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方本科大学文化育人研究
- 徐恪东 刘珂珂
- 561字
- 2025-02-17 15:49:07
2.3 校园文化理论与文化育人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的且不断丰富的内在文化氛围,是在广大师生直接参与和精心培育下凝聚成的学校学风、教风和校风的一种内在表现,是全体师生校园活动的精神支柱与价值准绳。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校园文化是以全体师生为主体,以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为主要内容,以提升师生凝聚力和创造力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的一种群体文化。
大学校园文化包含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个层面。物质文化即环境文化,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和学校建设的“硬环境”,包括校园规划、景物景观、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是校园文化的载体。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是显性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反映了学校的调控程度、监控能力和管理水平,是维持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重要保证,渗透着价值观、素质、作风、行为、目标等精神文化方面的内容,是行为文化的导向,是保证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建设得以顺利实施的关键。精神文化是一种高层次的校园文化,它是隐性的,是校园文化的抽象和升华。作为学校建设的“软环境”,它是全体师生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传统习惯、价值观、行为规范,校风以及包括学校最高目标在内的精神总和,对提高师生素质、完善人格、培养创造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