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三个世纪以来,分别以蒸汽机技术、电话电报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工业革命都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如今,即将到来的以“工业4.0”为特征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势必会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互联网化,并将为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提供重要的驱动力。
面对信息技术蓬勃发展的趋势,以德国、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通过大力发展“工业4.0”、“工业互联网”等战略加快信息化进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国家竞争力。与此同时,中国也在实施以“一带一路”为代表的一系列战略举措来适应经济的新常态特征。在此背景下,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将对中国经济的创新转型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并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中国境内,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已经初步形成,互联网金融也已呈现爆发式发展的态势,这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迈入中高端水平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打造“网上丝绸之路”,助推“一带一路”战略。互联网金融具有高渗透、快反应、优体验、低成本等特征,特别是对贸易壁垒、行政垄断、市场分割等弊病能够产生颠覆效应和蝴蝶效应,能够解决传统金融、传统市场难以解决的诸多难题,是构建“网上丝绸之路”必不可少的利器。同时,通过加强网络互通,促进“互联互通”,也能够有效促进线上的丝绸之路与线下的丝绸之路形成良好的互动,助推“一带一路”战略取得成功。二是有利于缓解金融抑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互联网金融具有技术无边界、资金无国界的特点,对于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缓解金融抑制,更好地解决区域金融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三是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互联网金融生态序目前,中国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相对领先优势。例如,在第三方支付领域,我国第三方支付机构超过250家,超过美欧等国该类企业数量的总和。在P2P贷款领域,我国P2P贷款平台的数量和发放贷款规模均超过美国。在互联网理财方面,截至2014年底,余额宝规模已达到5789亿元,跻身世界前十大基金之列。然而,当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走到了十字路口。互联网金融在呈现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良好发展态势的同时,也呈现出“野蛮生长”的部分乱象,需要从顶层设计高度进行统筹和协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服务形态,具有“互联网”和“金融”的双重属性,并且具有跨业跨界经营的特征,有着不同于传统金融的经营特征和风险特征,单纯从金融监管角度出发来对互联网金融生态进行规制是不全面的,需要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构建科学有效的规制体制,才能保障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二是随着“网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互联网金融在相关国家的普及和推广,传统国际金融法律规范在调整国际互联网金融新秩序方面,出现了许多新的盲点和空缺,跨境的互联网金融交易行为亟需新的法律规范调整。因此,我国亟需从国家战略层面,从立足打造世界互联网金融生态的高度,总结提炼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的国际标准,提出互联网金融生态的跨国规制框架,使之成为与“工业4.0”相媲美的中国名片,从而主导国际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话语权,为我国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互联网金融生态》一书凝结了作者对当前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问题的深入思考,既有理论高度,又有丰富的实践案例,令人耳目一新,尤其是在互联网金融生态规制框架的创新方面也做了较好的探索。全书基于生态观的独特视角,对互联网金融的定义进行了再界定,并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内涵和范围,系统分析了互联网金融生态的七大理论基础和九大特点,提出建构在信息通信技术(ICT)之上的比特世界(Bit World)是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并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带来的巨大变革。此外,该书还对互联网金融生态中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梳理,对互联网金融生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生态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将在四个维度(即比特世界、互联网生活、互联网生产、互联网金融)、八个领域(包括互联网企业、大众客户、小微企业、科技企业、制造企业、智慧城市、直销银行、金融同业演化)发展出新的创新模式。而既有的已经成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如第三方支付、互联网理财、P2P、众筹、供应链金融等模式也将更深度地参与到上述四个维度、八个领域的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之中,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最后,该书还构建了一个包括总体规制、产业规制、法律规制和金融规制等内容在内的规制框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规制原则。
李麟同志带领的研究团队长期在银行领域工作,具有丰富的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前沿一直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度和敏锐度。该团队曾全程参与了浦发银行与中国移动战略合作方案的撰写和论证,出版了国内首部系统研究移动金融的著作《移动金融——创建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金融模式》,在业内广受瞩目。作为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又一力作,《互联网金融生态》对于业界拓展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思路、革新商业银行发展理念、提升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的融合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在当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业务模式不断创新的年代,该书的出版非常及时,对于我国打造“网上丝绸之路”、规范互联网金融生态环境、确立消费者主权、促进金融普惠、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建立互联网金融生态的全球标准等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需要指出的是,规制本身就是法律概念,对互联网金融生态的规制必须提升到法律议程上来。在未来的研究中应继续深化对法律规制原则的研究,探索构建适应互联网时代的互联网金融生态跨国司法体系。同时,互联网金融属于新兴金融领域,很多相应的行业规范标准尚未建立,也希望后续的研究在此方向进行积极探索,立足建立行业规范的国际标准,促进互联网金融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未来,全球互联网技术将呈现智能化的趋势,信息流、物流、资金流三流融合;金融业态发展也将呈现出“载体的移动化、行为的数据化、支付的虚拟化、服务的个性化和产业的集群化”等特征。中国银行业也应积极推动战略转型,但目前尚未形成清晰明确的着力点和施力方向,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系统、全面的理论基础和分析框架。这本书仅仅是一个开始,希望金融同业以及其他有关行业,动员更多的研究人员关注这个领域,在助力银行业经受改革淬炼,重塑竞争优势的同时,助推中国互联网金融走向世界,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天津市副市长
2015年3月于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