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创新思维的定义及特征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在创新过程中,最重要同时也是最困难的是构想,而构想来源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一个相对概念,是相对于常规思维而言的。一个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能力,同样,创新思维能力也是构成创新能力的核心。

创新的过程分为想和做。“想”实际上就是思维过程,而“做”就是把思维转化为行动和结果。想要有好的结果,首先想法要正确,正确的想法才能产生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常说的“方向很重要”,创新能力的核心也是创新思维能力。如果没有创新思维,就不可能产生构想。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是创新的延伸。

快节奏、错综复杂、动态变化的大环境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与之相适应,人们也势必要培养跳跃性、发散性、独创性的创新思维,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创新思维是人类在探索未知领域过程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超越常规的眼光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且能经得起检验的全新观点、思路和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

图1-1 新的价值链

二、创新思维的特征

创新思维作为人类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有五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思维方向的求异性。即从别人习以为常的事物发现问题。例如,一个人在某种常见的设备上观察到某些改进。

第二,思维结构的灵活性。即思维结构灵活多变,及时转换、变通。

第三,思维进程的突发性。即思维在时间上突然降临,表现一个非逻辑性的特征。

第四,思维效果的整体性。即成果迅速扩大和展开,从整体上带来价值的更新。

第五,思维表达的新颖性。即思维内容是前所未有的。主要表现为思维与他人不同,独具卓识。并能提出新的创见,作出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

案例学习1-1

罗伯斯的玩具娃娃

罗伯斯是某所大学的退学学生。23岁时,他开始在俄亥俄州克利夫兰一带销售自己创作的、各种款式的“软雕”玩具娃娃,同时还在附近的多尼利伊国家公园礼品店上班。

不久前,当年连房租都缴不起、穷困潦倒的罗伯斯,已成了全世界最有钱的年轻人之一。但这一切不是归功于他的玩具娃娃讨人喜爱的造型和低廉的售价,而是归功于他在一次乡村集市工艺品展销会上突然冒出的灵感。那天在展销会上,罗伯斯设了一个摊位,将他的玩具娃娃排好,自己站在摊位前向路过的人推销。他不断地调换手中的小娃娃,并向路人介绍:“她是个急性子的姑娘”“她不喜欢吃红豆饼”。就这样,他把娃娃拟人化,不知不觉做成了一笔笔生意。

不久之后,便有一些买主写信给罗伯斯,诉说他们的“孩子”也就是那些娃娃被买回去后的问题。在这一瞬间,一个惊人的构想突然出现在罗伯斯的脑海中。他忽然想到,他要创造的根本不是玩具娃娃,而是有性格、有灵魂的“小孩”。就这样,他开始给每个娃娃取名字,还写了出生证书,并坚持要求“养父母们”都要进行收养宣誓,誓词是:

“我某某,郑重宣誓,将做最通情达理的父母,供给孩子所需的一切,用心管理,以我绝大部分的感情来爱护和养育他,我将成为这个娃娃的唯一养父母。”

就这样,玩具娃娃不仅有了玩具的功能,而且凝聚了人类的感情,将精神与实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真可谓是一大创举。

事实上,罗伯斯的许多“小孩”是在克利夫兰的一家“儿童医院”中诞生的。该“医院”原本是一家诊所,罗伯斯把它改造成一家大百货商场,里面的售货员也都穿着医生和护士的服装。在这里,“养父母们”可以看到挂着听诊器、戴着口罩、身着白色长袍的“医生”,从摇篮里抱起他们的“新生婴儿”。当这些“养父母们”去“收养室”宣誓时,他们会经过“手术室”和“保育室”,可以透过窗户看到里面的“新生婴儿”。

数以万计的顾客,被罗伯斯这些异想天开的构想迷得神魂颠倒,他的总销售额一下子激增到20亿美元。罗伯斯获得了成功,他的事业远远超过了同行,这归功于他那独一无二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