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夫

(1913—1976)

作曲家 音乐教育家

一位对美术、文学、戏剧有较高造诣,无师自通的音乐天才。1913年生于吉林农安,原名李云龙。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延安人民剧社起步,曾任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文工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沈阳音乐学院院长、辽宁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培养了秦咏诚、谷建芬、傅庚辰等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音乐家。在劫夫看来,民歌、戏曲、说唱是他的第一位老师,聂耳、冼星海等人的抗战歌曲是他的第二位老师,苏联歌曲和其他外国歌曲是他的第三位老师。他一生创作了2000多首歌,作品大都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浓郁的民族风格,就像苏联作曲家杜那也夫斯基,将革命性与生活化糅为一体,既融进新中国前进的步履声中,又深深嵌入人民心里。他为毛主席诗词谱写的歌,开辟了中国歌曲创作的新领域,其质量和数量无人可以比肩。劫夫还是一个用音乐讲故事的高手,《歌唱二小放牛郎》《哈瓦那的孩子》等,好像信手拈来,却被他赋予了鲜活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