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产经理日常工作细节
- 聂超军
- 2019字
- 2025-02-22 00:28:56
3.3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规定描述
长期生产计划实施规定
第一章 日程计划
第一条 生产期限。
在考虑预定的加工传票及订货传票有关工程结束期限的要求和物资进货日期的基础上,确定结束设计及结束工程的时间。
第二条 生产实施计划。
计划部要每月召开一次与生产加工有关部门的联合会议,以季度生产预算为基准,考虑营业部的要求,制定目标预算。
1. 采购物资:按照一季度中不同品种产品加工生产所需而进行,具体分解到各月。
2. 接受订货:按照一季度实有时间(全部工作时间减去为完成以前的订货任务必须占用的时间)安排,具体分解到各月。
第三条 完成报告。
1. 在产品加工生产结束并作为成品进入成品库后,就要办理规定的手续,手续完成后,即要填写完成报告。
2. 企划部要每月汇总各工厂、车间的完成报告书,并写成综合的完成报告书,向有关部门分发通报。
第四条 中间日程计划。
1. 中间日程计划是以每月生产实行计划为基础的不同部门、不同零件的工程计划。它是日程管理的基准。
2. 中间日程计划对偶发性事故要进行调查并做出处理。
第五条 基准日程表。
基准日程表因产品、型号、马力等不同,具体内容也有所不同。通常需要设定以下的内容:
1. 制造过程所需开动的机器台数。
2. 材料的下料时间。
3. 主要工程的开始与完成的时间。
4. 试验的时间。
5. 完成与入库的时间。
第六条 能力调查表。
能力调查表主要是为了解工厂中劳动力的情况而制作的。通过计算出不同职业工种、不同工程部门保有的劳动力,计算出根据生产计划所需要的劳动力,进而算出劳动力的供需状况;并据此编制中间日程计划,进行人员配置。
保有劳动力=(1-无效作业率)×作业效率×工作天数×出勤率×有效人员
说明:
1. 单个劳动力为1天8小时的劳动时间,以P代之。
2. 作业效率=AP/A(实际劳动时间)
3. 出勤率=出勤人数/出勤人数+缺勤人数
出勤天数为除掉休息日后的预定出勤天数。有效人员为扣除长期缺勤者、预定调走者以外的实有作业人员。
4. 无效作业率=无效作业时间/作业时间
无效作业时间是直接动员、间接动员、不良作业、修正作业和组织活动等所需时间的总和,其中实际完成为哪些项目,根据过去的实绩而定。
5. 所需劳动力的计算。
在每月实行计划时,按下面的公式计算所需劳动力:
所需劳动力=生产计划台数×P/480(分钟)
注:480分钟为一个劳动力一天工作的时间,即8小时。
第七条 标准作业时间表。
标准作业时间是不同零件、不同作业的标准作业时间,它以所需劳动力为计算基础。
第八条 月实行计划。
月实行计划以在生产部门联合会议所定的生产计划为基础而制定,制定每月制造预定表后,要向各有关部门下达。
第九条 期限。
1. 本厂作业的日程:中间日程计划的期限根据进度表而定。工程期限要向材料、零件、焊接、组装等各作业部门下达。
2. 订货日程:按照能力调查表,制作订货卡片,按卡片所填的日程执行。
第二章 生产分配
第十条 材料零部件的数量确定。
1. 仓库常备物资、零部件。
(1)每月编制执行计划表。
(2)填备库存余额表。
(3)其他。
2. 半成品生产所需物料。
(1)半成品余额表。
(2)每月制造实行计划表。
(3)库存余额表。
(4)其他。
第十一条 零部件半成品。
零部件半成品的管理按零部件半成品管理规定办理。第十二条 自制零部件的订货。
1. 订货分配表:自己生产的半成品零部件,要以每月生产实行计划表、每月现货库存余额、半成品、订货余额的调查为基础,制定订货分配表,并以此确定每月的订货数量。
2. 订货基准表:订货基准表是规定各种零部件的订货时间必须先于工程进行时间的一种标准。由于从订货到进货有一个间隔时间,但如果订货时间太早,又会占用仓库面积,占用资金。订货基准表是为了解决这个矛盾而制定的。
3. 订货单的制作和发送:在厂内生产半成品零部件时,要根据订货分配表及订货时间基准表,决定订货数量以及到货日期,并把各必要的事项记入所定的订货单中,做好订货安排。
第十三条 传票。
1. 轮班作业时,要根据各班的特点,发出相应的作业传票。
2. 综合管理作业传票。综合管理作业要在综合管理表上记入每天作业的实绩,在截止时间发出不同级别、不同工程的作业传票。
第三章 生产调查
第十四条 调查。
1. 调查每天的作业量、生产进度的迟缓时间,分析资料,整理成适合统计管理要求的基础性资料。
2. 每天作业量实绩调查根据作业传票掌握每天各级的作业量,调查作业的进度。
3. 每月计算与劳动时间相对应的作业实绩,并通报各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 半成品调查。
每天调查作业过程中的半成品,并把控制半成品、掌握进度、对迟缓采取的对策等资料合在一起,作为半成品余额报告的原始资料。
第十六条 成本资料。
截至每月20日,制作以下成本的资料。
1. 综合半成品余额报告书。
(1)工程管理表。
(2)半成品余额调查表。
2. 零件进出余额月报。
(1)材料进出卡。
(2)现货卡。
3. 其余材料进出余额报告。
(1)其余材料进出表。
(2)现货卡。
第十七条 统计。
制作工程管理上必要的各种统计有固定格式,包括资产量统计、不良产品统计、作业实绩统计、有关材料统计、外购材料统计、半成品余额统计、生产延期统计、有关生产的其他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