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

(一)“大城市病”仍需较长时间治理

2018年以来,北京市进入减量发展时代,城市副中心建设和“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已初见成效,但解决人口过多、交通拥堵、房价高涨等“大城市病”问题,仍需保持战略定力,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不懈努力。

(二)多点支撑的城镇体系尚未形成

目前,北京市中心城、新城、镇的城镇化体系中,新城和镇发展水平与承载能力仍不能适应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要求,多点支撑的城镇体系尚未形成。全市按照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构建“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空间结构,正加快推进顺义、大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平、房山等平原新城建设。但是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不均衡,南北发展差异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发展热点落后于东部。

(三)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有待完善

城市对农村、新城对镇村的带动作用未得到合理有效释放,城乡二元差距明显,城乡在土地、人才、资金、产权等方面要素双向流动仍不通畅,个别农村地区还比较落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提升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加快乡村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下一阶段,北京市将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