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六点,结束了一天的忙碌工作,我顿时觉得一身轻松。一想到不满两岁的儿子正在家里等着我,我就不自觉地加快了回家的脚步。到了家门口,当我把钥匙插进锁孔的时候,我想象着下一秒的情景,儿子一定会欢快地叫着爸爸,手舞足蹈地飞奔到门口迎接我。
然而,当我推开门的时候,却不见儿子跑出来。原来,儿子与我的母亲一起,坐在摊开的沙发床上,正在把玩一个我从未见过的东西。那是一个塑料制作的小风扇,在它的黄色手柄上,有一个内嵌的三角形扳机,而在手柄的顶部,装有两轮彩色的小扇叶。每当握住手柄,用力按压弹性扳机的时候,两轮小扇叶就会快速转动,吹出一阵风来。毫无疑问,这不是我们给儿子买的玩具。
“这是哪里来的?”我脱口而出。
“小区里捡的。”我母亲轻描淡写地说。
自从儿子出生以来,我们就一直住在这个略显破旧的公租房小区。这个小区只有几栋住宅楼,大多数住户都是外地人,由于公共空间很小,所以显得小孩子特别多。每天傍晚,在小区中央的圆形花坛周围,总有一大群小孩在那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坐在花坛的边沿上,一刻不停地盯着自家的小宝贝。我母亲捡回来的小风扇,一定是别人家小孩遗失的玩具。
“别人家的玩具,我们不能要。”我对母亲说,“最好把它还给别人。”
“已经捡回来了。又不知道是谁丢的,叫我还给谁啊?”母亲并不赞成。为了防止儿子的玩具遗失,她每次带着儿子出去玩的时候,都选择不拿或者少拿玩具。按照母亲的想法,估计这个小风扇,以后只能藏在家里了。但是,如果私下占有这个玩具,我的心里是有些不安的。
这时候,妻子也回来了,她也建议把小风扇还回去,如果不知道是谁丢的,那就把它放在圆形花坛的边沿上,也许可以被遗失玩具的邻居看到,然后收回去。但是,一看到儿子玩着小风扇的快乐模样,她就没有再多说什么了。
没过几天,家里发生了一件让母亲十分内疚的事情,按照她自己的说法,那天晚上她都没有睡好觉。事情是这样的,妻子给儿子新买了一个带吸管的水杯,嘱托母亲随身带着它,以便儿子出去玩的时候,可以随时喝水。那天下午,母亲把水杯放在小推车的后筐里,带着儿子出去玩了很久。当天晚上,妻子回到家里,要喂儿子喝水,我们几乎找遍了家里的每一个角落,却找不到那个水杯。
“大概是遗失在外面了吧!”妻子轻声说,丝毫没有责备的意思。
“我记得,一回来我就把它拿出来,放在桌上了,”母亲显得很沮丧,“唉,人老了,连个东西都保管不好。”
“没关系的,丢了也没什么,不值钱的。”我和妻子急忙安慰她,但是母亲却一脸愁容,看得出来,她的内心正在经历强烈的自责。
这时候,我突然想到,前几天遗失了小风扇玩具的那个邻居,大概也是一个老人,也是孩子的祖辈。那天晚上,当他们一家人找不到小风扇玩具的时候,那个老人会不会也很内疚,也会经历一番强烈的自责呢?
第二天,我悄悄带走了家里的小风扇玩具,把它放在小区中央的圆形花坛上。因为我知道,即使遗失玩具的邻居没有看到它,别的小孩子也可以拿到这个玩具,总比放在家里让儿子一个人独占要好得多。对于我的做法,妻子并不反对,母亲也没有说什么。而且值得庆幸的是,儿子并没有觉得少了什么,因为他有一大堆类似的塑料玩具。
几天后,当妻子打开衣柜的时候,她惊喜地发现,那个带吸管的水杯,静静地站在衣柜底层的角落里,里面还有半杯清水。一定是不懂事的儿子,稀里糊涂地把水杯塞到这里来了。水杯失而复得,母亲激动得差点流下眼泪,我们也很高兴,但是对儿子来说,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说实话,我很羡慕这种“得失随缘”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