弑杀了齐庄公,崔杼并没有高枕而卧,他还有大量的事要处理。
首先,当然是将齐庄公的亲信,包括他千挑百选出来的勇爵们以及忠于齐庄公的大臣们,逐一清理。
勇爵们中,包括贾举、州绰在内的一部分,当天都跟着齐庄公赴崔府,已经当场被射杀。
此外,邴师、公子敖、封具、铎父、襄伊、偻堙等著名的齐国勇士,则一律被处死。
处死的手段是简单的,封锁崔府血案消息,由崔杼假传齐庄公命令,召集勇爵们开会,然后集体屠戮!
忠于齐庄公的勇爵们被屠戮,使得齐庄公已被崔杼所弑的消息顿时传开了。
崔杼也干脆就放开手脚大干特干了,当然,一切都是他早就准备好了的。
此前,在军中,他甚至在领命率领齐军出征鲁国时,便故意礼遇将士们,绝不轻易实施军法,并要求将士们尽量不与鲁国正面交锋。
这是一举两得的事,一是收买将士之心,二是特意向鲁国示好。因为即将发生的弑君事件,崔杼需要得到鲁国这样的诸侯理解。
哪些人是忠于齐庄公的,这份名单早就拟好了,就按名单所列的全部清除。
大夫祝佗父本是受命在高唐城主持祭祀,刚回到临淄进宫复命,连祭祀所戴的帽子和衣服都没换,就被斩杀于宫廷。
负责齐国渔税征收的大夫申蒯带着家宰张三刚出差回到临淄,就发现整个临淄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这位对齐国无限忠诚的大夫对家宰张三道:
“你只是申氏家宰,不能被卷入权力斗争。现在我命令你,赶快回家,带着你的妻儿逃离临淄吧。”
自己的主人对齐国如此忠心,那自己难道就不应该对主人忠心吗?
张三昂然道:“主人不畏死,那是道义。作为您的仆人,如果不能跟着主人赴死,那是损害了主人的道义,我不能走。”
就这样,张三,这位历史其实并未留名的家宰,随同自己的主人申蒯带剑前往崔府。
但崔府大门紧闭着,申蒯根本无法入内。
申蒯想了想,毅然砍断自己左臂,在崔府门外大声道:“崔相国,快开门啊,下官受了重伤,下官是因为平时与崔大人走得近才被人追杀。现在已经无路可逃了,只好逃到崔府避难。”
崔氏家人透过门缝见申蒯伤重如此,认定此人已经没有危害性,便开门放了申蒯和张三入府。
申蒯跌跌撞撞跑到后院,发现了齐庄公尸体,他用力顿脚三次,然后大声喊道:“崔杼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随即,申蒯拔剑攻向崔氏家人,其家宰张三保着申蒯奋力拼杀。但终归是寡不敌众,主仆两人壮烈战死在崔家大院内。
唉,其实一个人真正要忠于国家,在没有办法去扭转时局的情况下,最应该要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为齐国留下正义的力量啊。
闾丘婴和申鲜虞就是这样想的,甚至闾丘婴还不忘将自己的妻子也带了出逃。
申鲜虞见了,非常生气。他冲着闾丘婴大骂道:“咱们无奈流亡他国,是为了今后的齐国。但是,您居然带着女人流亡,那还有哪个国家敢接纳您呢?”
说着,也不管闾丘婴对自己的妻子感情有多深,一脚将闾妻从马车上踹了下去。
有人可能会认为申鲜虞太冷血了,其实在那个时候,申鲜虞这样做是对的。
因为不管如何,在权力斗争中,哪怕是所谓的灭族,一般情况下也只是杀害男丁,而女人是可以保全的。
春秋时期对于女人还算是保护的,我们说过,哪怕是女人犯了罪,一般情况下也是不会公开处理的。
如果闾丘婴带着老婆流亡,对接纳国来讲,会认为此人心里只有小家,而不顾国家这个大家。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得到重用,甚至不被接纳。
想当年,晋公子重耳流亡列国十九年,无论他到哪一国,都会有新的女人。但无论他离开哪一国,他都不会带着自己的女人。
这就是申鲜虞所考虑的。
当时,逃离齐国都城临淄的士族大夫有很多,史料专门详细记载了闾丘婴和申鲜虞的艰辛逃难路。
他们逃出临淄后,到了临淄西南的弇中谷时,天已黑了。
两人又困又饿,闾丘婴不敢在谷中停留,他对申鲜虞道:“追杀我们的人很快便会赶到,我们还是趁夜走吧。”
申鲜虞道:“就算我们挺得住,马也要休息啊。再说,此地险峻,哪怕敌人追上来,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人数再多也不济,您就放心吧,有我在,怕什么?!”
就这样,两人先喂饱了马,再自己吃了些干粮,然后将马辔头给取下来,当道而憩。
史料记载“枕辔而寝”,这个辔,就是套在马脖子上的嚼子和缰绳。两人此次出逃,可谓是高度警惕。
崔杼这次的弑君行动,可谓是雷厉风行,更是残酷血腥。大量的士大夫被灭族,其中连齐庄公的母族也没放过。
齐庄公的母亲就是鬷声姬,也就是原来齐国君夫人的媵女、颜夫人的侄女,所在家族叫鬷蔑氏家族。
由于颜夫人未能生子,所以鬷声姬生下的公子光便成了世子,就是后来的齐庄公。
这样一来,鬷声姬因子而贵,鬷蔑氏家族也被封为大夫,封地在平阴。
现在,齐庄公被弑杀,鬷蔑氏家族因此受到牵连。史料记载,崔杼发兵至平阴,将鬷蔑氏家族给灭了。
几乎所有的齐国大夫士族都人心惶惶,尤其是那些平时与崔杼有些不对眼的,或者那些平时受到齐庄公信任的,人人均坐立不安。
齐国的士族大夫们被杀的杀,出逃的出逃,整个临淄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