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宴创作网络小说《琅琊榜》时,和一些专职网络作家不同,她是个上班族,供职于成都一家房地产公司,“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同事朋友,背着房贷车贷,每日上班下班”,没事时就在家写稿。[5]
在《琅琊榜》的背景设定上,海宴曾透露,虽然作品是架空历史类,但自己还是借鉴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梁朝的背景,因此,在作品中的某些方面,是可以参照历史作为对比的。当然,《琅琊榜》中的人物和情节都是虚拟出来的。《琅琊榜》于2006年开始在起点中文网进行连载,2007年8月31日完结,历经144天,完成178章内容。[6]
《琅琊榜》有三个不同的开头,因为2007年有出版社出版了《琅琊榜》第一部,2011年,海宴写完第二部,出版社出版了一、二部合集,2014年海宴完成第三部后,又出版了全三册。每一次出版,海宴都对已经出版的部分做幅度不小的修改,从开头就可以看出来,每回人物的出场方式都不一样。[7]
人物介绍编辑语音
梅长苏
琅琊榜首,江左梅郎,江左盟宗主。
虽病体单薄,但容颜灵秀,气质清雅,精通音律,才冠绝伦,居琅琊公子榜首。北方巨擘束中天初见梅长苏时所吟诗句“遥映人间冰雪样,暗香幽浮曲临江。遍识天下英雄路,俯首江左有梅郎。”对梅长苏评价极高。
主人公梅长苏是《琅琊榜》中的灵魂人物,真正身份是赤焰军少帅林殊——主帅林燮之子——梅岭血战的幸存者,身中火寒奇毒,经名医削皮锉骨、精心治疗,现身时已然声音大改、面目全非。作为天下第一大帮江左盟的当家宗主,以保清闲、休养身体为借口,化名苏哲受邀入京、搅弄风云;为恢复家族名誉、为蒙冤者伸冤,用正义的奇谋大略,展麒麟之才、施诡异手段,冲破重重樊篱、掩饰种种旧痕,最后有惊无险地实现了申冤夙愿。[1]
靖王
皇七子萧景琰,林殊最好的朋友。一直坚信大皇兄与林家是被冤枉的,因此被父王冷落了十二年,但无论面对再多的不公与薄待,他也不愿软下背脊而主动为了当初的立场向父皇屈膝请罪。他是在军中素有威望的大将军,只要略加表示,太子和誉王都会十分愿意收纳他成为羽翼;他是战功累累、靖边有功的成年皇子,只要俯身低头软言忏悔,皇帝也必不至于硬着心肠多年冷淡,有功不赏。然而这一切看似容易的举动他一样也没有,他只是默默地接受一道道的诏命,奔波于各个战场之间,远离皇权中心,甘于不被朝野重视,只为了心中一点孤愤,恨恨难平。在梅长苏的辅佐下走上夺嫡之路,他立誓要为好友和皇兄平反,但当觉得长兄好友都在天上看着时,却不知道好友一直在他身边,用病弱之躯努力为自己铺设着每一步路。
誉王
萧景桓,皇子,三十二岁,当朝太子的最大竞争对手。誉王生母低微早逝,序齿又在太子之后,本无夺嫡的资格,但他自幼养在皇后宫中,是皇后的养子,被无子的皇后视为已出。誉王本人又聪明倜傥,最会讨皇帝开心,故则得到诸般殊宠,待遇明显超出其他皇子,直逼太子,所以是太子最大的威胁。誉王为人虚伪圆滑,野心极大,对于皇位的野心和执念已经浸入了他的血液和骨髓。一心拉拢麒麟才子梅长苏,最后勾结夏江,在其的鼓动下破釜沉舟、瞒天过海,发动逼宫之役,却未想到一切都在梅长苏的掌握之中,最终被梅长苏设计利用而扳倒。
萧景睿
琅琊榜公子榜排名第二的温润公子,文武双全,谢家和卓家共同儿子,为人忠厚善良,视梅长苏为知己,言豫津最好的朋友。名义上是谢家和卓家共同的儿子,实际是莅阳长公主与大楚质子所生,在莅阳长公主疯狂保护下长大。但他多样的身世掀开后,却是一片鲜血淋漓,可是他仍用包容的心对待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蒙挚
第一版
第一版
蒙挚是帝都禁军大统领,大梁第一高手,掌握京畿九门、五万禁军,负责保卫皇帝安全。蒙挚是性情中人,重情温义,心地率直,在梅长苏面前,从不掩饰、不矫作,“我实在太笨了,不插嘴了”,从不隐藏真实想法,全力支持和保护梅长苏。梅长苏也对他倚重有加,蒙挚曾是赤焰军中的一员,因工作需要“调离赤焰军”,二人间的情与义自不必多说了。[1]
梁帝
大梁国皇帝。梁帝对皇权的倚重、贪恋,高高在上的心理导致他对几乎所有人的不信任、猜疑、忌惮,表现出他的无情无义的一面。为了稳固皇权,大梁朝历代皇帝身边都设有一个直属的监察机构——悬镜司,以“不涉党争”为传世铁则,对皇帝有极高的忠诚度,只奉皇命行事。但梁帝不可能明察秋毫,恰恰是悬镜司首尊夏江为了自身利益与宁国侯谢玉密谋,利用梁帝的信任心理和猜疑心理,致使七万赤焰军冤死梅岭,导演了一场惊天血案。面对捏造的证据,皇帝不对质、不诏询,宁可信其有,处置手段狠辣且毫不留情,用重兵围剿力竭的赤焰军,用毒酒赐死景禹,涉及人员死的死,亡的亡。什么父子情、夫妻情、兄妹情、朋友情,在这位梁帝眼中,这些统统没有高高皇威重要,没有统治权力重要,其冷酷无情可见一斑。对皇太子萧景宣的打压与废黜,对四皇子萧景桓的牵制与囚禁,特别是横亘在他与靖王萧景琰之间的赤焰旧案是最大的心结,他绝“不容人触此逆鳞”。书中梁帝是最无情义的人,这是他尊贵地位使然,也有其历史必然的局限性。若说他还有一点情和义,但都是为了他的高权服务,至少算不上是真正的情义,比如,让静嫔私下给宸妃设立灵位,是为了不让逝人入梦惊觉使然,并非是对宸妃有情有义。[1]
太子
萧景宣,东宫太子,三十五岁。生母为越贵妃,越妃在后宫极受恩宠,甚至超过当朝皇后,所以太子同样有恃无恐。他为保储位可以不择手段,视誉王为眼中钉,拉拢一品军侯谢玉,与誉王分庭抗礼,一心筹谋扳倒誉王,从而巩固自己的储君地位。曾派人重金上琅琊阁询问治世奇才,后力图招揽梅长苏未果。最终在梅长苏精心设计下被废黜太子之位。
人物图册
人物图册(10张)
霓凰郡主
执掌南境十万边防铁骑的奇才统帅,前赤焰军少帅林殊青梅竹马的未婚妻,误以为林殊已于赤焰冤案中身亡。赤焰逆案后,负责南境防线的云南王穆深因儿女姻亲之故受梁帝猜忌,时大梁南境的强敌楚国兴兵,穆深战死沙场,霓凰临危受命,全军缟素迎敌,血战楚骑于青冥关,歼敌三万。从此,霓凰郡主代幼弟镇守南方,南境全军皆归于其麾下。她指天盟誓,幼弟一日不能承担云南王重责,她便一日以一介女流之身保家卫国,直到幼弟能当重任为止。
飞流
飞流是梅长苏的贴身护卫。梅长苏对他如亲弟弟一般,喜爱、怜悯之情不言而喻。飞流得益于蔺晨相救并医治。飞流武功奇绝、身手不凡,自从跟随梅长苏后,对他的苏哥哥非常依赖,虽然年龄不大、心智不全,但为人耿直、正义感强,对梅长苏的保护尽心尽力,对梅长苏的关心甚于常人,可以说梅长苏与飞流之间互为最亲近的人。在九安山靖王找太医抢救梅长苏,飞流对靖王有坚定无比的期盼,“可以……你可以!”可窥见飞流对梅长苏的情感之深,这句再也简单不过的话,既表明飞流对梅长苏身体状况的担忧,也表明了他对靖王的充分信赖。[1]
其他人物
人物
简介
言豫津
梁侯言阙之子,居琅琊公子榜排名第十。
谢弼
谢侯亲生之子,景睿之弟。
谢玉
当年陷害赤焰军的元凶之一。
夏江
悬镜司首尊,夏冬师父,赤焰冤案元凶之一。
夏冬
掌镜使,赤焰军前锋大将聂锋之妻。
蔺晨
梅长苏的知交好友,琅琊阁阁主。
莅阳公主
梁帝之妹,谢玉之妻,景睿等人之母。
静妃
靖王之母,赤焰军元帅林燮的义妹。
秦般若
誉王幕僚,曾是滑族末代公主璇玑属下。
宫羽
梅长苏手下,妙音坊头牌,琴音绝美,色艺双绝。
穆青
云南穆府小王爷,霓凰弟弟。
庭生
祁王的遗腹子。
聂铎
赤焰军将领,赤焰逆案后为江左盟梅长苏手下。
聂锋
赤焰军前锋大将,夏冬丈夫。
卫峥
赤焰军成员,赤羽营副将。
祁王
皇长子萧景禹,一代贤王,被奸人陷害而死。
作品鉴赏编辑语音
主题思想
第二版
第二版
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成为了作者海宴思考的一个话题,通过正反对比,非常巧妙地表达了对人活着价值的追问和反思。通过虚构的历史背景和事件,书写各色人的人生境况,透露出作者的深切的人文关怀意识,作者很少用道德来评判一个人的是非,也很少用正与邪截然不同的姿态来表现人物,而事实上,人是比较复杂的,人心有时最难琢磨,所以,小说写出了人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同样,也写出了人性的良善与邪恶,在正与邪不是那么泾渭分明时,却表现了做人的原则不能违背,遵守做人要有底线的价值观。小说在是与非之间很好把握了一个度,作品重点不在写一个人、一类人的是非,而是写众多的人物的生存,写出了他们活着的不同价值,探析了人的生存本相。
作者也写了一些人以追逐权利为乐,写了朝廷之内的皇子之间的明争暗斗,甚至为了权利,不惜草菅人命,但玩弄权术的结果是伤及无辜,最后都落败,也写了众多攀附权贵之人参与了争位的斗争之中,最后也以失败告终。作者透过作品,反思的是,人活着的价值和意义不在于权位有多高,而是真的能做善事、做好事,要重朋友之情、亲情,让自己内心安宁。众多的人物,他们活着都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不过,作者显然对那种重名利而轻视生命的行为是不齿的,对个体的懂得生命的价值追求的人给予了高度肯定和礼赞,对人活着的价值的追问,恰好是作家想表达的主旨,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显示了作家对人本身的尊重和对人生存的深层次思考。透过复杂的社会对个人价值的书写,提升了对人活着的价值的更深层次的认识。[8]
小说《琅琊榜》在表现人的权利时,上至朝廷中的重臣,下至生活中的普通百姓,都极力追求自身的权利,但作者显然并不架空对人的各种权利的表现,而是以更真实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的正常权利的尊重的重要性。小说主线情节跌宕起伏,尤其作者倾力表现了梅长苏的九死一生以后的重寻信念、坚守信念的品质,他能够为了朋友、家人、旧部的战友等的名誉而赴汤蹈火,甚至牺牲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为更多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得到他们应有的权利而忍辱负重,自己生存的目的变得纯粹。所幸的是通过众多人的努力,死里逃生的聂锋、聂铎、卫峥等,终于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了,恢复了做正常人的基本权利。聂铎与霓凰最终喜结良缘,获得了该有的幸福。作者在各个层面表现了人的重要性,尤其是人们为争取自由的权利而进行的抗争。
海宴在对人的权利方面做出了深入思考,可见,作者抓住了事情发展的核心,历来,以复仇为主题的文学作品很多,有大境界的,也有小境界的。而这部作品,通过复仇的外衣,想表达的是对公道和正义的追求,表达的是人的名誉权和生命权被剥夺的惨不忍睹的事实,当人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时,活得生不如死是对人的权利的践踏和无视,作品对此进行了认真的反思,权术终究是毒药,害苦了百姓,也伤害了忠心为国的将士,但正义必胜的信念鼓励着这些人战胜了邪恶,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比一般的纯宫廷斗争小说更能激励人心,在复仇的作品中,显示了很高的境界。更为关键的是,作品透过虚构的历史事件,把人放到政治斗争的漩涡之中,更能考验人性,也更能洞悉人心,从各个层面揭示了为了争取正常权利斗争的辛苦与无奈。[8]
艺术特色
《琅琊榜》中塑造了一大批人物,除了故事的主角梅长苏林殊之外,还有着很多各色的配角,但是这些配角在文章中并不简单的就是陪衬或者单纯为了证明主角非常有能力的存在,而是都是有着自己独特内心和追寻的人,并简单的是所谓的对错黑白,而是有血有肉的丰满形象。从重情重义的霓凰郡主,到身负仇恨的反派秦般若。每一个人物都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单纯的好或者坏,而是每个人有自己的内心,阵营和坚持。[9]
作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