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2

2012年,我刚加入复星集团的时候,它就已经是一个营业收入超520亿元,旗下拥有200多家企业、超过8万名员工的大型旗舰型企业集团。而这样一家大型集团企业在信息系统上的投资不到1000万元。入职的第一天,我就跟老板讲:“复星集团总部的数字化建设和先进的企业有大概15~20年的差距。”

复星集团有很多控股或者投资企业,例如复星医药位于上海,南京钢铁在南京,海南矿业在海南。集团总部和各产业板块之间的沟通主要通过会议、电话、邮件、社交通信等方式进行。我如果想找某个企业财务的负责人,却不知道他是谁,只能先去找集团的财务负责人,让他帮忙联系。如果是南京钢铁的员工要找海南矿业的员工就更难了。大概需要找5个人才能解决问题,完成这一过程5天都过去了,工作效率非常低,沟通成本非常高。而在社交通信软件上的沟通,其信息保密与安全会存在重大的隐患。某软件的群功能最多只能加500人,而集团有上万人。在群里的500人中大概有100人根本不是复星的员工。但没有人能分辨所有人的真实身份,在这样的群里是不可能谈正经事的。

从2012年开始,集团开始加大在IT领域的投资,在内部管理上启动了“移动复星”战略。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集团公司在企业管理上的App太多了。

最终,钉钉只用了2年的时间就使复星集团的数字化程度达到了世界一流企业的水平。这次变革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数字化的管理让管理没有借口。

在向上管理的层面打破了层级的僵局,让员工更积极向上沟通。在内部沟通的层面,充分利用高层的碎片化时间,加速审批效率,完美实现了“非执行部门的管理层理论上用一台手机即可随时随地办公”的集团移动办公战略目标。

在平级管理层面,打破了原有的官僚主义,加速了协同进程。许多涉及不同部门利益的项目,只要把责任人的直属领导拉入群中沟通,办事效率就会事半功倍。

在下级管理层面,钉钉协助克服人的劣根性,及时应对突发情况。DING功能在员工层面应用较多,尤其是有紧急事件须临时通知时效果非常明显。复星集团旗下的和睦家医院用钉钉时,假设突发连环车祸,医院可一键通知医生护士到岗,100~200个医护人员在1分钟之内,是否已读,是否有回复都能一目了然。

在部门管理层面,钉钉更是可以驱动数字化管理,帮助数字化部门快速成长。许多传统集团的职能部门只是“配角”,但我们通过数字化管理的驱动,帮助IT部门找到了“强烈的存在感”。在推动集团内部进行数字化变革的过程中,所有沟通层面都是面向各个子公司的一手负责人,让IT管理部门的重要性凸显,同时也减轻了运维人员的压力。现在许多业务部门已经不需要向IT部门提需求,而是通过成立“科技创新中心”渗透到企业的各个核心部门。

目前,复星集团的总资产规模超过5600亿元,在201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位列全球第416位。我们能够取得如此迅速、显著的数字化变革成果,必须要感谢钉钉及其服务团队。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接受采访,曾公开夸赞钉钉是他工作的好帮手。

复星集团作为钉钉早期合作的“小白鼠”,接受了一连串的挑战,交了不菲的学费,才有了今天的成果。所以,当我看到手中的这本《数字化组织打造》,我由衷地为广大成长型企业感到高兴。现在有了这本书,就能按图索骥地一步步对企业进行数字化管理,真正做到“哪里不会点哪里”。

从2014年开始,和钉钉团队一路走到现在,看着钉钉从初期的稚嫩到现在的活力四射,感动我的是钉钉团队始终坚持“通过科技和互联网让中国几千万企业办公更高效”的初心。我所在的复星集团几百家成员企业、数万员工通过钉钉凝聚在了一起。扁平化的组织在线、高效的沟通协同、便捷的移动化办公自不必多言。然而,我感受最深刻的,还是钉钉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放大镜价值。通过钉钉,企业核心层每天和普通员工在一起,企业价值观不再是空洞的宣贯口号,每个员工每时每刻都能从钉钉工作群里感受到核心层实干的企业家精神。感谢钉钉,感恩钉钉!

复星旗下豫园股份CIO 赵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