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日,宋徽宗传下圣旨,第一条,将反贼伪楚王王庆押至十字路头,凌迟处死;第二条,罢黜蔡京宰相之职,迁极南之地广南东路韶州养老。
消息传出,东京士民拍手称快。
圣旨已下,按规定蔡京一刻也不能留京,当日收拾细软,装了满满一车,跟了他一辈子的老管家李都管雇了十余个伴当,出汴梁城南门。
枢密使童贯、殿帅高俅领兵在外,无暇回京给老太师送行——宋徽宗也正是借这个机会铲除异己——只有太尉杨戬、吏部尚书余深、户部尚书王黼和蔡京的长子蔡攸出城相送。昔日前呼后拥的宰相,如今只有寥寥数人在旁,情形甚是凄凉。
蔡京从车中探出头来,对众人说道:“老夫此去,今生难有相聚之日,诸位不必挂念,好生做官。”
深秋时节,一辆孤车远行,留下一路烟尘。
许州颍昌府,秦王宋江收到宋徽宗亲笔写的一封书信,信中写道,蔡京已被罢相,是死是活朝廷不再过问,以他之命,足抵卢俊义之殇,望宋江以江山社稷为重,勤勉报国。
信中最后留下两句话:朕失相,卿失将,岂非命邪?
宋江读这句话,品味良久,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君君臣臣,岂非运邪?”
他命人找来“锦毛虎”燕顺、“毛头星”孔明、“独火星”孔亮,叮嘱几句后,又道:“走得远些再下手,免得日后留人话柄。”
三人应诺,备马执兵,向南而去。
不久之后传来消息,蔡京行至荆湖南路潭州时去世,原因不详,终年八十岁。
蔡京死了,梁山群雄追究卢俊义被害一事也告一段落。
只有威胜州的燕王朱武还在等待,这一日,终于等到“鼓上蚤”时迁带回宿元景的书信。看过之后,朱武苦笑一声,默默地把信烧了。
他知道,法不加于尊,卢俊义的死,以后休要再提。
心中却说:赵佶,你好手段!
身边两大重臣“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不知信中说了什么,但看到朱武的举动,都知趣地一声不吭。
又过了数日,宋徽宗再次颁下圣旨,因罢免蔡京,留下宰相职位,将不再由一人独揽朝政。迁殿司太尉宿元景为左相、户部尚书王黼为右相,请出国老太师韩忠彦和太尉杨戬辅政,协助左右二相处理朝政。
鲁智深不解,问朱武道:“罢黜一个,提拔四个,官家这是何意?”
朱武道:“天子这是要分权而治,大臣的权利越分散,对皇帝的统治就越有利。看似分权,其实是向皇帝集权。官家终于翻身了。”
鲁智深又问:“‘五贼’中打倒了蔡京,却上来了王黼、杨戬,官家明知他们都是蔡京旧党,为何还要重用?”
朱武道:“这叫作‘制衡术’,让宿元景、韩忠彦与王黼、杨戬两派互相制衡,在天子面前谁也掀不起风浪。”
林冲叹道:“官家政治上成熟了。”
朱武道:“他蓄谋已久,把握时机,才下成这盘大棋,我们都成了他的棋子。”
林冲、鲁智深细细咂摸朱武的话,品出些许味道。
又过了两日,朝廷派钦差到汾州回复卞祥承袭晋王一事,因田氏宗族一脉没有继承人,而异姓不得继任王位,朱武、卞祥的联名请求被驳回。
接到圣旨的卞祥大怒,要杀钦差,被钮文忠劝住。卞祥连夜差人从汾州捎信儿给威胜州的燕王朱武,诉说此事。
这个结果其实早就在朱武的预料之中,于是他决定启动预案,留下林冲、鲁智深等将领镇守威胜州,自己带领“九纹龙”史进、“跳涧虎”陈达、“白花蛇”杨春三个结义兄弟,前往汾州与卞祥商议对策。
卞祥请朱武上座,急不可待地说道:“朝廷不允我承袭晋王之请,如之奈何?”
朱武道:“昔日田虎称晋王时,也非朝廷诏封。发展壮大之后,朝廷主动拉拢,才接下圣旨,成为大宋晋王。”
卞祥眼睛一亮,道:“燕王的意思是,要我自立为晋王?”
朱武点头道:“既然自立,未必非要承袭田虎的晋王头衔,不如称作‘魏王’。”
卞祥大喜,道:“有燕王支持,什么晋王不晋王的无所谓,关键是可以重振河北雄威。”
他低头想了想,喃喃道:“魏王,魏王,曹孟德便称魏王,他是一代枭雄,这如何当得起……”
朱武道:“战国时魏出于晋,汉末时晋承接魏,历史渊源如此。卞丞相与晋王有宾主之谊,正该称作‘魏王’。”
卞祥喜不自胜,当下不再犹豫,谢朱武道:“若能如此,燕王便对卞祥有再造之恩,卞祥定当鞍前马后,唯命是从。”
朱武道:“你我兄弟也,孤当召集王节度使、韩节度使、徐节度使、张节度使、李都监、史将军和梁山诸位将领前来汾州观摩魏王的即位大典,共襄盛事。”
卞祥道:“大典之上,卞祥求与燕王盟,燕魏缔结盟约,魏永世以臣事燕。”
朱武哈哈大笑起来。
卞祥令钮文忠张罗酒席,宴请燕王朱武及史进、陈达、杨春三位兄弟。
自此,卞祥便将朱武当做靠山,有了底气,开始筹划河北复兴的方略。
朱武回到威胜州,与各军主帅讲起扶持卞祥自立为“魏王”一事,代卞祥邀请众人去汾州观礼魏王即位大典。
王焕、韩存保、徐京、张开、李成五人乃是朝廷命官,没有朝廷诏命,私自参加藩王即位大典似有不妥。何况卞祥还是自立为王,等同于造反,若参与其中,日后朝廷追究起来,难免不受牵连。
但从行政命令上讲,他几人都受燕王节制,朱武的话不能不听,真是进退两难。
四大节度使王焕、韩存保、徐京、张开早年间都是土匪头子,跟宋江一样接受朝廷招安,才做了节度使。在与燕王朱武并肩作战的这些日子里,均被朱武的军事才华所折服,且朝廷正在重用燕王,四人商议之后,一致决定遵从燕王命令,生死与共。
只有李成憋着别样心思,他是北京大名府留守司梁中书手下兵马都监,梁中书乃是蔡京女婿,蔡京被贬,但党徒童贯、高俅、王黼、杨戬仍重权在握,朱武赞成拥立卞祥的事,正好给他借题发挥的机会,并可凭此平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