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荡:与辽宁结缘的人和歌
- 徐横夫
- 1164字
- 2025-04-08 01:41:03
太阳出来照四方
歌曲《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
1942年,面对日寇“烧光、杀光、抢光”的疯狂扫荡,河北冀中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想出了不少打鬼子的办法,地道战是其中的一个。《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就是作曲家傅庚辰为八一电影制片厂运用故事片形式拍摄的军教片《地道战》所创作的插曲。影片以河北正定县高平村、冉庄等群众创造的从单一躲藏的蛤蟆蹲,发展到能打能躲、防水防火防毒的地下工事,并形成了房连房、街连街、村连村的地道网,筑起一道可互相配合打击敌人的地下长城为原型,将战争史实和军事教育内容融为一体,塑造了党支部书记高老忠、民兵队长高传宝等鲜活的英雄人物。
电影中,民兵队长高传宝,彻夜捧读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后,豁然开朗。影片场景也由夜晚变为天明。这时,响起了这首抒发对领袖热爱与景仰、浸透着必胜信念的歌——《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作曲家采用了音乐形象单一、简单、易唱的一段体式和具有中国民族色彩的五声调式创作了这首歌。


音乐语言则以河北梆子“二六板”为素材,亲切、温暖、朗朗上口。作曲家为使歌曲既明亮高亢,又透着一股深情,在大调式中,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小调式色彩的旋律。
⊙闲文逸事答问录
电影《地道战》原本未安排插曲
问:这首歌创作顺利吗?
答:创作《地道战》音乐时,傅庚辰只有29岁。剧本中原本没安排插曲,分镜头上只有一句话:清晨,一轮红日升起,潮水般的音乐涌起。(画外音)太行山上响起了嘹亮的抗日歌声……通读剧本后,作曲家先是选用歌曲《在太行山上》的首句“红日照遍了东方”作素材,并将其由大调式改成小调式,写出合唱曲《红日出东方》。作品写出后一片赞扬声,但也有人提出,《地道战》是农村故事,高传宝是农民,这段雄伟庄严的音乐,不符合主人公身份。这让作曲家陷入了沉思。经过两个月反复对比、推敲,作曲家终于摆脱了《在太行山上》的影响,写出传唱至今的《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作曲家事后曾说:创作电影音乐,第一要吃透作品的主题思想,这是解决方向的问题;第二要吃透作品的艺术风格,这决定了创作的成败。这也是《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得到观众喜爱,传唱至今的原因。
问:作曲家出身部队,怎么把民族音乐运用得那么好?
答:傅庚辰从朝鲜战场归国后,曾在沈阳音乐学院学习了三年,在那里,他学习了作曲的全套本领,时任校长、著名作曲家李劫夫,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背诵50首民歌,学习两种戏曲。傅庚辰选择了河北梆子和评剧,这让他受益终身。在电影《地道战》音乐中,他就融合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音乐素材,还把河北民歌“句句双”的技法运用到同名主题歌中。2018年沈阳音乐学院80年校庆,傅庚辰作为优秀校友发言时,特别感恩劫夫院长给予他们这一代人的教诲。
在那个文化生活匮乏,“高、快、响、硬”大行其道的时代,优美动听的《红星照我去战斗》,给乐坛吹来了一股凉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