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在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城镇化发展方式粗放、城乡发展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也日益凸显。新型城镇化要求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相互协调,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党的十六大以来,提出了一系列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部署、方针和政策,城乡一体化发展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制度,严重制约和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现行城乡二元分割土地制度框架下的土地市场化水平低,制约城乡土地要素的平等交换,导致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在很大程度上对农民土地权益和社会总体福利造成损害。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大背景下,通过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必然选择,是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课题。

本书由四大板块组成,共分八章。

第一板块:包括第一至第四章。第一章主要阐释了本书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在对中外有关基础理论和研究文献进行研究和评价的基础上,提出本书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创新。在第二、第三、第四章,对美、英、日、韩等典型国家和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双向互动关系演化历史进行了考察;对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关系变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运用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等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上述新视角、多维度的研究分析,发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与土地市场制度存在双向互动关系,尤其是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及土地市场化水平提高对城乡一体化发展有更大的正向推动作用,得出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土地结构与城乡一体化发展不协调,土地市场制度改革的任务很重,加快土地市场制度创新势在必行的政策含义。

第二板块:即第五章。对我国城乡二元土地市场制度的形成、基本特征、存在的问题及其对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深度的研究、剖析。其基本特征是城乡二元的土地权利体系,城乡二元割裂的土地市场,城乡土地市场发展失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土地产权不平等,土地征收制度存在诸多问题,土地粗放利用甚至闲置与浪费严重,土地增值收益城乡分配严重不公平,农村土地流转不顺畅,二元土地规划及土地利用中的城市偏向依然严重,与土地市场制度相关的法律不完善等。其对城乡一体化发展产生的严重制约是使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和社会福利受到了损失,集体建设用地的制度安排制约乡村发展,加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农民土地权利受损甚至引发社会不稳定,加剧了土地利用结构的扭曲。可见,我国现行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市场制度问题仍然十分严重和突出,是制约和影响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最主要的制度性障碍。所以,全面深化土地市场制度改革,彻底清除城乡二元土地市场的制度性障碍,加快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促进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必然选择。

第三板块:即第六章,是本书研究的核心部分。基于城乡土地使用权权能一致性原理、我国不同土地市场制度社会福利比较分析和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基础,确立和坚持土地市场制度创新“五大”原则,在“两种平等产权,一个统一市场”的框架下,通过改革征地制度、打破政府对土地市场的行政垄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直接合法入市的合理路径选择,实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进而构建出我国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创新框架及运行机制和模式。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的本质是城乡有机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制度,即两种平等的土地产权、一个统一的土地市场制度,并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在城乡有机统一的土地市场中的平等交易,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权、同价。其核心是在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下,统一的土地市场对土地资源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在此基础上,以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安排及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机制为核心,揭示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及其机制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农业农村内生增长、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逻辑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和路径规律,即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通过促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及其二者的双向互动,协调发展,形成合力,进而共同推动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和融合发展新格局。

第四板块:即第七章。提出了推进土地市场制度由城乡二元割裂转向城乡统一即城乡统一土地市场制度创新、保障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良好运行、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的配套改革、管理服务和科学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组合。包括深化土地产权制度、农村土地制度、土地法律制度、土地税收制度等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则、健全城乡统一土地交易及信息服务平台和中介服务组织体系、加强土地价格管理和建立城乡统一土地的价格体系等我国城乡统一土地市场运行的管理服务措施;以土地规划调控、土地用途管制、土地法律调节、土地税收调节、土地价格调控等为手段,切实搞好对城乡统一土地市场的科学宏观调控。由此,谋求促进实现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土地资源高效配置利用、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社会福利最大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健康发展,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最后,第八章对全部研究进行结论性总结,对有关问题的研究进行展望。

本书的研究和出版,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资助;得到郑州大学李燕燕教授、王海杰教授、肖艳霞副教授等的支持和帮助;郑州大学商学院博士研究生王亚晨,硕士研究生刘奎娟、于一洋、都永慧、刘颖、杨修平、王亚辉、申政永、王颜颜、吴天铠等,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及基础性和技术性工作;得到郑州大学及商学院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到商学院出版基金的资助;中国经济出版社赵静宜女士作为本书的责任编辑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张合林

2018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