆有记载。翌年正月,后周诏折从阮:“野鸡族能改过者,拜官赐金帛,不则进兵讨之。”随后从阮上奏:“酋长李万全等受诏立誓外,自馀犹不服,方讨之”,“降野鸡二十一族”司马光:《资治通鉴》卷291, “广顺三年正月丙辰、戊申”,中华书局,2011年,第9619、9621页。。可见,除野鸡族外,在与喜玉、折思、杀牛等族的战斗中,折从阮均应参与其中。

(四)宋朝农民起义军首领方腊、宋江

宣和二年(1120)秋,方腊举行起义,宋政府派童贯率军镇压,折可存“用第四将从军”,并且“兼率三将兵”。翌年,起义军最后一个据点青溪梓桐洞被宋军攻破,方腊等首领被擒。折可存因功迁武节大夫。随后,折可存“班师过国门,奉御笔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继获,迁武功大夫”《折可存墓志铭》,载《鲜卑族裔府州折氏研究》,第147页。。可见,折可存在两年内先后与方腊、宋江领导的两支起义军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