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文化传承与现代乡村发展
- 黄明辉 王廷勇主编
- 973字
- 2021-04-16 12:32:44
一、母语文化传承和保护的紧迫性
母语,亦称第一语言,是一个人最早接触、学习并掌握的语言。一个人所受的家庭或正式教育,尤其是早期教育,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母语传授的。母语是泥,凝结后形成坚固的壁垒,数学、物理、生物、天文、地理等学科在语言的基础上筑起大厦;母语是灯,点燃后发出灿烂的光芒,让孤独者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出稳健的步伐;母语是车,启动后生成万千马力,使漫长人生充满活力。所以谁能否认母语重要?谁能忽视母语教育?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重视母语、热爱母语,要学习好母语,运用好母语。语言本身是一种工具,但同时它又是一种文化,一种语言是一种文化的承载体,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发扬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凝聚作用。
许多民族的语言正以惊人的速度变成濒危语言,语言消亡速度加快了。只有正确处理各种关系,才能建立和谐的语言环境,保持多彩的世界语言文化。
在经济、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经济文化要实现交流,需要语言的高度统一,这有利于不同地域、不同族群之间的交流。但事物是有两面性的,在合作交流的同时,非主流语言的生存空间也被挤压了,社会功能被削弱,甚至走向濒危和消亡。人们应该重视多种语言的学习和传承,学习主流语言有助于融入主流社会,学习非主流语言有利于保护民族文化。对外交流使用主流语言,对内使用本民族母语,使两种语言做到功能互补、和谐共处,因此使用非主流语言的民族必须同时学会主流语言和非主流语言,并肩负起对外交流和传承本民族语言文化的双重责任。
英国语言学家戴维·克里斯特尔说:“多样性在进化论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因为它使物种在不同的环境中得以生存。最强的生态系统也是那些最具多样性的生态系统。我们征服这个星球的原因常常被归结为我们能够创造多样性的文化以适应不同的环境。维护语言多样性的需要就是基于这样的论据。如果说促进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成功发展的前提,那么保护语言多样性就至关重要,因为文化主要依靠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传播下来的。”这里再次指出了语言多样性及其保护的重要性。
要保护和传承好母语,必须认识和充分发挥来自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积极作用。外部因素主要是指来自政府和学校的重视和支持。即使有了政策支持,也需要人们的争取和努力。内部因素主要是族群内部的母语意识和母语氛围,人的意识强与否,族群内部的语言氛围好不好是母语能否得以巩固和传承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