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属于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作词:张枚同

作曲:谷建芬

歌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作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的1980年5月,是作曲家谷建芬在新时期为年轻人创作的第一首富有标志性意义的歌曲。作品以其新颖的主题、优美的旋律唤起和振奋了整整几代人。1983年,《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亚太地区音乐教材,2019年,入列中宣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100首优秀歌曲。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为二段体,由主歌、副歌两部分组成。作曲家采用彝族地区歌舞音乐为创作素材,欢乐明快的旋律,活泼多变的节奏,塑造出新一代青年人朝气蓬勃、乐观向上的形象。A段,以“3(咪)”为骨干音组成的曲调,简洁、朴实。

B段,“6(啦)”的同音反复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的交替出现,打破了一板一眼的对称结构,凸显了音乐的舞蹈性,也具有了独特的识别性。

值得一说的是,词曲作者有感于改革开放20年间伟大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在1999年年末新世纪到来之时,又写了一首《二十年后再相会》,与“再过二十年我们重相会”的立意前后呼应。


⊙闲文逸事答问录

谷建芬艰难时期开办了“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


:谷老师在什么情况下想到要为年轻人写一首这样好听的歌?

:歌曲的创作动因我听过好几个说法:一是谷建芬到同事家串门,遇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孩子正随着录音机唱一首十分无聊的歌。那位同事无奈地说:有什么办法?“高、快、响、硬”的歌已扫进历史垃圾堆,可又没有人给年轻人写新歌。二是谷建芬参加一个歌曲研讨会,会上,很多人抨击《小花》《乡恋》是流氓歌,这让谷建芬憋了一肚子气,回家后她马上翻找歌词:“我就要为‘流氓’写一首歌,痛痛快快唱出年轻人的想法!”不管出自哪个原因,都让人感受到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的作曲家,像母亲分娩一样托出了这首极富时代感的作品。

:听说谷老师和一般作曲家不一样,很多歌手、歌唱家都得益于她的亲自点拨和引导?

:是的。1984年,谷建芬在自身处境恶劣的情况下,做出一个惊人之举:变卖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东拼西凑不惜举债,开办了一个“谷建芬声乐培训中心”,为那些唱歌的好苗子免费开设了声乐、乐理、视唱练耳、外语等课程;不但不收一分钱,还包吃包住,甚至向每位学员每个月发放45元的生活费。来这里学习的学员,后来大多成了红遍中国歌坛的明星,其中不乏毛阿敏、刘欢、韦唯、那英、孙楠等迄今活跃于海内外的著名歌手。历史上很多事情,动因朴素,结果却功德无量。

谷建芬的《清晨,我们踏上小道》和《脚印》掀开了中国大陆校园歌曲的红盖头;《校园的早晨》在网上被誉为“唱得最广的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