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揭示朝廷调兵真实用意

到了家中,众人坐定,没有外人,说话便少了许多顾虑。

徐宁道:“朱盟主是为了围剿梁山的事来找我?”

朱武笑道:“找你何用,朝廷调令,你也不能不去。”

徐宁叹道:“各为其主,你我也只能刀兵相见了。”

宣赞道:“不止我们这路军马,还有四路均由朝廷名将领军,武艺不在徐教师之下,梁山恐怕在劫难逃。”

朱武道:“在下有一事不明,还望三位不吝赐教。”

徐宁道:“但有所知,无不尽言。”

朱武道:“秦明、呼延灼、董平三员虎将,任意一路征剿梁山,梁山都很难侥幸,如今朝廷三路并发,还加上徐教师、索超一路,张清一路,这是要将梁山人马连根拔除?还是要将绿林好汉一网打尽?”

徐宁笑道:“朱盟主心思玲珑剔透,心中必然已有答案,只是想借我的口验证罢了。”

朱武微笑着默认。

徐宁续道:“只是为了剿灭梁山,朝廷确实不必费这么大的周章。其实围剿梁山就是一次实战练兵。”

朱武道:“真正的目标是大辽?”

徐宁笑道:“这次朱盟主却料错了。”

朱武一怔,居然不是辽国,不由自主地问道:“难道是王庆?”

徐宁道:“不,是方腊!方腊在两江、两淮、两浙地区占领了八州二十五县,已经养成气力。江南富庶,是朝廷的粮仓和财源,被方腊占领后,朝廷财政收入锐减,长此以往,必将伤及元气。因此,趁着朝廷现在与辽国的关系有所缓和,蔡太师决定首先会是南下,消灭方腊,避免日后南北腹背受敌。此次对梁山用兵是一石三鸟之计。第一,根除梁山之患,说不定还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绿林联盟’;第二,瞒天过海调动五路联军,迷惑方腊,使之疏于防范;第三,联军从济州沿水路南下扬州,直逼江南军的润州前线。”

朱武道:“原来如此,动用凌副使的炮军,也是为了解决隔江进攻的难题对吧。”

凌振道:“战术设计的问题自然瞒不过‘神机军师’。江南水路纵横,方腊军惯习水战,而水军历来不是朝廷的强项,刘梦龙辛苦组建的水军又被朱盟主一举歼灭,因此以往征讨方腊均无功而返。宰相府、枢密院便想利用火炮的射程和攻击力,隔江进攻润州,一旦打开润州城门,江南军便无险可依,朝廷马步军便有了用武之地。梁山水泊正好可以作为隔水炮战的练习场,所以这次便派我随征。”

果然如此,尽管朱武没想到打梁山竟成了朝廷征讨方腊的前哨战,但梁山水泊成了凌振炮军的试验田,却在预料之中。

蔡京、童贯确实有些战略头脑,辽国远在塞外,楚王王庆、晋王田虎占据的河北、淮西都是西、北贫瘠之地,不能动摇大宋根本,山东和江南却不同,都在中原腹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若能一举平定,朝廷就不怕跟西北打消耗战。

从战略上讲,江南进可攻,退可守,方腊才是朝廷的心腹大患。梁山充当了炮灰的角色。

不过这样的话梁山的地位就有些尴尬,打输了自不必说,万事皆休,一旦打赢了,却是为方腊消除了一次威胁,这算怎么回事。

谈起正规军作战,流浪汉出身的刘唐、县都头出身的雷横完全插不上话,大眼瞪小眼。

这时徐宁娘子命家仆搬上酒菜,众人边吃边聊。

朱武逗弄了一回徐宁的儿子,心想,徐宁身为朝廷不大不小的武官,日子过的安定平稳,一家人其乐融融,其实并无必战之心,职责所在而已。如果林教头一家不是受了高俅的陷害,应该也是这种状态,万万不会去做草寇,完全是被逼上梁山的。

徐宁见朱武也不说话,心不在焉,便道:“蔡太师、童枢密自有他们的想法,我等身为朝廷武将,便要尽忠报国。朱盟主有什么打算,只要不触犯我等职责,我三人都愿给予通融方便。”

朱武叹道:“既然必有一战,‘绿林联盟’岂能露怯,咱们场下是朋友,场上兵戎相见,各见真章吧。”

宣赞道:“好!朱盟主说得痛快,军阵上的事还有数月,咱们吃酒,到时再费脑筋不迟!”

众人在徐宁家中吃了一回酒,至晚各自散了。

歇息了一日,至傍晚,朱武心中牵挂李师师……不,是宋徽宗,便领着刘唐、雷横转过马行街来,四处打听,来到御街,见两行都是烟月牌,来到中间,见一家外悬青布幕,里挂斑竹帘,两边尽是碧纱窗,外挂两面牌,牌上各有五个字,写道:“歌舞神仙女,风流花月魁。”

三人径到李师师门首,揭开青布幕,掀起斑竹帘,转入中门,见挂着一碗鸳鸯灯,下面犀皮香桌儿上,放着一个博山古铜香炉,炉内细细喷出香来。两壁上挂着四幅名人山水画,下设四把犀皮一字交椅。转入天井里面,又是一个大客位,设着三座香楠木雕花玲珑小床,铺着落花流水紫锦褥,悬挂一架玉棚好灯,摆着异样古董。

不多时,屏风背后转出李妈妈来。

朱武上前一辑,道:“小生从华州来,求见娘子一面。怎敢说来宅上出入,只求同席一饮,称心满意。不是小生卖弄,实有千百两金银,欲送与宅上。”

那虔婆是个好利之人,爱的是金资,听的朱武这一席话,便动了念头,又见他仪表非俗,有王孙公子之姿,不敢怠慢,忙叫李师师出来见客。

李师师出来相见,灯下看时,端的好容貌,令人心迷神醉。

众人入得中门,相接请到大客位里,李师师敛手向前动问起居道:“公子大雅,今辱左顾,绮阁生光。”

朱武答道:“山僻村野,孤陋寡闻,得睹花容,生平幸甚。”

李师师便邀请坐,朱武、刘唐、雷横居左,客席而坐,李师师右边,主位相陪...捧茶至,李师师亲手与三人换盏,品鉴香茗。

李师师见朱武生的丰神俊朗,器宇轩昂,但他的两个伴当刘唐、雷横却甚是粗犷,不禁掩口而笑。

朱武莫名其妙,问其故。

李师师道:“原本以为朱公子是哪家皇族贵胄,见此二人便知,原来却是草莽英雄。”

朱武震惊了。

这李师师居然有识人之能,仅凭自己身边伙伴的举止、气质,便能判断出自己是什么身份。

他却不知,李师师尽管年纪小,不过二十出头,但一直从事文化服务行业,阅人无数,又会察言观色,善使小意,目光之锐利不在朱武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