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楚灵王弑君夺位(上)

楚灵王,芈姓,熊氏,名围,生辰不详,楚共王次子,薨于公元前529年。

能够得谥号为灵的,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当然也包括这位楚灵王公子围了。

公子围自小便是一个坏出水的家伙。史料记载,他争强好胜,到处都要沾小便宜。

五个亲兄弟,自己是老二,楚康王是老大,老三公子比,老四公子晳,老小公子弃疾。

五兄弟中,楚康王因为早早被立为太子,所以很少与其他四兄弟交往。

公子围看着反正自己继承王位无望,便经常胡作非为。他不但对别人巧取豪夺,还经常欺负自己的三个弟弟。

老三公子比和老四公子晳性格比较温和,也不与二哥过多计较,但内心对这位二哥非常鄙夷。

“哼,让你俩看不起我,总有一天我弄死你们。”公子围有时这样想,从而相对更喜欢小兄弟公子弃疾一些。

小弟公子弃疾虽然年纪最小,但少年老成,办事沉稳,从不惹事。

史料记载了一则因为公子围抢夺别人功劳的故事,还诞生了“上下其手”这个成语。

公元前547年,楚军讨伐郑国,郑军大败,其中有一名叫皇颉的大夫被楚国大夫穿封戌俘虏了。

俘虏皇颉时,公子围正好在旁边,他便对别人说,皇颉是被自己打败受伤,从而被俘的。

楚国大夫穿封戌见公子围居然来抢自己的战功,当然不让。

于是,两人便吵了起来,闹到了楚康王那里。

楚康王皱皱眉,他知道自己的这位弟弟向来喜欢抢别人的东西。但为了给他点面子,他让太宰伯州梨来评定此事。

伯州犁道:“皇颉是郑国大将,他应该清楚到底是谁俘虏了的人,象他这样有身份有地位是不会说谎的。”

其实,伯州梨领了这份差事,心里非常担心。唉,宁可得罪君子,不要得罪小人。象自己这种从晋国逃到楚国的人,混口饭吃实在是不容易的。

他心中的君子当然指穿封戌,而公子围是公认的小人。

于是,他命皇颉站在中间,让公子围和穿封戌站在皇颉对面。

伯州犁高高抬起右手,指向公子围,对皇颉道:“这位是公子围,他是大王的亲兄弟。”

然后又将右手放下,低低指向穿封戌,道:“这位叫穿封戌,他是楚国方城外的一个县尹。

他们俩都说将军是被自己俘虏的,现在请将军据说交待,将军到底是哪一位俘虏的。”

皇颉一看这架势,心里明镜一样的。这不明摆着让自己说是被那位公子围俘虏的吗?

此人贵为王弟,千万不要得罪他,那样的话自己还有机会获释。

于是,他报告说自己是被公子围俘虏的。

穿封戌当场便发飚了,抄起一杆大戟要与公子围拼命,楚国人的血性那确实是有名的。

公子围一看,吓得赶紧就跑。

由于伯州梨故意手向上指公子围、手向下指穿封戌,给皇颉以暗示,使穿封戌一场功劳被公子围抢走,后来便有了“上下其手”这个成语,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

公元前545年,楚康王和令尹屈建相继去世,由楚康王之子公子员继位。公子围经过一番活动,如愿当上了令尹。

由于楚王年幼,楚国国政大权就自然落到了令尹公子围手中。

公子围当上了令尹所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杀了卿大夫、大司马蒍掩!

蒍掩是谁?

蒍氏家族宗主,前令尹蒍子冯之子,时任楚国大司马!

公子围为什么要杀蒍掩?

不知道,因为蒍掩貌似没问题。但令尹公子围却搞了一个反腐运动,以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杀了蒍掩。

那蒍掩家的财产充公了吗?没有,全部进了公子围家。

公子围纯粹是为了财产杀了蒍掩?

当然不是!

公子围看着坐在楚王座椅上年幼的侄子,心中早就有了邪念:这么好的机会,可不能浪费了。

是的,别看公子围贪财好色,巧取豪夺,但心中却有大志,肩负楚国江山社稷当楚王的大志!

为此,他开始培埴自己的势力,将那些忠于楚王的人,一个个清除掉。

蒍掩作为大司马,掌握着全国兵马,这个位置上的人,必须是忠于自己的。

但蒍掩这小子却敢不听自己的,那还要多说什么?搞死他!

于是,蒍掩就被干掉了。

象伍举这样智谋超群的人,自己是一定要笼络的。所以,公子围一直对伍举很好,伍举也知恩图报,成为公子围的心腹。

象穿封戌这种没脑子但会打仗的,自己也是要笼络的。

谁都知道自己跟穿封戌曾经因为抢功劳而闹过矛盾,但自己对他好,正好体现了自己的心胸开阔。

当时不但是楚国,甚至连晋国、郑国等国的有识之士都知道公子围有心夺位了。

但由于楚国大权被公子围牢牢把控着,又有什么办法呢?

哦对了,两个弟弟与自己不对眼,那想办法除掉吧。

还有那个伯州梨,挺聪明。但上次与穿封戌抢功一事上,他故意帮助自己,搞得自己欠了他一个大人情似的。这种人,还是不留为妙。

有事没事,公子围就思忖这些问题。

公子围命伯州梨和公子晳去郑楚边境修筑城墙,这是国防大计,两人领命而去。

公子围的算计是这样的:先交给你们一件重要的事,然后再以没好好完成任务为由,杀了你俩。

几个月后,公子围准备动手了。他一边安排亲信密切关注楚王动向,一边准备去郑国出使。

去郑国出使是假的,真实用意是特意经过伯州梨和公子晳修筑的边城,然后就在那里视察工程情况,挑出豆腐渣工程或者进度缓慢等理由,就地正法了他们。

公子围刚准备走了两天,还没走出楚国国境,他留在国内的亲信便来急报:“令尹大人,大王最近卧床不起了。”

啊?病了?这不正好是趁你病要你命之绝佳良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