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队辅导员必备的素养

新上岗的辅导员跌跌撞撞、懵懂彷徨地经历过见习期后,对辅导员常规工作有了一个初步了解,再经过一两年的锤炼,对少先队的工作方法也更熟悉、老练了,逐渐懂得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该如何更好地开展基础工作,也经常思考如何让学校的少先队活动精彩纷呈、不断创新。辅导员成长的历程可以锻炼、培养辅导员多方面的才能,下面我就学校大队辅导员的必备素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1.三个意识,奠定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基础

(1)体脑结合,做到“三勤”。要做好一名大队辅导员,做好学校的少先队工作,首先就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筹划开展少先队活动、抓好学校常规工作,不只是“脑力劳动”,更是“体力劳动”。因此,我认为,大队辅导员要做到“三勤”,即腿勤、嘴勤、脑勤。任何一项活动的准备阶段,都要多跑跑场地,勘察实际情况,以做到万无一失,这就是“腿勤”。“嘴勤”就是指多沟通、多询问、多请教,倾听别人的意见和心声,及时沟通处理一些状况。“脑勤”顾名思义,就是要多想、多思考,既要将每一项工作的各个细节都考虑到位,又要会创新。

(2)不断创新,与时俱进。做一名大队辅导员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一味地因循守旧、“吃老本”是做不好少先队工作的。在大队辅导员的成长期中,我们必须多思考。对于一些常规工作,要做到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用一些小的亮点或变化来激励队员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进步。在把常规工作做细做实的基础上,更要试着打造学校少先队的特色活动和品牌活动,依托学校的校园文化和德育工作,让少先队活动更加“亮、新、活”,发挥少先队组织强大的育人功能,让少先队员更加喜欢少先队。

(3)倾听心声,服务至上。作为少先队员的指导者和亲密朋友,我常到队员中去,倾听他们的心声,在倾听的过程中,能切准学校少先队工作的脉搏。在和中队辅导员相处交往的过程中,每开展一项新的少先队活动,我都要深入到他们中间,了解他们的需求,解答他们的困惑。工作中,要始终摆正自己的位置,大队辅导员是少先队员和中队辅导员的服务者而绝非领导者,每一位少先队大队辅导员都要强化自己的服务意识。

2.四种能力,铸就大队辅导员的成长之路

有的大队辅导员在少先队岗位上锻炼了三五年,有的做了七八年,无论时间长短,在担任大队辅导员期间锻炼的能力都是相伴终身、受益无穷的。一名优秀的大队辅导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沟通协调能力。大队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最常打交道的就是中队辅导员了,中队辅导员作为独立的个体,必然会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因此,工作中有时也会避免不了出现一些小摩擦,尤其是在推进一些少先队工作任务时,常常会有个别中队辅导员有小抱怨、小牢骚。每当此时,大队辅导员要学会及时与他们沟通解释,学会换位思考,用正能量开导对方,消除误会。在学校少先队开展一些大型活动时,更需要各部门的配合和通力合作,从任课教师、中队辅导员到后勤、总务、艺术、教学等其他部门,都需要大队辅导员提前进行沟通协调,学会与不同的人打交道。

(2)组织策划能力。组织策划一项项少先队活动,是大队辅导员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很多时候,在一项活动里,大队辅导员既是导演又是编剧,要写文本,更要排节目,有时还要承担场务工作、客串演员。大队辅导员的组织策划能力也正是通过这一项项活动得以提高。从方案撰写到节目策划,从幕后工作到现场把控,这些环节全方位锻炼了大队辅导员的能力。

(3)学习科研能力。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大队辅导员,就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科研创新的能力。少先队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只有掌握了正确的理论,才能指导实践,因此大队辅导员必须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尽快融入这一身份和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此外,大队辅导员身上还肩负着一项重要任务,那就是队干部的培养和中队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只有自己理论知识、专业素养过硬,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理论也离不开实践,新时期、新形势下,必须不断研究自己所面对的工作环境和对象,提高科研水平,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4)抗击挫折能力。大队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有时难免会占用自己的学科教学时间,有时也常常会因手头工作太多而产生不良的情绪。工作中经常会碰到不同学科、不同部门老师的质疑,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无法推进工作。可最终,这些前行路上的挫折还是需要辅导员自己消化,战胜困难,消除不良情绪。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的内心也会变得更加强大,从而更加坚定执着。

我很庆幸,自己曾是一名基层学校的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如今回顾自己在学校里担任大队辅导员的日子,心头总是涌动着难言的感慨。在那段日子里,我学习着、成长着、幸福着。可以说那段时光一直影响着我、激励着我、温暖着我。我也希望每一位正坚守在这一岗位上的年轻的大队辅导员们,都能够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思考、不断创新,做一名称职的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