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认知与职业规划(IT服务外包类)
- 宋楚平
- 3249字
- 2021-04-03 02:00:54
二、IT服务外包行业发展影响因素与经济形势
(一)影响IT服务外包发展的因素
随着IT技术和管理思想的不断成熟和发展,IT外包已经在企业的发展之路中占有了很大的一片领域。而发展到今天,IT服务市场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首先,企业用户已经不再单纯地依靠独有的IT资产来帮助实施业务战略。其次,云计算时代的到来,使得企业可以通过云服务的模式和平台,让多个用户同时广泛地运用一个或者多个平台,从而得到相关的IT服务支持。Gartner相关分析指出,预计在未来10年中,传统的高度资源密集的、高度定制化的和为一次性基础设施交付的IT服务将逐渐减少。
1.IT服务市场正在发生变革
如今的IT服务模式已经从传统的高度定制化,一次性交付模式,逐渐向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模式所转变。根据Gartner相关调查报告显示,云计算的大环境下,IT服务模式有了新的尝试,例如基于云的业务流程服务,垂直行业根据相关需要所定制的按需应用以及特定业务流程服务,SaaS-软件即服务以及PaaS-平台即服务,IaaS-架构即服务,等等。这些灵活的交付模式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市场中快速的变动与灵活的需求。因此,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模式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云服务平台的架构如图1-2所示。
2.影响中国IT服务外包今后发展的因素
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未来大家都有了一个公共的云服务平台,那么自己就不再需要任何的固定IT资产,由这个云服务平台来搭建自己所需要的服务。让服务来驱动业务,让供应商来创建生态环境。而影响中国IT外包未来的发展因素都有哪些,根据Gartner的调查显示,主要有以下4点。
(1)灵活交付模式的采纳。Gartner预测,在全球大环境下,基于云计算的服务模式,包括SaaS, PaaS和IaaS等,在未来3~5年内,企业为其所付出的投资将达到1120亿美元。而中国政府也起草了相关的文件,称为“云服务创新发展试验阶段的指导文件”。该文件设立了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和无锡这五个城市,用来作为试验城市来研究和发展云计算服务。从这可以看出,中国政府对于云计算还是持肯定与积极实施的态度的。这将会为中国的IT外包服务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

(2)IT资产所有权的外部化。Gartner预测,在全球环境下,截至2014年,将会有20%的业务不再拥有固定的IT资产,全部采用基于云模式的IT服务模式。中国对私有云的测试正在不断实施中,围绕此方面的话题也如火如荼。就像现在大家都在说的,当云计算不在天上漂浮而实实在在地落在了地上,真正的运用到应用当中,那么对于中国无论是IT外包服务,还是其他任何有关的IT创新都将有质的飞跃。
(3)供应商竞技模式将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截止到2014年,在全球的大环境下,至少将会有一个基于云的提供商进入全球前十的IT服务供应商之列。而根据Gartner的相关调查显示,中国目前还没有任何一个供应商单纯的聚焦于基于云的服务。这对于中国的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但是一旦有厂商在这条路上进行了不断的尝试并且获得了一定的成功,那么将来的发展可以说是前途无量。
(4)基于云计算环境的IT服务模式演变。云计算对于企业的诱惑已经不是一两天了。面对它的高弹性低成本的巨大优势,企业都在纷纷考虑采用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模式。为了削减运营业务所需的成本,企业都希望将基础设施进行优化,从而进行经由产业化的服务交付。而一些已经将IT服务模式迁移到公有云的企业,希望通过从公有云转向私有云,从而加速基于基础设施的云解决方案的部署。这个时候一定要仔细的进行斟酌,云模式的迁移与转变蕴藏着很多的危险以及不定因素。通过Gartner的调查显示,当企业部署了基于云计算的IT服务模式后,从运行业务到增长业务以及变革业务所消耗的投资都将有所增加。而基于云的解决方案也将使供应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包括市场中新型服务商所带来的竞争压力和投资问题。同时,还包括技术的变革与再创新等多重挑战。而过于混乱的市场也将挑战供应商在云计算产业中的利润率,市场增长以及差异化竞争等问题。
(二)IT服务外包行业的经济形势
外包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人的视野,发展至今并没有像当年一些人所预言的那样如流星般消失。相反的是,在近20年中,外包规模日益扩大,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在2010年,国家提出十一大产业振兴规划,一系列财政、税收等政策推动软件外包行业的发展。此外,经过国家认定的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和示范园区等将获得财政税收政策、灵活的用工政策等若干优惠,这些都有利于软件外包企业。分析师预计未来几年来自政府以及国内大中型企业的发包量将在短时间内激增,有助于服务外包企业获得稳定的订单。
出于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考虑,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将部分内部业务环节转移到成本更低的专业化第三方服务商,从而有效控制成本,规范企业内部工作流程,提升内部员工生产力,增加对新业务领域的投资。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中国IT服务外包企业在与众多世界领先企业的合作中积累了先进的服务经验,而且这种积累还在持续。相信到中国IT服务市场需求出现井喷式发展的那天,中国的服务外包企业一定会分到足够多的蛋糕。”
此外,现在已经有很多国内企业主动向中国软件外包企业了解国外的企业如何发包、国外的企业如何选择接包企业、国外的企业如何管理外包等方面的知识。对于中国软件外包企业来说,这就是一个进入国内市场的好时机。
1.大企业并购小企业的趋势
外包一直以来都是IT领域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相对于其他企业,外包企业规模大不仅意味着整体的运营成本可以降低,还代表着企业营运大项目能力的提高,而合并则是企业规模扩大的一个必然手段。借助资本的力量,中国的软件外包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呈现出一片兴旺之景:2005年全国软件外包企业有300多家;尽管2012年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但国内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依然实现全年业务收入超过9086.3亿元,同比增长了36.8%,快于整个软件产业10%。从事软件服务外包企业数量达到了8200家,同比增长19.7%,从业人员达到了105万人,同比增长23.5%。内需市场持续扩大和国际市场的有效拓展成为产业快速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不断推进,都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同时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目前,中国的外包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再加上目前客户选择外包企业时没有一个明晰的标准,这些都容易导致市场竞争的无序化。同时,企业规模小,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也相对较弱。比如花旗银行,一个外包项目可能就需要5万人来完成,但中国暂没有这么大规模的企业,所以这种项目一般都是印度外包巨头的囊中之物。
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的软件外包企业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受国际经济环境、文化、管理模式、客户群分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的外包企业不断优胜劣汰,企业间大量并购重组,一些小企业,尤其是进入行业时间不长、目前尚处于初建期的企业,由于整个市场的需求减少,产能过剩,很可能退出这个行业。竞争格局将逐步趋向稳定,优秀企业的优势将逐步显现并占据稳定的市场地位,行业也将进入稳步上行的发展阶段。
2.整合外包的趋势
软件和信息服务外包产业从根本上离不开信息技术,SaaS、PaaS、IaaS、云计算等技术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将带来用户外包需求的增长,不断驱动产业的快速发展。
BPO与ITO(业务流转外包与信息技术外包)双向渗透趋势明显,“整合式外包”在创新、成本、灵活性等方面更具明显效益,将成为未来市场新的增长点。IBM、HP、TCS、Wipro等全球性服务商正在把重点放在业务咨询和技术实施能力更紧密结合上,并扩大服务类别和集成性的外包业务。尤其是在银行、保险、医疗、能源等领域,更多的外包项目把软件开发、BPO和ITO捆绑外包。传统的单一软件外包服务商需要根据资源能力逐步拓展服务领域,从开发向技术支持、咨询、业务信息管理等外包领域不断延展,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由此可以看出,服务外包是大势所趋,其产业的前景光明,是中国发展高端服务业的一个机遇。中国服务外包业实现了5年20倍速的目标,未来将迈入5年10倍速的新的发展阶段。但高质量和实战型的人才短缺,成为制约服务外包行业高速发展的根本性问题,不是企业不想外包,而是找不到足够高水平的外包企业与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